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工作者之家
  • 科技资讯
  • 今日科技话题:太阳磁通量绳、新冠肺炎适应性免疫反应、新冠病毒蛋白、乌龟化石、海水、脑癌患者

今日科技话题:太阳磁通量绳、新冠肺炎适应性免疫反应、新冠病毒蛋白、乌龟化石、海水、脑癌患者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8-20

来源:渭南科普


1我国学者发现太阳磁通量绳内部的磁场重联



8月1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中科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陆全明、王荣生研究团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符慧山教授合作,在磁场重联的磁能耗散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利用MMS(磁层多尺度)卫星高分辨率观测资料,首次发现在磁场重联产生的磁通量绳内部丝状电流中,可发生次级重联并导致磁能的快速耗散。相关结果日前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磁场重联是一种基本的等离子体物理过程。磁场重联过程中,磁自由能被快速地释放而转化为等离子体动能和热能,并伴随着磁场拓扑结构的显著改变。磁场重联是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磁层亚暴等爆发性空间天气事件的起因。由于撕裂模不稳定性,大尺度电流片会破碎形成大量螺旋形磁结构——磁通量绳。磁通量绳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整个重联区域呈湍动态,能量从大尺度输运到小尺度,最终至动力学尺度。此外,这些磁通量绳(即相干结构)和电子加速及快重联率密切相关。
——《科技日报》


2中国学者揭示新冠肺炎适应性免疫反应特征


▲图为COVID-19患者针对SARS-CoV-2感染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及免疫记忆建立情况。哈工大提供



哈尔滨工业大学8月18日发布消息,该校黄志伟教授课题组关于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新冠肺炎重症和轻症患者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适应性免疫反应》为题在线发表于《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该研究对于理解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病和康复机制,以及设计防治SARS-CoV-2感染的疫苗和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研究COVID-19患者针对SARS-CoV-2感染的适应性免疫反应机制及康复患者的免疫记忆建立情况,该团队首先对疾病严重程度不同的COVID-19患者外周血中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
——中国新闻网


3香港大学研究发现两种新冠病毒蛋白有助改善检测



香港大学8月18日公布,该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新冠病毒时会对其中两种病毒抗原有明显反应,有助改善新冠病毒检测。上述研究成果已于科学杂志《自然·免疫学》上发表。

据港大研究团队介绍,有效的病毒抗体测试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一环。目前新冠病毒抗体测试主要针对两种蛋白,包括刺突蛋白和核衣壳蛋白,然而它们的抗体会与其他常见的人类冠状病毒抗体产生交叉反应,有可能在检测中出现假阳性。
——新华网


4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复原2亿多年前乌龟化石


这是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制作的的三叠纪远古乌龟复原图。新华社发(阿根廷圣胡安国立大学自然科学博物馆供图)



阿根廷古生物学家日前复原了距今约2.05亿年前的乌龟化石并制成标本,这一发现为学界研究三叠纪时期动物的进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阿根廷西北部的圣胡安省,古生物学家发现了约20种三叠纪物种的化石,其中包括至少4组这种远古乌龟的化石。这些乌龟化石分别于2015年和2018年被发现,阿根廷古生物学家近期才完成复原并制成标本,复原后的龟壳直径在40至50厘米之间。
——新华网


5新技术能快速将海水变成饮用水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据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近日发表的材料学最新研究,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和国际同行开发出一种新型咸水淡化技术,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将海水等咸水转化成饮用水,并在阳光照射后重复使用相关材料。

从海水中取得淡水的过程,即所谓海水淡化。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超百个科研机构,都在进行着海水淡化相关研究,有数百种不同结构和不同容量的海水淡化设施在工作,一般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以及碳酸铵离子交换法等等。
——《科技日报》


6新免疫疗法或有助延长一种常见脑癌患者存活期



澳大利亚伯格霍弗医学研究所开发出一种新的细胞免疫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延长了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平均存活期。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新一期美国《临床检查杂志》上。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常见的、恶性极高的肿瘤,治疗后易复发,患者确诊后平均存活期仅为14至17个月。
——新华网

来源:今日科协

来源:wnskx123 渭南科普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OTA4MjU2Nw==&mid=2650935515&idx=2&sn=0569bdc34b6c91d7293e245569d718a3&chksm=f0bb93f3c7cc1ae54c2314403ee95f62b2389e37f9df86c61cdb6189559f82e2ca95d6fbf6b1&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陕西省 陕西渭南市科协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