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烈云院士:为中国“大建造”保驾护航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11-08

丁烈云.jpg

图说:丁烈云院士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是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于2005年9月发起成立,是中国人自己设立的管理学界第一个奖励基金会。2018年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颁奖典礼将于11月9日在上海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获得“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在规模大、节奏快、风险高的地铁施工中保证安全生产?这是2018年“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得主、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花了二十年、至今仍在回答的问题。

针对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识、警、控”难题,丁烈云带领团队揭示了地铁工程建设系统安全风险的“能量—耦合”规律,提出能量“动态隔离”控制方法,实现了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物理、事理和人理一体化。这项“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成套技术及应用”的研究成果于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务实求真,“顶天立地”的科学家

2011年,武汉地铁2号线过江隧道的建设进入关键时期。采用冻结法施工,江底联络通道的建设将面临很大的安全风险,丁烈云提出,用物联网技术对施工的安全风险进行管控。

“元旦正好是施工的第一天。”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工程管理系副教授周诚记忆犹新,那天,丁烈云带领研发人员一起进入地下45米冻结现场,在一线指导风险管控系统的安装调试。

“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是丁烈云一以贯之的治学方法。工程管理不能脱离工程实践,要想理论联系实际,就得了解工程、参与工程,在为工程服务的过程中找到学术问题,经过提炼、研究和攻克,研发出新的技术反哺工程建设。丁烈云认为,这样的研究“顶天立地”。

丁烈云团队有三个分支:一支是高校研究人员,负责解决工程实际中的科学问题;一支是软件开发团队,负责开发可操作的管理系统;一支是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提出具体工程实践建议。三支队伍彼此协作,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和循环。

学科融合,高瞻远瞩的掌舵人

丁烈云实验室摆着几十台计算机,墙上还挂了一块巨大的LED显示屏,分门别类地显示着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数据。这里就是丁烈云团队研发的“地铁施工安全预警监控平台”,投入使用已有十余年。

这套“识、警、控”的技术体系,借助工程物联网和智能摄像头,辅以标准化的人工巡视,施工现场每个角落的信息都能实时直接传输到预警平台,进行综合性的模型分析,从而发现关键风险源,及时预警。

武汉长江公铁隧道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世界第三大的盾构隧道。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直径达15.76米、重达550吨的刀盘完成从地面下降45米的吊装作业。这一作业过程完全在操作员的视线盲区中进行,一方面需要避免超大、超重刀盘吊装过程中的失稳,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吊装精度,使得这一庞然大物准确放置于预留的盾构机拼装空间,刀盘距离结构最近只有20厘米。

在丁烈云的指导下,团队开发了与BIM技术结合的便携式安全物联网感控一体化装备,借助“识、警、控”的技术体系,成功实现了这一极限工况下吊装过程的安全风险可控。与BIM结合的便携式安全物联网技术一举夺得香港建造业议会创新奖国际大奖。

对丁烈云来说,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他做研究最大的动力,施工安全得到了保障、新的地铁线路顺利开通,都能给他极大的成就感。这也是他承担重要行政职务的同时,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科研的原因。

作者:龚凡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丁烈云 bim 施工安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