第四届全国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技术大会在汉召开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09-17

     新材料、新技术、智能化为桥梁“延寿”    


    市科协网讯(通讯员 高立强 宋卫华)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桥梁健康监测、检测、减隔震控制及加固技术的发展,9月12日至14日,第四届全国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技术大会在武汉举行。本次会议由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是武汉市第八届科学年会“院士专家企业行”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拉开了武汉地区科技工作者年度盛会的精彩序幕。
    会上展示了一系列桥梁结构安全、减隔震和加固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来自桥梁领域的近20名著名专家和学者发表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就桥梁健康监测、安全技术、维修加固和新材料等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欧进萍院士做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与服役安全评定和寿命预测》的主题报告,阐述了桥梁健康监测的重要性,介绍了该领域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及相应规范、预测理论。据悉,欧进萍院士是我国结构监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领域专家,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其中,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桥科院”)院长田启贤带来了题为《超高性能砼研究及其在桥梁工程中应用最新进展》的报告,报告阐述UHPC研究及应用创新点与亮点:研发出了低收缩、免蒸养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解决了常规超高性能混凝土面临的干缩大和需要高温蒸养的弊端。
    这种低收缩、免蒸养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就是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结出的“硕果”。据了解,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聂建国是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受聘院士,其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研究。
    据桥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内已建成的大跨径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方案多采用柔性铺装方案,比如浇筑式沥青或环氧铺装,但铺装材料在夏季高温和车辆超载等环境影响下,铺装层容易出现破损等问题。
    经过聂建国院士的指导,桥科院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材料和结构试验,研发出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形成了成套技术,为大跨径钢桥面铺装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已经在太原摄乐大桥、洞庭湖大桥、公安长江大桥、金沙江大桥大规模使用,目前正在武汉军山长江大桥上应用。
    据悉,这种混凝土的“超高性能”体现在抗折强度是普通混凝土的3倍,相对于已经面世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新型混凝土具有收缩缩变下降50%、常温条件不需要蒸汽养护的优点,性价比更高。

 

 

来源: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whkx.org.cn/news_show.aspx?id=35109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桥梁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