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播火录》文本创作考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4-02

来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赵致真的新作《播火录》是一部融合多种媒体的科普作品。文图声像影诸媒体中,文本是《播火录》创作之基础。本文讨论《播火录》文本创作的六个特点:无新不写、首重立意、完整文化、真情叙事、穷尽查证和追求卓越。这些也是《播火录》文本创作带给我们的科学人文启示。


无新不写


我与赵致真相识有二十余年了。然而,或是因为工作忙碌,或是因为岗位不同,我们交谈的机会并不多。我了解赵致真,主要是通过阅读他的科普著作。这二十余年里,称得上“交谈”的,只有两次“半小时电话”,一次在2016年,为了应致真之邀为《播火录》写序;一次在2018年8月,为了应《科普创作》之约,写《播火录》书评。

2016年那次半小时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得赵致真激情谈论他的“无新不写”:“无新意不写,无新思不写,无新据不写,无新事不写。”

无新不写,是赵致真的创作观。“无新不写”也是《播火录》选题立意的准则,以及内容选材的标准。

朱光潜的名著《谈美》在扉页后的“格言页”印着10个字,那是王羲之《兰亭修禊诗》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审美滥觞于趣味,趣味发轫于新鲜。无新不写,《播火录》激起了读者盎然的阅读趣味。

创造心理学告诉我们,创造力是诸多变量的函数。变量包括智力、年龄、创造动机、创造方法等有关知识。这些变量中,创造的发动者是“创造动机”。无新不写昭示了赵致真明确的创造动机。

与创造力相比,“创造品”还多一个变量,即“社会价值”,包括人们对创造品的接受程度。《播火录》是个“完整的”创造品,它不仅有行云流水的诗意文本,数以千计的珍贵图片,还有公众乐见的电视短片,秀外而慧中。

笔者曾闻三类读者好评《播火录》,一是专家教授,一是中学生,一是传媒人士。各个界别、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都从这个“完整的创造品”中寻得自己喜欢的部分。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传播,让《播火录》来到青年阅读群体面前。截至2018年年底,《播火录》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已经达到900万次。统计数字揭示了人们对无新不写的《播火录》的接受程度。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首重立意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科学传播作品首重立意。《播火录》的副题“科学发现的人文启示”,将创作立意鲜明地展示给读者。

《私心拒泰斗》一节,将彭加勒的完整人生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会由衷敬佩泰斗的科学成就,也会扼腕叹息大师的诺奖遭遇。

“1901年至1912年,彭加勒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达51次。”然而那时主持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阿仑尼乌斯,根本不在意推荐者的呼声。“他声称彭加勒只是纯粹的数学家,不能跑到诺贝尔奖的地盘来‘客串’。”“结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彭加勒最终被无情否决。”1912年彭加勒与世长辞,“永远退出了斯德哥尔摩的是非地”。

彭加勒没有得到诺奖,他的伟岸形象却未受丝毫伤害。在我关注的科学审美研究范畴,过往百年的科学家中,能与爱因斯坦比肩而立者,唯有彭加勒。

阅读彭加勒、爱因斯坦的著作,最受启发的是他们对科学研究活动、科学创造素养的深刻思考。

彭师远去,箴言永存:“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缺乏审美的人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创造者。”

科学传播具有人文价值,人文传播具有科学价值。


完整文化


“科学”,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但是,科学家有这样的共识,即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研究活动,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特质的社会建制,是完整科学的三大内涵。

《播火录》带领读者徜徉完整的科学世界:“入乎其内”,造访完整科学内涵的宏伟大厦;“出乎其外”,漫步科学技术人文、科学技术社会的广阔原野。

“跨溪结屋更清奇”(宋·杨万里)。阅读《播火录》,读者吸收的,是科学文化的多维营养。

《镭的半世风波》一节,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人文情怀跃然纸上。在怀念丈夫皮埃尔的文章中,居里夫人写道:“我们的乐趣之一是夜间来到实验室。看到四处都是柔和的光辉,勾勒出盛着我们产品的瓶子的轮廓。这的确是美妙的景观……像是隐现的圣诞树彩灯。”

阅读这段美文,我们仿佛听到居里夫人的声音:“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酬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

但那是怎样的一份工作啊!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一道,在一间夏天漏雨、冬天透风的破烂棚子下,用4年时间,从8吨矿渣中提炼出0.1克的纯镭盐!这是何其艰苦的劳作!

居里夫人描绘的富有诗意的实验环境充满了“杀机”,从原子深处发射的“箭镞”严重伤害着居里夫人的健康。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逝世。医生在死亡报告上写道:“她的病症是一种发展很快的再生障碍性恶性贫血,骨髓已不起反应,很可能是由于长期受到辐射而引起病变。”

《镭的半世风波》以美国女作家斯旺森悼念“镭女孩”的诗句结束:“只有我们破碎的骨头,永远在黑暗的地下发光。”这令人心情沉重的终结诗句,引发人们关于“科学技术社会”永不终结的思考。

赵致真就是这样,热心传播完整的科学,精心滋养会通的学风;悦纳完整的文化,会通科学与人文;培育文化鉴赏力,提高公民科学创造力。

“不用为用,众用为基。”(明·徐光启《刻几何原本序》)


真情叙事


《播火录》注重讲好科学故事。文本的这一鲜明特点,确定了《播火录》的文体。

科学如旅程,兴趣在路上,审美在路上,创造在路上。《播火录》以科学故事展示科学家的心智旅程,以大师的故事展示完整科学内涵,传播完整科学文化。

《播火录》之所以能够引发强烈的阅读动机,缘由之一是科学故事讲得好。《播火录》讲故事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选材重大,故事人物的受众关注度高;二是内容新鲜,所讲故事含有受众鲜知的冲突情节;三是文学功力,叙事精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维特根斯坦曾说:“几乎我的全部著作都是我对自己的独白。”内心独白,最能打动读者。《播火录》是深爱科学的赵致真的内心独白,读来自然流畅,真诚感人。

我曾经与几位读者(包括编辑)交谈阅读体验,发现不同读者阅读《播火录》,感受各不同:有的读者,因故事新鲜而趣味盎然;有的读者,因知情意趣而美感充盈;有的读者,因妙言顿悟而拍案叫绝;有的读者,因幽默评点而忍俊不禁。

白居易在写给好友、诗人元稹的长信《与元九书》(元稹排行老九,故此处称“元九”)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穷尽查证


2014年年底,我在一次会议上偶遇赵致真,他跟我说起创作中求索资料、查证史实之艰难,言语中饱含着对科普的痴情和执着。我当即对他说,你真是“科普的恋人”。

赵致真不是理工科出身,却像所有理工科生一样,极为重视概念之准确,证据之确凿,逻辑之通畅。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文科生赵致真的“理工科学风”是怎样来的?

2018年10月6日,赵致真在《大众力学丛书》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有这样一段话:

我虽然上了武大中文系,但始终热爱和关注科学。分配到山西煤矿后,还教过中学的工业基础知识,即当年的物理课,在机修厂设计简单机械,给矿区的居民装修半导体收音机,至今还记得基本线路图和高放用的3AG9、3AG11,功放用的潍坊产3AX81B玻璃晶体管的样子。

于是,读者见到了一位融合文学与科学的科普电视人。近年来,读者又见到了一位“让二维码飞”的科普电视人。

赵致真认为,大学读了文科的人,不一定就终生戴上“文科出身”的帽子,也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而掌握基本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科学素质。

写到这里,我想起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驰名世界的科学家诗人洛德·霍夫曼。他说:“科学的语言是在压力下形成的一种自然的语言,它生来就富有诗意。”霍夫曼于言语间流露着对科学的敬畏与审美。

那一次与赵致真偶遇闲谈,以及后来阅读《播火录》文本开列的大量英文参考资料,让我首次感到,他对这“压力下形成的自然语言”有一种敬畏之心。

无知可致无畏,深知可致敬畏。怀着临深履薄之敬畏,赵致真穷尽查证,做着繁复而艰苦的求索与考证。“此心安处是吾乡”(北宋·苏轼),做人、治学、做事皆然。

穷尽阅读,透露出科学研究者的学风学养。

穷尽查证,展现出科学传播人的事业精神。


追求卓越


《播火录》的创作,讲述着完整文化的故事。

2018年1月初,我收到赵致真发来的短信:“《播火录》因各种原因拖延到今天,准备最近付印。我想在您为该书撰写的序言后面用一张照片。”

次日,赵致真又来短信,对我传去的两张照片都不满意,“要不采用这一张,我从网上找的”。我看了,觉得不错,便回复交由他选定。

谁知,过了几个小时,赵致真又有新发现。他又传来一张照片,并说“这张更理想!”赵致真这执着的劲头和真挚的话语,让我难忘。

为了一张配合序言的小照片,赵致真竟做了这么多!我推想,这500页的《播火录》,上千幅的插图,得有过多少思索、斟酌、更换、调整,以及文字修改!欲完成一件大事,须做好万件小事。万件小事,每一件都不可掉以轻心。

这张配合序言的小照片令我感慨,对科学传播,若没有臻美动机、没有恋美激情,没有传播科学的责任、“纸寿千年”的担当,怎能如此孜孜矻矻做好每一件小事?

在臻美动机驱动下,追求卓越,尽善尽美,是科学人、科学传播人的人文文化追求。

在恋美激情引领下,爱科学、爱传播、爱受众,是科学传播人的人文特质、事业心源。

恋着科学,研究活动便是科学人的每日情诗。

恋着科学传播,作品便是传播人写给未来的情诗。


作 者 简 介

王直华,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1965—1985年从事电子学研究。1986—2002年于《科技日报》社,任高级编辑。1998年著文《让我们欣赏科学》,开始科学美学研究。曾获韬奋新闻奖提名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


本文转载自《科普创作》2019年第1期。

《科普创作》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以刊登科普科幻原创作品及评论为主,刊物为季刊,每年3月、6月、9月、12月的20号出刊,欢迎投稿订阅。投稿邮箱:kepuchuangzuo@126.com;联系人:姚利芬。



来源:kpzj01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Q2MzA4Mw==&mid=2247486714&idx=1&sn=b433ff549421f61b0a2e875288d77b65&chksm=ec70f9bedb0770a870caa0f766dd18e2d97421f510fba9f535063b5c8827a8fec5633413d5f7&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读书 居里夫人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