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号”在完美位置登陆火星,进一步研究即将展开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8-12-04

图片5.png

NASA的“洞察号”航天探测器于11月30日开启了其“仪器环境照相机”(Instrument Context Camera,简称ICC)上的镜头盖,随后捕捉到了火星表面的这一景象。

据美国物理学网12月2日报道,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洞察号”(InSight)火星探测器11月26日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陆后,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简称JPL)旗下的任务小组正在着手于对该着陆地点进行更深一步探测与了解。“洞察号”着陆的目标地点是一个被命名为“极乐空间”(Elysium Planitia)的熔岩平原上。目前,研究人员已经确定,该探测器以一个轻微倾斜的角度(大约4度)坐落在一个被认为是“空心”、充满尘埃和沙子的撞击浅坑中,不过“洞察号”的设计结构能够在倾斜程度高达15度的陆地表面上运行工作。

JPL的项目经理汤姆·霍夫曼(Tom Hoffman)介绍道:“自从决定了着陆位置以来,我们的科学小组一直希望它能在岩石较少的沙地区域着陆,所以这次着陆让我们非常高兴。由于火星上没有着陆平台或跑道,所以在基本上没有大块岩石的、类似于大沙箱的地方降落,应该会让探测仪器的部署相对容易一些,并且能为我们的挖掘机提供一个便于进行挖掘的好地方。”

相反,如果“洞察号”在错误的方向上降落在一个过于陡峭的斜坡上,则有可能会波及该飞船从两个太阳能电池阵列上获得足够电力输出量的能力;而探测器如果降落在一块大岩石旁边,则可能会妨碍它打开其中一个太阳能电池阵列。事实证明,如今选择的这个着陆点让两个电池阵列在着陆后不久就全部部署完毕。

“洞察号”科学研究小组通过对迄今为止拍摄的着陆区域的图像进行初步评估的结果表明,着陆器附近的区域只有几块岩石。科学家预计,在“洞察号”揭开用于在着陆期间保护飞船上两个摄像头光学仪器免于受损的透明塑料防尘罩后,它将在未来几天开始陆续传回更高分辨率的图像。

图片6.png

在这组两帧的图像中可以看到,“洞察号”于11月27日在登陆火星的第二天展开了机械臂。

“洞察号”探测计划的首席研究员、JPL的布鲁斯·班纳特(Bruce Banerdt)解释道:“我们期待获得更高清晰度的图像来证实目前的初步评估结果。如果这几张被防尘罩降低了分辨率的图像是准确无误的,那么这一结果对于仪器的下一步部署和我们即将进行的地下热流实验的挖掘渗透活动来说,都是一个好兆头。”一旦科学小组为火星表面的这两个主要仪器精心挑选好的作业位置,他们就会发出指令让探测器卸货,并在机械臂将它们放置到相应位置后对机械臂的功能进行初步测试。另外,从着陆器传回的数据还显示,太阳能驱动的“洞察号”飞船在登陆火星后的第一天中所生成的电能比以往任何登陆火星的航天器都要多。

“洞察号”是今年5月5日从加州范登堡美国空军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发射升空,预计将在火星表面运行工作1个“火星年”及40个“火星日”,即相当于接近地球上的两年。该探测器将研究火星内部的深层结构,了解诸如地球和月球的所有具有岩石表面的天体是如何形成的。

科界原创  

编译:Jonathan 

审稿:阿淼  

责编:张梦

原文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18-12-mars-home-large-sandbox.html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火星 洞察号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