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离开以后,小猴子在牧场里散布森林的种子 |《科学报告》论文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7-26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


柽柳猴属包含了一类对人类干扰具有高容忍度的小型猴子,根据《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研究Small Neotropical primates promote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anthropogenically disturbed areas,它们或许可以帮助恢复遭到砍伐的热带森林。柽柳猴以果实为食,可能会将来自附近森林的果实种子丢在遭砍伐区域,从而促进新的植物生长。

曾是牧场的次生林。与原生林相比,次生林的灌木层更厚密,树冠层更开阔。

来源:Eckhard W. Heymann

德国灵长目动物研究中心-莱布尼茨灵长类动物研究、行为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研究所的Eckhard Heymann及同事观察了秘鲁亚马逊地区的两种柽柳猴属种群——长须柽柳猴(Saguinus mystax)和黑额柽柳猴(Leontocebus nigrifrons),该地区的森林在1990年造砍伐,直到2000年一直用作水牛放牧场。作者分析了这两个种群的长期的活动与摄食数据后发现,在人类弃用该地区后,附近森林里的柽柳猴逐渐增加了对这里的利用,它们总计利用了31种植物物种的果实,2001年以一种果实为食,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6种、12种、16种和19种。

一只成年黑额柽柳猴,这种小型柽柳猴经常被发现与体型更大的长须柽柳猴混居在一起。

来源:Andrea Schell

一只成年长须柽柳猴,这些大型柽柳猴常与体型较小的黑额柽柳猴混居。

来源:Julia Diegmann

作者也对487颗植物种子的发育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其中47颗(9.6%)是由柽柳猴从附近森林散布到被弃牧场的,而这当中有15颗(31.9%)至少存活了一年并发芽。相比之下,在440颗散布在森林里的种子中,有82颗(18.6%)至少存活了一年。这一差异可能是因为牧场的光照较强,竞争或捕食压力较低,或者二者兼而有之。研究地点有一种名为Parkia panurensis的植物,它是灵长类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柽柳猴是该植物种子的唯一散布者。作者分析了37棵Parkia panurensis幼苗的基因,发现其中逾一半(19)的母树位于附近的森林里面,这证实了柽柳猴散布种子的有效性。


以上发现表明,虽然再生森林可能无法满足柽柳猴的所有生态需求——在研究期限内,柽柳猴继续依赖于原始森林,但是它们仍可以促进受人类活动破坏的森林的自然再生。

SciRep|DOI: 10.1038/s41598-019-46683-x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论文

Small Neotropical primates promote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anthropogenically disturbed areas

相关文章


黑纹卷尾猴制作石制工具已有3000年 | 《自然-生态与演化》

要实现控制升温,森林管理或比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更有效

来源:Nature-Research Nature自然科研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AyMDY0MQ==&mid=2652562231&idx=4&sn=bbb5b52952623c5c47b11dab76b9f5c8&chksm=80cd4db9b7bac4af3c6c874ae3d3530b502f869a95939f9acaaa9dc6b2f406336c7239280bd3&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种子植物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