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味 | 《翻译测试与评估研究》读书小记(文/宋蓝蓝)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9-15

来源:外语学术科研网

栏目引言


“三味”者,何谓也?或曰“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品类不同,却各有滋味;或曰“三余”之别称,“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一世光阴短,读书难忘;或曰“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平淡生活,书添余香。本公众号现推出读者专栏“读书三味”,亦有此意,于繁杂中找真趣,于阅读中增智慧,于书写中得深味。祝大家都能体会到读书三味!


《翻译测试与评估研究》读书小记 宋蓝蓝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宋蓝蓝


2020年7月,我从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平台上了解到,8月份的“我来读文献”活动选择了《翻译测试与评估研究》作为共读书目,邀请了该书作者苏州大学杨志红副教授作为领读专家。测试与评估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能与作者在线上进行直接交流于我而言是非常宝贵的机会,因此我报名参加了此次“我来读文献”活动。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以及与杨志红老师在线上的交流互动,我对翻译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在翻译教学中应当如何进行评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将从翻译测试的构念、设计、质量检验和译文质量评估四个方面谈一谈我的读书体会。


1

翻译测试的构念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将翻译测试与语言测试建立连接,在探讨翻译测试时,借鉴了针对其他类型的语言技能测试的相关理论,对测量理论尤其是语言测试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述。在第三章确定翻译测试的构念这一部分内容中,作者首先介绍了主要的语言能力构念观,即特质构念观、行为主义构念观和交互构念观,并且她认为在对翻译能力进行定义时,也应该持交互构念观。书中对翻译能力的定义如下:翻译能力是指译者所具有的关于翻译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具体交际情境中恰当使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完成翻译任务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该定义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翻译知识、翻译技能、翻译策略能力。


翻译测试的构念这一部分内容触发了我对自己以往翻译教学测试的反思。在以往的翻译教学测试中,我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了学生的翻译知识和翻译技能方面,即学生是否掌握了语言知识和领域知识,以及是否具备了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却忽略了考察学生在完成翻译任务时与外界环境的交互能力。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语言能力看作一项与任务的交互能力的话,那么翻译能力也不应当仅仅被低估为一种双语间的转换能力。因此,在确定翻译测试的构念时,除了翻译知识和翻译技能外,测试设计者还应当给予翻译策略能力更多的关注,为测试任务提供更具体的交际情境,使任务更具有真实性和交互性。


2

翻译测试的设计

如果说第三章翻译测试的构念主要探讨了如何定义翻译能力,那么第四章翻译测试的设计则主要探讨了翻译测试的具体操作。作者在第四章介绍了当前翻译测试的题型概况,举例说明题型的具体形式,并对有关测试任务难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了论述。正如书中所述,通过定义好的具体交际情景中的翻译任务来推断考生抽象的翻译能力是交互构念观在具体测试任务设计中的体现,也是对构念进行操作化定义的过程。本书结合先行研究,提出影响翻译测试实践的因素主要涉及如下三个方面:测试环境、测试任务本身的特征、被试的能力。三方面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此外,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调试翻译试题难度的方法,如设定翻译交际情境、评价原文的题材与体裁、评价原文的信息结构、评价原文的语言特征及翻译问题、改变题型等。


这部分内容为翻译教学测试提供了一个可遵循的评价难度和调控难度的方法。在平时的翻译教学测试中,我对于任务难度的判断更容易受到题材、体裁以及语言特征方面的影响,这些当然是判断任务难度的重要方面,但除此之外,信息特征也是翻译测试任务非常重要的特征。在翻译教学测试中,往往需要测试设计者设计难度相同的A、B卷,因此除了要保证A、B卷所涉及的语篇题材、体裁尽量相同,语言特征相近之外,还要考虑长度相当的两个语篇所包含的信息构成单位数量是否相近。如果两个语篇的信息密度相差过大,那么就要调试A、B卷测试任务的难度,使其尽量保持一致。


3

翻译测试的质量检验

对翻译测试的质量检验离不开信度与效度这两个概念。本书第五章翻译测试的质量检验这一部分探讨了信度、效度以及二者各自的检验方法。作者认为,关于信度和效度的检验除了依赖人的主观经验判断和逻辑分析能力外,还可以借助统计工具,如心理测量理论、概化理论以及项目反应理论。对于测试效度的检验,除了依靠测试设计者或专家通过逻辑分析来判断外,本书作者还提出,可以通过分析考生作答过程检验测试效度。例如,自陈报告和有声思维都可以解释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是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经过哪些步骤来获取答案的。第五章分析考生作答过程这一部分内容给我的启发最为深刻,对于翻译测试的效度论证可以借助这一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提高教学中翻译测试任务的质量。


4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与方法

本书的第六章探讨了翻译测试完成后如何对译文进行质量评估。作者介绍了翻译质量的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并以此为基础,指出了翻译质量评估的发展趋势,即重视译文在特定情境中的功能,从错误扣分法转向分析性评分法,从单一模式走向多种模式的结合,计算机辅助质量评估稳步发展等。在翻译教学测试中,除了检验学生学习了什么之外,成绩测试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即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和教师下一步教学提供有用信息。从这方面来说,分析性评分法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但是评分过程难免受到精力、人力等方面的限制,考虑到可操作性层面,评分方法也要作出一定的调整甚至妥协,如可以采用简化标准模式的分析性评分法。


本书以翻译教学应用为导向,为包括我在内的众多语言教师评测学生翻译能力提供了实践指导。读书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知识的快乐,也有尽快将所学知识付诸于日常教学的期待。感谢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平台举办的这次共读活动,也感谢杨志红老师在线上的精彩解答与亲切互动。


“读书三味”栏目征稿说明

欢迎广大外语教师、硕博研究生读者撰文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广大外语读书人分享交流!


征稿范围:针对外研社近年来出版的外语学科类(语言学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翻译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跨文化研究等)国内作者原创学术专著的读书心得。

语言:中文

字数:2000—4000字

投稿邮箱:research@fltrp.com


欢迎各位读者踊跃投稿,被选用后即在本公众号“读书三味”栏目发布,同时作者可获赠“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图书两部、便笺一册。


“读书三味”栏目文章

读书三味 | 语言的背后:民族、文学和语言(文/汪静静)

读书三味 |《中文小说英译研究》读书心得(文/张雅雯)

读书三味 | 绿色心声,不止于田园——读《田园诗》有感(文/慎丹丹)

读书三味 | 重新“认识你自己”——《身体》读后感(文/屈亚媛)

读书三味 | 一词一世界,一书多视野——《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读书心得(文/樊永仙)

读书三味 | 《文化唯物主义》读书小记(文/蒲钰萨)

读书三味 | 《英汉语节奏类型对比研究》读后(文/徐盛桓)

读书三味 | 《译学方法论研究》读书小记(文/张雅雯)

读书三味 | 兼收并蓄不断进取——《英汉语音对比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徐常翠)


相关推荐

新书速递 | 《翻译测试与评估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KT微话题 | 翻译测试题型知多少?

热点聚焦 | 再议翻译测试与评估

来源:iresearching 外语学术科研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cwMjgzMw==&mid=2651609926&idx=1&sn=5ef509c68c912f83d63fe9aa5aeab2ca&chksm=bd3e40d88a49c9cedd85213e930f80b9fcaa287bd68725495013098c64798c7e01c0e5a4205b#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读书 文学 语言翻译 翻译理论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