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学曾杰教授:单中心金属原子与配体协同优化反应路径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4-26

来源:研之成理

20190426120130_aedb15.jpg

▲ 共同第一作者:陈奕臻,李洪良,赵王辉;通讯作者:司锐,曾杰;

论文DOI:10.1038/s41467-019-09918-z

引言

当今社会,化石能源枯竭、全球变暖等能源和环境危机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CO加氢反应是低碳化学中的重要反应,一方面可以直接减少 CO的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合成燃料和化学品,实现人工碳循环,缓解化石能源的短缺。之前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CO加氢反应涉及多种反应途径。CO的第一步活化就存在三种方式。CO可以直接脱 O 生成 CO* 中间体,也可以在 O 端加氢生成 COOH* 中间体,或者在 C 端加氢生成 HCOO* 中间体。在实际催化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反应路径可能共同存在,这极大得限制了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因此,优化 CO加氢反应路径是调控目标产物选择性和反应活性的重要策略。

成果简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课题组与上海光源司锐研究员合作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了题为 “Optimizing Reaction Paths for Methanol Synthesis from CO2 Hydrogenation via Metal-ligand Cooperativity”  的文章。研究人员构筑了负载在金属有机框架 MIL-101 上的 Pt 单原子催化剂,发现 Pt 单原子在 CO加氢反应中会形成 Pt-OH 活性中心体,该活性中心体中的 H 原子能够作为氢源直接加成到 CO的 C 端形成 HCOO* 中间体。HCOO* 中间体不易形成 CO,而易于加氢形成甲醇。与之相比,Pt 颗粒在 CO加氢反应中会形成 Pt-H 活性中心体,该活性中心体中的 H 原子会加成到 CO的 O 端生成 COOH* 中间体,而 COOH* 中间体易于脱羟基形成 CO。因此,Pt 单原子催化剂在 32 bar 和 150 oC 的条件下有着高达 90.3% 的甲醇选择性,远高于相同条件下 Pt 颗粒对甲醇的选择性(13.3 %)。

图文导读

20190426120131_b110f2.jpg

▲ 图1 Pt@MIL 单原子样品表征。

要点:单原子催化剂表征套装。

20190426120131_b335cd.jpg

▲图2  Pt@MIL 催化剂催化性能。

要点:铂单原子主产物为甲醇,铂颗粒主产物是一氧化碳。

20190426120131_b4fecd.jpg

▲图3 Pt@MIL 表面化学吸附物种。

要点:催化反应的第一步是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吸附,通过原位红外研究催化剂表面吸附物种。

20190426120131_b8a5c0.jpg

▲图4.Pt@MIL 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要点:结合准原位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准原位近边 X 射线吸收谱深入探究 Pt@MIL 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反应路径和机理。

小结

该工作阐述了金属-配体相互作用在 CO加氢反应中的调控机制,为人们更好的理解单原子催化机理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同时也为优化 CO加氢路径从而提高制甲醇的活性和选择性这一策略开拓了新的视野。

来源:rationalscience 研之成理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MzE5MzQ1NQ==&mid=2649324897&idx=3&sn=7ccd720c3b76e5c58d5be30fa0e62abe&chksm=8ecef061b9b97977e9c296fd54b5427f503efe718c314fa64f0d1e5c5767c52a1e69d7cb7d2d&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原子 甲醇 曾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