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适量饮酒并不能预防中风 | 科技早头条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4-08

来源:环球科学


· 健康 ·

适量饮酒并不能预防中风

此前的研究认为,过量饮酒有害健康,而每天喝1-2杯的酒精饮料可以预防中风。而在一项发表于《柳叶刀》的大规模研究中,来自牛津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科学家在中国50多万人中分析了两个酒精代谢基因,并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随访。研究中检测的突变在东亚人群中十分常见,携带该突变的人饮酒后会脸红,并且会降低人体对酒精的耐受性。研究指出,在中国男性人群中,有8%的中风是由酒精引起的,并认为每周摄入280克(约354.8毫升)酒精,发生中风的风险就会升高35%。这项研究证实了少量或适量饮酒对中风没有任何预防作用,只要饮酒就会增加中风的几率。

· 航天 ·

日本隼鸟2号在小行星上砸出一个弹坑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宣布,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在上周五向龙宫小行星投掷了一枚铜制“炸弹”,后者利用重力在小行星表面砸出一个弹坑。JAXA称,已经确认隼鸟2号在此次行动中完好无损。通过隼鸟2号的相机拍下的图片,他们看到“炸弹”被成功释放,并且在小行星表面看到,某一点周围出现直径数十米的细颗粒物,这意味着任务极可能已经完成。5月,探测器将在弹坑附近着陆,以采集岩石样本、进一步了解小行星的地质特征。

·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奠基人布伦纳逝世

20190408100133_d21f4f.jpg

ANDREW CUTRARO/REDUX

4月5日,南非生物学家、分子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西德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在南非去世,享年92岁。在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布伦纳在剑桥大学工作了20年。在这里,布伦纳发现了细胞利用DNA生产蛋白质的基本步骤(3个DNA碱基序列编码组成相应的氨基酸),并且发现了信使RNA。此后他专注于秀丽隐杆线虫的研究,使其成为重要的模式生物。2002年,因“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遗传调控机理”,布伦纳与John Sulston和Robert Horvitz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遗传学 ·

新研究揭示影响睡眠质量的基因位点

研究人员们利用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及其它几个患者数据库中对相关病例进行收集分析,发现了47个与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及持续时间相关的基因位点。其中,有26个位点是首次发现与睡眠质量相关、10个与睡眠时长相关。值得一提的是,PDE11A基因曾被认为是治疗行为及情绪异常的潜在药物靶点,研究者此次也在该基因上发现了突变位点,因此该位点很可能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同时,研究中还发现相关的遗传改变还会影响血清素的产生,而血清素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有促进睡眠的作用。该研究于4月5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 机器人 ·

机器蜜蜂即将入驻国际空间站

20190408100133_d3fd7e.jpg

NASA计划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三只“太空蜜蜂”辅助宇航员作业,其中两只将于本月发射。虽然被叫作“蜜蜂”,但这种机器人实际上是一个装有摄像机、传感器、扬声器以及一只可拆卸机械臂的立方体,边长约为0.3米。它们内置有自动导航系统,并能自行为供能电池充电。通过启用全自动模式或由工作人员远程操控,它们可以完成诸如库存检查、环境监测、货物装卸等基本任务,大大节省宇航员的时间。这是继SPHERES和CIMON之后,又一代新的空间站机器人助手。

· 健康 ·

WHO报告揭示男女预期寿命差异的原因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19世界卫生统计年鉴》。报告指出了全球范围内女性预期寿命高于男性的原因。其主要原因包括:两性对待健康医疗的态度不同,女性在面对疾病时较常去寻求医疗;男性死于可预防、可治疗的非传染性疾病与交通事故的概率远高于女性;男性的自杀率也比女性高出75%。此外,报告还指出,世界最富裕国家的预期寿命比最贫穷国家高出18.1年。

· 能源 ·

更安全、清洁的火箭燃料

20190408100133_d86d39.jpg

在最新的《科学·进展》上,麦吉尔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更加安全、清洁且同样高效的火箭燃料。目前的火箭燃料需要使用有毒且不稳定的肼类,不仅危险而且造成大气污染。在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提出可利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平台生产新一代火箭燃料。通过简单的触发装置使得一种MOF——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释放能量,这种新方案还处于实验室早期研究,但研究人员认为,这有可能实现火箭燃料的革命。

· 医学 ·

首例维生素D结合蛋白缺陷患者确诊

维生素D是一种对钙调节和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的类固醇激素,科学界一直认为,维生素D在体内依靠维生素D结合蛋白储存和运输。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告了世界上首例先天缺乏维生素D结合蛋白的确诊患者。这位58岁的女性患有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症,无论补充多少维生素D,其体内维生素D水平均因过低而无法测量,但可以发挥作用,维持体内钙和磷酸盐水平。卡尔加里大学医学院为首的研究团队分析其基因后发现,该患者体内负责编码维生素D结合蛋白的基因缺失,这一报告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体吸收和运输维生素D的方式。

文:吴非、刘沙、施怿、马一瑗、陈德芊


来源:huanqiukexue 环球科学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A1Njg2MA==&mid=2651993578&idx=1&sn=f8327a5cf6c8598e037807ea4ce28730&chksm=bd6b0a198a1c830f06f29257d4aa46e5f9c9b25e2bb4c0244f4dfb6a596a2e780ec6d8a624ce&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技 柳叶刀 小行星 维生素 布伦纳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