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会关注:武汉海关首次截获穿山甲鳞片 | 穿山甲盘点之年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11-25

编者按:据新华社报道,11月19日武汉天河机场海关旅检关员在对来自香港的航班进行查验时,首次截获了穿山甲鳞片。在“穿山甲盘点之年”,绿会高度关注此次调查的进展。

在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和消费中,香港是备受国际关注的一个地方。此前2017年2月,绿会志愿者揭露了一名香港青年商人在微博上晒去广西考察,当地官员办公室内请吃穿山甲一事。2017年5月,香港海关查获一批从尼日利亚运来的7200公斤的穿山甲鳞片;2018年7月份,香港海关在从非洲运往中国大陆的一个集装箱中,查获了约7100公斤的穿山甲鳞片。11月16日,香港海关在香港国际机场检获约109公斤疑似穿山甲鳞片,估计市值约42万元…… 每一次截获,背后都意味着数只濒危物种穿山甲的亡灵,因为不靠谱的所谓"药用价值"而丧命。其实穿山甲鳞片主要成分与人的指甲无异,吃穿山甲不但不补、反而可能有毒副作用。

保护穿山甲,需要切实的行动。否则,等不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曙光,这些古老的物种将很快走向灭绝。

编者按/Linda 核/花花 编/Angel


微信图片_20181125200822.jpg

图为武汉海关截获的穿山甲鳞片

新华网武汉11月20日电(罗鑫 王毅)19日,武汉天河机场海关旅检关员在对来自香港(CZ3076香港-武汉)的航班进行查验时,首次截获穿山甲鳞片。

据介绍,现场海关工作人员通过X光机发现一名汪姓旅客携带的行李中有可疑物品。于是立即开箱查验,发现该行李箱内装有一袋疑似动物鳞片的物品。

经专家鉴定,袋内的鳞片状物品是穿山甲的鳞片,重0.172千克,为禁止携带进境物品。

据介绍,汪先生自称是从非洲安哥拉出发,经香港转机回国,这些物品都是在非洲受人委托带回国的,他并不清楚其具体来源和用途。现场海关工作人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汪先生进行法律宣传与教育后,对该批禁进物进行截留处置。

穿山甲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及非洲的部分国家。过度的捕食、偷猎捕杀以及环境破坏等原因造成了穿山甲数量的急剧锐减。2016年,穿山甲物种在国际上由《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提升至附录I。目前,公约明确禁止对穿山甲制品的国际商业贸易。

武汉海关工作人员表示,此类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进出国境的行为,既违反了海关法律法规,也触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中的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将根据情节轻重追究法律责任。海关呼吁公众自觉抵制走私、贩卖、购买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共同维护生态文明和国门生物安全。

微信图片_20181125200828.jpg

图为武汉海关工作人员查验截获的穿山甲鳞片

原文链接:

http://www.hb.xinhuanet.com/2018-11/20/c_1123742299.htm

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原文链接:http://www.cbcgdf.org/NewsShow/4854/6836.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