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原位形成聚合物-合金混合层用于锂金属负极保护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5-28

来源:研之成理

共同第一作者:姜智鹏,金留;通讯作者:谢佳
通过将锂片进行简单的化学处理,在锂片表面原位形成一层聚合物-合金混合层。一方面,由于合金的存在使得该混合层具有优异的锂离子传输性,能使锂均匀沉积从而抑制锂枝晶的生长;更重要的是,由于原位形成的聚合物本身的疏水特性,使得处理后的锂片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稳定存放一段时间后仍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

背景介绍

锂金属负极由于其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h/g)和低的还原电位(-3.04 vs.SHE)等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被研究者视为下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圣杯”。然而,金属锂负极的应用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一方面,由于锂负极在电化学剥离/沉积过程由于锂离子的不均匀分布导致锂枝晶的不可控生长,使得锂金属电池面临短路甚至热失控的风险;

另一方面,由于活泼的化学性质,使得剥落的锂易与电解液反应形成“死锂”从而极大的降低库伦效率及循环寿命。目前对于锂金属负极的研究都取得了相当的进展。集流体结构设计能够明显改善锂的体积膨胀问题、电解液调控能够使锂表面生成特殊的 SEI 膜、引入亲锂性材料能够使锂均匀沉积、构造人造保护膜能够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然而,这些研究都在关注如何提高锂金属在电池中的循环寿命,很少注意到未来锂金属电池进行大规模组装所面临的挑战。我们都知道,由于锂单质易与空气尤其是潮湿空气发生反应而失活,因此这对电池的大规模封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虽然之前有通过原子层沉积(ALD)或分子沉积(MLD)的方法提高锂金属的空气稳定性的报道,但由于其工艺的复杂以及高昂的成本很难大规模应用。

研究出发点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使用简单并且成本低廉的化学处理方法:将锂片浸泡在 0.1M SnCl4 的四氢呋喃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环氧丙烷促进聚合,如图所示,在锂片表面原位形成一层 PTMEG-Li/Sn 聚合物-合金混合层。一方面,Li/Sn 合金具有优异的锂离子传输性,能使锂均匀沉积从而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另一方面,由于 PTMEG 本身的疏水特性,使得处理后的锂片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稳定存放。

20190528080255_fd43f0.jpg

▲Figure 1. a) A pos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scheme illustra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PTMEG-Li/Sn alloy hybrid layer; b)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deposition of the pristine Li and c) treated Li.

图文解析

➤表面成分表征

我们通过 SEM 图像可以发现这层混合层厚度大约在 10 μm。利用 XRD 表征证明了 Li/Sn 合金的存在;FT-IR 和 XPS 证明了表面形成的聚合物成分是 PTMEG,并且通过 GPC 测量了该聚合物的分子量(Mn=5388),发现原位开环聚合形成的聚四氢呋喃的分子量高于一般商业化的 PTMEG(Mn~2000)。

20190528080256_00eeee.jpg

▲Figure 2. SEM images of the treated lithium metal a) surface image and b) cross-sectional image. All scale bars are 20 μm. c) XRD patterns of the pristine Li (black line) and treated Li (red line). d) FT-IR of the treated Li. e) High resolution XPS spectra of C 1s of the treated Li. f) GPC of the in-situ formation of PTMEG hybrid layer.

➤对称电池性能

我们通过对比普通锂片和处理后锂片所组装的Li-Li对称电池的静置阻抗,可以发现形成的保护层能够有效降低界面阻抗,并且从阻抗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保护层对电解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此外,处理后的锂片在对称电池测试中能够稳定循环超过 1000 h,通过原位观察也可以发现保护层的存在能够抑制锂枝晶的生长。

20190528080256_032c3f.jpg

▲Figure 3. EIS for the Li-Li symmetric cells using the a) pristine Li and b) treated Li over 24 hours of rest. c) Cycling performance of Li-Li symmetric cells using the pristine Li (black line) and treated Li (red line) with 1 mA cm-2 , 1 mAh cm-2 . d) In-situ observation of the pristine/treated Li at 5 mA cm-2 with 20 s per cycle. All scale bars are 200 μm.

➤全电池性能

为了测试这种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对处理后的锂片进行了全电池的组装,并且使用了高载量的 S 正极极片(复合正极大于 5 mg/cm2,面容量 3 mAh/cm2)以及商业化的磷酸铁锂极片(面载量为17.4 mg/cm2)。通过对比普通锂片我们可以发现,处理后的锂片在 Li-S 电池和 Li-LiFePO4 电池中都可以稳定循环超过 300 圈(0.5 C),尤其是高载量的 Li-LiFePO4 电池的容量几乎没有衰退(容量保持率为99%)。

20190528080256_053b85.jpg

▲Figure 4. a)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S batteries using the pristine Li (blue) and treated Li (red) at 0.5 C (1 C =1569 mA g-1 ) .b) Cycling performance of Li-LFP full cells using the pristine Li (blue) and treated Li (red) at 0.5 C (1 C = 170 mA g-1 ).

➤空气稳定性测试

我们直接将处理后的锂片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然后将不同暴露时间的锂片用来组装电池,测量其电化学活性。通过照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普通锂片在空气中暴露几分钟后表面就发生明显变化,而处理后的锂片即使在空气中暴露 24 h,表面也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并且通过相应的电池测试我们可以发现,用在空气中暴露 30 min 后的锂片组装 Li-S 电池、暴露 3 h 后的锂片组装 Li-LiFePO4 均能稳定循环超过 100 圈,从而证明了混合层的空气稳定性。

20190528080256_0754cf.jpg

Figure 5. a) Photographs of the pristine Li and treated Li exposed to air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Test conditions: 25 °C, 78% relative humidity) b)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S battery using the treated Li exposed in air for 30 min at 0.5 C (1 C =1569 mA g-1 ). c) Cycling performance of Li-LFP full cells using the treated Li exposed in air for 3 h with high loading LFP cathode at 0.1 C (1 C = 170 mA g-1 ).

总结与展望

我们通过简单的化学处理在锂片表面原位形成了聚合物-合金保护层,该保护层兼具合金和聚合物的特性,既能够促进锂离子的传输,又能够增强锂片的潮湿空气稳定性,这对锂金属负极未来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这一思路不仅可以用于锂金属负极保护,更有可能用于其他金属负极(如 Na、Zn)的保护以及石墨/硅碳负极的预锂化过程中。

来源:rationalscience 研之成理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MzE5MzQ1NQ==&mid=2649326263&idx=3&sn=217351ed173414779b88c88c60f82b2a&chksm=8ece0fb7b9b986a1b92a015b407dd7f1df739d131de5c5899332e748d45a5ba2ba7a1f79a12b&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电池 负极材料 锂空气电池 锂聚合物电池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