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道传| 周末读书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2-24

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迈娅·比萨拉比 著   李雪莹 译

开本:16开

页码:405页

定价:89元



内容简介:诺贝尔奖获得者朗道院士为理论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发表了一系列出色的论文,编写了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十卷本《理论物理学教程》,开创了极具影响力的朗道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如今活跃在这一学科的各个领域。


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还创立了一个关于应该如何生活的“幸福公式”,这一理论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朗道不仅“教书”,而且“树人”。有些年轻人对自己的命运漠不关心,对形势缺乏判断,缺乏追求幸福的渴望,对此朗道感到十分气愤。他的劝导充满了能量,能够振奋人心、让人告别懒惰,激发他人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渴望。


这是第一本中文朗道传记,作者是朗道夫人的甥女迈娅•比萨拉比。与以往介绍朗道的文章大都着重于其科学成就和学术风格不同,本书更多地从个人生活角度揭示了朗道管控自己和追求幸福的方式,可以帮助了解朗道其人及其学派,大为提升学习《理论物理学教程》的兴味。


推荐理由:本书是苏联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朗道的第一本中文传记。中科院郝柏林院士生前为本书作序。首先,作者对于朗道太熟悉了(朗道是她的二姨夫),把发生在朗道身上的所有重要事情都讲了。其次,文字很朴实,译文也好得让人觉得这是一位朋友在给你讲他身边的故事,太容易上瘾了。第三,珍贵的历史图片太多了,还把朗道拍得那么帅。第四,纸张考究,装帧很精美,排版比较讲究。第五,译文对物理内容翻译准确,译者是俄语专业的,不是搞物理的,但是显然受到了一些物理大拿的操控,想挑刺也不容易。


《朗道传》节选

多年以后,玻尔夫人回忆起朗道刚到哥本哈根时的情景:


“尼尔斯从第一天起就喜欢上了他。你们知道,他有时令人难以忍受,常常打断尼尔斯的话,讥笑长辈,就像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但是他是那么有才华,那么真诚!”


在那个年代,哥本哈根被称为理论物理学家的圣地。大名鼎鼎的玻尔讨论班中的一切——无论是简单的人际关系,还是严肃认真的辩论——都使这个外国学生感到惊讶。然而最让人惊讶的,是这个由世界各地物理学家组成的大家庭的领导者——尼尔斯·玻尔。


他的讨论课精彩非凡,充满了智慧。他对学生是那么认真,那么和蔼可亲!他具有非凡的幽默感,但从不取笑学生,倒是常常自嘲。

“现在大家在研究一些难题,它们会让人感到呼吸困难、晕头转向。当你的头有点发晕了,那就是理解了这些问题的实质。”玻尔对学生们说。


如果学生在讨论课上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打断玻尔的话。任何问题都难不倒玻尔。他的回答总是巧妙而又出人意料。对于智者而言,往往是问题越复杂,答案就越明确。


“请您讲讲现代物理学的发展道路。”一位同学在讨论课上问。


玻尔正在黑板旁活动筋骨,听到这个问题,他立刻停了下来。


什么是路?没有路。

前进吧,向着那未知的地方。


教室里有人小声说:


“这些话出自歌德的《浮士德》。”


玻尔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答案也许会过时,而问题是永存的。”玻尔常说。


他总是选择温和、礼貌的用语:


“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我们已知的,让我们尝试把它更好地表达出来。”


他避免使用那些绝对化的说法。与“原则”这样的词相比较,他更愿意使用“观点”,或者“论据”“理由”。


玻尔非常谦虚,这种谦虚是发自内心的,他总是这样结束自己的讲话:


“希望这些不会使大家感到过于厌烦。”


玻尔喜欢的哲学家是斯宾诺莎和黑格尔。他号召大家“向自然学习,遵循自然法则”。他基于经验形成的个人哲学是:尽可能为他人的幸福做更多的贡献。由于他的人生舞台是理论物理学,因此科学问题和如何培养青年人占据了他的全部思想。


“玻尔明白,真正的学术中心不仅要拥有设施完善的实验室,还需要对科学真理的忘我探索,需要世界各地科学家们的协作……这是一个工作与休息、思考与放松的地方,许多科学发现正是得益于科学家们的劳逸结合。”尼尔斯·玻尔的传记作者鲁特·穆尔在《尼尔斯·玻尔——普通人与科学家》一书中如此写道。


尼尔斯·玻尔仿佛使未来提前到来了,哥本哈根的玻尔讨论班中,聚集了整整一代物理学家。


“简直无法想象,这一时期的哥本哈根被怎样的氛围所笼罩,有着怎样的生活和积极的精神追求。玻尔就在身边,他在我们眼前工作、谈话,与快乐而朝气蓬勃的青年们一起生活。大家的内心充满了自由的意志、奋斗的精神和无法言述的欢喜,一步步接近物质最深奥的秘密。”后来担任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主任的维克托·魏斯科普夫这样写道,他曾是哥本哈根讨论班中最年轻的学生之一。


后来玻尔说,他认为朗道是他最优秀的学生。他的这位得意门生在课堂上常常过于激动,以至于老师不得不制止他:


“朗道,不要骂人,不要批评别人。现在让我说两句。”


朗道对朋友们说:


“玻尔总是那样,说得比谁都多,你要是想打断他,他就会抱怨,说你连嘴都不让他张。”


朗道热情机智、爱笑、朴实单纯,很快就适应了在玻尔讨论班的新生活。


有人向他推荐了研究所附近一所不贵的膳宿公寓,另外几个讨论班的成员也住在那里。朗道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年轻人的快乐集体。


“表面上看来,道喜欢嘲笑别人,爱与人争吵,但这些也许只是他自我保护的表现,在内心里,他是个单纯善良的人。我此生从来没有见过比朗道更好的人。”列昂·罗森菲尔德这样形容朗道。


从参加过尼尔斯·玻尔讨论班的物理学家们的回忆可以看出,如果朗道无缘无故地不喜欢某个人,他觉得没有必要对此加以掩饰。有些人时常会遭到他的戏弄。总之,他的举止中流露出一些孩子气。

在他看来,严肃是件乏味的事,他从不故作严肃。而那些真正让他严肃对待的事情,他不会大肆张扬。年轻的朗道博士是位真正的爱国主义者,这从他对一些问题的回复中可以看出来。


有一次,一些外国记者问他,如何才能在苏联成为名人。


这个问题对于朗道来说并不难回答:


“ Die Frage wie man beruhmt wird ist an sich eine Sinn volle.(如何成为名人——这个问题很有意义。)”他礼貌地回答。




购书链接


▼往期精彩回顾▼

杨-米尔斯理论说了啥?为什么说这是杨振宁超越他诺奖的贡献?

利用胶体系统研究玻璃态(一)

天行见物理之二:其命维新

再见了,驻留在火星的伟大哨兵——机遇号!

宇宙膨胀背后的故事(之四):察颜观色识星移

轻巧灵动的未来

12个革命性的公式量子十问之四:“薛定谔猫”为什么会自然死亡?| 郭光灿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送别梁敬魁先生

雷达启发的强激光啁啾脉冲技术——军事需求催生基础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

那棵消失的树—回忆导师张首晟



来源:cpsjournals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YwNzM1Ng==&mid=2651595416&idx=1&sn=78dd5ff076a24884e77bfac17768c053&scene=0#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哥本哈根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