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学术本真 构建全面学术评价体系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8-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0806120249_910767.jpg

在当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中,论文是学术生态链上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生态链中,论文是考核指标,是利益工具,是晋升渠道,没有论文万万不行,勤发论文、多发论文、早发论文才是“正道”。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到“发论文大军”中。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科研人员迫于论文发表压力,疲于找题、改稿、投稿,疏于对学术研究本身的专注。热点问题、易于发文章的问题受到扎堆关注,基础理论问题较少有人触及,“冷板凳”更无人愿坐。学术研究失去了本身该有的样子。

不只论文,职称、学历、帽子、分数等因素的重要性也被过分拔高,在各类评价中成为必不可少甚至是唯一的硬性指标,共同搭建起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水准的评价机器。究其本质,“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唯指标式”的评价方式是将学术研究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简单分类分层界定。这种方式具有操作性强、可视化高、评价方式简单等特点,可在短期内促进量的增长。然而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削弱了“质量评价”的比重,无法对成果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一刀切”限制了评价对象的范围,无法兼顾人才、成果和学术活动的多样性;易于滋生学术不端行为,导致部分科研人员身处追逐少数关键指标增长的不良氛围中,在简单量化的攀比中容易产生焦虑甚至走上学术不端的道路。

“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是当前学术活动趋于功利化、学术研究失去本真、学风浮躁的根本原因。学术界亟待一场彻底的、动真格的科研评价体制机制改革,以从根本上扭转功利化倾向,祛除浮躁之弊,守护学术本真。

学术研究应从发现问题出发,朝着解决问题的目标进行科学探索,为解决问题贡献智慧才是学术研究的初心。只有围绕问题本身潜心研究,不计较功利得失,这才是学术研究的本真,其研究成果也才能真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守护学术研究的本真,需要彻底克服“五唯”痼疾,转变量化评价的思路,探索建立以构建科研诚信体系为核心的全面学术评价体系。

评价目标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评价什么、怎么评价”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该做什么、怎么做”,是学术活动中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唯指标式”的评价体系引导科研人员过度关注某种单一指标,而忽略了学术活动本身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科研人员自由探索的空间和创造力。改变这一现状,一是要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即在评价指标的设置中采取“多选题”而非“单选题”的方式,使评价对象具有自主选择达标方式的权利;二是实现分类评价,结合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分别设置评价指标,分类分组进行评价,不搞“一刀切”。

评价指标从唯数量指标向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转变。评价指标的设置是为了评价工作成效是否达到既定目标,量化指标在易于操作的同时也容易使评价对象过于关注量而忽略是否达到既定目标,围绕既定目标设置定性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在人才考核和评价中适当设置“学术创新能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定性指标,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古代人物品藻中的积极内容,从道德、品行、言谈举止、术业专攻、实际贡献等方面对人物开展综合评价,既求真,也从善和美的角度开展人物品评。

评价方式从行政评价主导向尊重同行评议转变。最大程度减少行政评价的比重,避免“外行评价内行”,充分发挥同行评价的作用。一方面,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强化科研人员对学术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忠诚度。相关学科领域要加强学术共同体的建设,通过学术会议、学术品评、授予荣誉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活力的学术共同体氛围。另一方面,构建科学有效的同行评价机制。开发集专家认证、评价数据检索、评价结果公布等功能于一身的同行评价信息系统,制定同行评价规范,实行评价数据可追溯制度,对不负责任的专家进行追责,通过制度建设促进专家落实责任制。

评价周期从短期见效向长效评价转变。考试、论文答辩、会议评审、人才引进面试等评价方式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评价,由于时间的限制,评价主体所能搜集和掌握的信息相对有限,在某些评价活动尤其是涉及人才考评等综合评价中应适当延长评价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全方位地了解评价对象。

评价监督管理从宣传典型、强调道德自律向建立制度规范、明确底线、一票否决的硬制约转变。运用法治思维处理诚信问题,通过立法明确违反科研诚信的责任追究事项和落实途径,为教学科研人员划定行为边界和行动底线;加大违反科研诚信要求的惩处力度,实行师德零容忍和“一票否决制”,依法设立科研诚信行为“黑名单”;探索建立规范高效的国家科技项目管理监督评估机制,制定监督评估通则和标准规范;推动行业学会、专业委员会、学术协会等运用法律制度来解决科研诚信纷争,形成共享联动各方资源、覆盖科研全流程、动态全方位调整的诚信管理制度。通过健全诚信管理制度引导科研人员把诚信作为从业的底线,让科研诚信成为科研人员共同行为准则,从源头上提升科研人员对学术行为的理解力、认知力和防范力。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

责任编辑:宗悦  

排版编辑:宗悦

来源:cssn_cn 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UwMjMxNA==&mid=2650131081&idx=3&sn=826058c11ef5ad1a6afb4b53545f55d6&chksm=87e758ccb090d1da06539e2510755be9ffa677e17d9aee99f1689d9b17e9fb3dd29acfc8e5bf&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评价体系 时政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