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对湖南大学城市配网智能管理与高效节能项目进行鉴定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5-21

来源: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019年5月14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对湖南大学、华翔翔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湖南大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城市集约型智能配用电与高效节能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项目组织召开了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会由我会咨询部主任高巍博士主持,项目主研人湖南大学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黎灿兵代表项目团队向各位专家致谢并做项目汇报。


院士专家认真听取项目汇报


我会特邀中国科学院程时杰院士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江苏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等我国电力系统领域的知名技术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院士专家们认真听取了项目汇报,审阅了相关鉴定材料并进行了严谨质询,对项目成果创新性、引领性和重大科研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


院士专家们一致认为,黎灿兵教授团队针对城市配电网负荷密度高、综合能效低、建设用地落实难等问题,在智能配用电管理和高效节能方面取得了理论创新,研制了城市配电设施入地系列装备,并实现了工程应用。项目成果具有创新性好、实用性强等显著优势,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动态耦合时间序列预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与会院士专家认真研讨项目成果鉴定结论


当前,我国城市负荷密度高,配网建设用地落实难,配用电的能效水平还比较低。随着城市电动汽车、智能家电等多样化用电需求的增长,如何提升城市电网需求侧的能效管理决策能力、降低空调能耗、减少配变电站地理布局引发的线路损耗,已成为提高城市智能配用电高效节能的关键。国内多个知名高校和院所联合电力装备企业相继开展了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工作,针对当前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城市电网建设需求提出解决方案。


湖南大学黎灿兵教授团队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从考虑城市微气象的配用电管理与高效节能关键技术、动态耦合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及其在配网调控与规划中的应用、智能型全地埋箱式配电变电站及其成套装备研制三个方面进行了技术攻关,在集约型智能配用电和高效节能方面取得了理论创新和工程应用,对提升城市分散式电源和高密度负荷的精细化能效管理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城市智能配用电和高效节能的长足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服务和装备支撑。项目成果已在北京、广东、湖南、安徽、云南、山东等省市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来源:dgxh-ces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5ODUwNTYxNQ==&mid=2247484194&idx=1&sn=84e368703eebd214fa25893a1fa3be5e&chksm=fe4262c2c935ebd4ae2a5fdee739d9741ee5a3887f0136b0687aca199c4b6c808b1e98c579ec&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能源 智能城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