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就能奔跑的古鸟宝宝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3-25

yy.jpg

在一块约1.25亿年前的雏鸟化石中发现的羽毛表明,这只鸟是“从蛋里跑出来”的。

长期以来,约有1.25亿年历史的西班牙洛斯霍亚斯的早白垩纪化石层一直以出产数千种石化鱼类和爬行动物而闻名。近日,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Michael Pittman博士和美国科学发展基金会Thomas G Kaye使用激光成像技术,通过揭示保存在化石标本中的未知羽毛,确定了洛斯霍亚斯化石中长约3厘米的雏鸟的生活方式。相关论文于3月21日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

鸡和鸭在孵化后的几个小时内就能够站立行走,属于“早成鸟”;而鸽子和鹰属于“晚成鸟”——雏鸟呆在巢里,由父母照顾。科学家可以通过羽毛辨别一只刚孵出的雏鸟是“从蛋里跑出来的”,还是“光着身子无助地待在窝里”。当早成鸟类孵化时,它们已经长出了绒羽,部分长出了大羽毛,可以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保持温暖并四处走动。“此前的研究一直在寻找洛斯霍亚斯雏鸟羽毛的蛛丝马迹,但没有找到。这意味着它最初的生活方式是一个谜。”Pittman博士说。

Pittman和Kaye以大功率激光的形式,将新技术引入洛斯霍亚斯化石的研究。这使得化石中非常小的化学差异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荧光变得可见,从而揭示了以前从未见过的解剖学细节。

他们最近在发现的第一根羽毛化石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恢复化石羽毛的化学特征(羽毛鉴定的一个关键部分),将其与著名的“始祖鸟”区分开来。对这只刚孵化的小鸟的新研究结果最终回答了关于它生活方式的问题,它确实在出生时就有羽毛,属于早成鸟,而且是从蛋里跑出来的。羽毛由碳构成,在激光激发荧光(LSF)下的荧光很弱,但背景基质发光,这样羽毛就会以黑色剪影的方式显现出来。Kaye补充说:“之前使用紫外线和同步加速器光束都未能探测到这些羽毛,这凸显出激光技术作为古生物学的新工具是独一无二的。”

这项新技术的发现表明,一些早期鸟类和现代鸟类一样,采用了早熟的繁殖策略。因此,在恐龙时代,一些反鸟亚纲的雏鸟是通过跟随父母或自己移动来避免危险的。“我们发现的羽毛中有一根相当大,并保留了其他幼鸟的特征。它表明雏鸟的羽毛在出生时已经发育的非常好了。” 共同作者、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的Jesús Marugán-Lobón说,这些发现增加了我们对保存在化石记录中的古代生命的了解,这在几十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科界原创  

编译:花花 

审稿:三水 

责编:张梦

期刊来源:《科学报告》

期刊编号:2045-2322

原文链接: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3/tuoh-abo032119.php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化石 古生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