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二维材料中发现了定向和长寿命的纳米光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10-26

2.jpg

▲纳米光沿着三氧化钼薄层定向传播。

未来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不再仅仅依靠电子学,还需要借助于纳米级的光学。一直以来,将光压缩到纳米尺寸是纳米光子学努力的主要目标。其中,使用极化子(光和物质耦合产生的电磁波)是一种比较成功的策略。在二维材料(如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中,极化子可以在红外频率下实现超强的光压缩。然而,尽管这些材料具有非凡的极化特性,但极化子总是沿着材料表面向所有方向传播,因此能量损失非常快,这极大限制了其应用潜力。

《自然》(Nature)杂志近日报道,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U)、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OU)和中国苏州大学(SU)等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定向压缩光。这种“纳米光”可以沿着天然各向异性二维材料——纳米三氧化钼——定向传播。除具有独特的定向特性外,这种纳米光的寿命还非常长,可以用于纳米级的信号处理、传感或热管理。MU副教授包巧亮(音译)说: “我们发现,α-三氧化钼可以作为承载红外纳米光子学的独特平台。”论文作者、研究生马伟亮(音译)说:“在α-三氧化钼中观察到极化子的定向传播很令人惊讶。”论文作者李少娟(音译)补充说:“这确实很让人吃惊。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只能在人工结构材料中发现极化子的定向传播。”

除定向传播外,极化子在α-三氧化钼中的寿命还很长。论文作者巴勃罗•阿隆索•冈萨雷斯(音译)说:“极化子在α-三氧化钼中畅行无阻,它的寿命达到了20皮秒,这几乎是室温下高质量石墨烯中的40倍。”

由于极化子的波长较短,研究人员使用特殊的近场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了成像和观测,并建立了一种新的理论以解释极化子在α-三氧化钼中的动量与其能量的关系。更深入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科界原创 

编译:雷鑫宇 

审稿:三水  

责编:张梦 

期刊来源:《自然》

期刊编号:0028-0836

原文链接: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10/ef-rdd102418.php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纳米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