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李剑峰教授团队揭示拟南芥GPA1介导植物免疫的新机制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5-20

来源:JIPB

组成的异三聚体G蛋白复合体是定位于动植物细胞膜内侧保守的信号转导中枢,其中亚基在控制G蛋白复合体的激活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动物细胞中,在静息状态下与GDP结合,而识别了胞外信号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通过调控GTP的结合使其激活。植物细胞中,GTP有相对GDP更高的亲和力。为防止其自动结合GTP而自激活,许多植物通过RGS1蛋白加速GTP水解酶活性,使其处于结合GDP的抑制状态。然而,这些植物的rgs1突变体并未表现出组成型激活的表型,提示还有其它机制参与调控植物中的激活。鉴于植物被多次报道与细胞膜上的类受体激酶(RLK)发生互作,暗示RLK可以通过磷酸化而调控其激活。此外,拟南芥的经典蛋白GPA1一直被认为主要在非生物胁迫应答方面发挥作用,而其在植物天生免疫中的功能则存在争议。

近日,中山大学李剑峰教授研究组在JIPB发表了题为“BAK1-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of canonical G protein alpha during flagellin signaling in Arabidopsis”(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ipb.12824)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拟南芥GPA1参与细菌鞭毛flg22信号转导,并能被flg22共受体BAK1磷酸化的调控机制。

该研究首先通过反向遗传学方法证实了GPA1flg22信号转导通路中起正调控作用,并利用蛋白质磷酸化质谱技术检测到GPA1蛋白在响应flg22时的磷酸化动态改变,包括Thr19位点的去磷酸化和Thr15位点的磷酸化。随后通过使用泛磷酸化抗体确认了flg22会诱导GPA1蛋白整体磷酸化水平的增加。有趣的是,对Thr19位点进行磷酸化缺失或模拟组成型磷酸化突变均能阻断flg22诱导的GPA1磷酸化增加,表明GPA1响应flg22依赖于Thr19的本底磷酸化以及其去磷酸化的动态变化。进一步的体内和体外研究证据表明flg22共受体BAK1很可能介导了GPA1的磷酸化。Thr19位点的动态磷酸化同时还影响了GPA1RGS1的解离,进而参与调控其激活。整合本研究的发现与此前的文献报道,flg22激活GPA1的机制可大致勾勒如下:静息状态时,BAK1GPA1结合并通过本底的激酶活性介导了对GPA1 Thr19位点的本底磷酸化,同时RGS1GPA1结合以保持GPA1GDP的结合,从而抑制其激活。植物细胞识别细菌鞭毛flg22时会诱导GPA1 蛋白的Thr19位点快速去磷酸化,而flg22激活的BAK1则可以磷酸化GPA1上其它位点,使得GPA1能够与RGS1解离。flg22激活的BAK1同时也磷酸化RGS1,促进磷酸化的RGS1通过胞吞作用与GPA1发生分离,解除对GPA1的抑制作用而使其激活。激活的GPA1进而导致异三聚体G蛋白复合体解离,GPA1Gβγ(拟南芥中分别对应AGB1AGG)则各自参与下游的免疫信号转导,调控对细菌的免疫应答。

20190520120423_7cfa88.jpg

该研究首次为植物RLK能够磷酸化调控经典的亚基提供了植物体内的实验证据,并证实了植物经典亚基的激活受到RLK磷酸化和RGS1介导的GTP结合双重机制的调控。该研究还发现了GPA1上一个潜在的关键磷酸化位点Thr19Thr19响应flg22的快速去磷酸化可能作为一种对GPA1激活的负反馈调控,防止了GPA1的持续激活。

博士生薛皦、龚本强和已毕业的硕士生姚欣然为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李剑峰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0295 31570276的支持。

来源:jipb1952 JIPB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c5NzY4OQ==&mid=2650204775&idx=1&sn=9e3d82ca8c4512e6df886a063dcf544c&chksm=bec7027189b08b674506c9b1ac57847f72ff76c03e7ffef51598c7adc0470ecb8de1a1a659b6&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植物 拟南芥 蛋白质磷酸化 李剑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