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从论文到新闻(下)​——以中国科学报社论文新闻报道为例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09-06

来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回顾

从论文到新闻(上

——以中国科学报社论文新闻报道为例


4. 论文新闻的采写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浩如烟海,科技记者编辑如何找到重要论文的线索,又该如何写作呢?这些受访的科学家和记者编辑们提供了他们的思路。

4.1 论文新闻的线索

论文发表后,原文未必公开,但摘要一般是公开的,每人都可以查阅,这在逻辑上提供了论文新闻最原始的线索。但记者编辑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每篇论文都去查阅,这就需要更加精准的线索来源。从实践上讲,主要的线索来源有如下几种。

其一,查阅优秀期刊。记者编辑如果专业背景较强,比如具有某专业的博士学位,或者其所在媒体按照相关专业领域进行了分工,就可以关注该领域国际知名度较高的重点期刊,期刊数量一般不会太多。

其二,科学家推荐。记者编辑在采编新闻的过程中,会跟不同的科学家打交道,长期积累下来会和不少科学家成为朋友,这些科学家很有可能将优秀的论文线索提供给记者编辑。

其三,与学术期刊互动。中国科学报社曾经与《中国科学》杂志社建立联系,后者每月将发表的论文择优推荐给报社,报社选派记者编辑采访写作,报社和期刊社获取了双赢。

其四,线索平台提供。美国有一套Eurek Alert!系 统 (www.eurekalert.org ), 由 非 营 利性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创立,向记者和公众提供科学、技术、环境、医学等领域的新闻线索,线索来自大学、科研机构、公司和同行评议的科学期刊等。该平台会向免费注册的记者提供各种科技期刊即将发表的重要论文的新闻稿。在欧洲,也有Alpha-Galileo 系统等提供类似服务。

除此之外,一些科学家的个人主页、博客,一些微信公众号等也会介绍最新发表的论文,可以作为论文新闻的重要线索。

4.2 论文新闻的“五性”

记者编辑获得线索后,还需要具有一双“慧眼”,判断是否可以操作成论文新闻。新闻学强调新闻“五性”,本文介绍“五性”该如何具化于论文新闻。

时新性:新闻强调一个“快”字,如果一篇论文发表了几个月之后才由记者发现,那就没有采编新闻的必要了。科学界有“embargo”规则,即媒体在论文上线前不得提前发布新闻。很多论文新闻的允许发布时间为北京时间凌晨左右,如果论文足够重要,科学网会特意安排编辑值班到凌晨,争抢第一时间发布。

重要性:越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或者社会意义的论文越容易受到青睐。所谓具有科学意义,是指重要的科学突破和科学发现等,比如数学界难题的证明。所谓具有社会意义,是指在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方面有进展,比如关于雾霾的研究。

显著性:名气越大、读者越熟知的科学家或者机构,越值得关注。一方面,要关注著名学术期刊(比如CNS,即Cell、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另一方面,要关注明星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比如潘建伟、施一公等明星科学家,还有其他知名院士等发表的论文。另外,知名机构的论文也值得关注,比如国内清华、北大、中科院等机构的科学家发表的论文。

接近性:越是和读者关系密切的论文,越值得关注。当国内论文和国际论文进行比较时,同等条件下显然要选择国内的。在论文领域的选择上,医药健康等领域的论文更受欢迎,因为医药健康和每个人都有关系。另外,能满足读者好奇心的天文、航天等领域的论文也值得选择。

4.3 论文新闻的要素

论文新闻的选题确定之后,接着就要考虑写作了。论文新闻的要素主要包括哪些呢?不妨以中国科学报社上海记者站站长黄辛的一篇论文新闻[6]为例。


研究揭示六千年前人类已改变自然植被


本报讯(记者黄辛)同济大学教授翁成郁与博士生程仲景研究发现,至少在中国华南地区,人类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已实质性地改变了自然植被的演替规律与演化过程。这是在世界上首次以确凿证据揭示早期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强烈改变,也意味着自然植被早在六千年前可能就已被改变,或者说真正的天然植被早已不在。该项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

海洋中沉积的孢子与花粉可以反映源区陆地植被的演变,研究人员在分析了多个与现今温暖环境类似的典型的间冰期后发现,它们都显示出相似的植被演变:初期,热带针叶林成分都快速扩张,温带及亚热带成分的松则相应减少。至温暖期末期,松重新繁盛,而热带成分则消减。这一过程与海洋表层温度变化同步,起始于海表温度达27摄氏度时,说明了温度的控制作用。

但是,在当前的温暖期,热带成分的扩张刚开始不久就被中断而走向衰减,松也同期从消减转入恢复与扩展,并很快达到高峰。

“这一转折发生在约六千年前,这时出现了与人类用火密切相关的炭屑高峰值。”翁成郁说,此研究结果显示,早期人类活动的作用被大大低估了,人类的实质性影响远早于过去的认识。

相关论文信息:DOI:10.1038/s41561-018-0250-1

新闻全文不足500字,主要包含了论文作者及其所在机构、成果简介、成果意义、发表时间及期刊、成果依据、论文DOI等重要信息。如果是一篇通讯,或者篇幅稍长的话,论文新闻还可以包括同行评议、研究背景、研究过程、研究方法、未来展望等内容。

趣味性:论文报道难免枯燥,趣味性因此非常重要。一方面,选题时要考虑到趣味性。比如,《解放日报》发表的论文新闻《非哺乳动物也能哺乳?》[5],从选题开始就讲究趣味——只有哺乳动物才能哺乳是小学教科书里的知识,现在居然有了特例,很有趣!另一方面,新闻写作时也可以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仍以《非哺乳动物也能哺乳?》这篇稿件为例,文中用了“断奶”等拟人化的表达,妙趣横生。

5. 论文新闻的瓶颈

尽管论文新闻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但总体而言,论文新闻仍然不是媒体和从业人员着力的重点,这与论文新闻的瓶颈有关。

首先,论文新闻对记者编辑的要求较高。科学是分学科的,隔行如隔山,即使拥有某个学科的博士学位,如果论文所在领域不是自己熟悉的小学科的话,也往往不太了解,更何况媒体机构多数记者编辑没有科学学位,缺乏基本的科学训练。面对最新的科技进展,很多记者编辑有畏惧感,与科学家的交流采访也难以顺畅。因此,做一位能采编论文新闻的记者编辑,需要付出比其他门类的同行更多的努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锻炼。在媒体单位,合格的论文新闻记者编辑并不多。

其次,论文新闻不易读懂。有人略显夸张地说过,每多一个公式,读者数量就会减少一半。理想的论文新闻是通俗易懂的,但一般情况下难免包含科学术语、科学数据,即使经过了记者加工,稿件仍然是难懂的,读者兴趣不是很大。从反馈上讲,很多论文新闻受到两个方向的诘难:科学家说文章太浅,甚至有科学硬伤;读者说文章太深,根本没法读懂。这些诘难,反过来也会影响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再次,论文全文数据难以获取。尽管选题来源不少,但除了论文作者提供论文全文和部分论文采取开放获取模式之外,想要阅读论文全文,只能通过收费数据库。这些收费数据库价格较高,只有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才会花大力气购买,大多数媒体单位没有财力也没有必要购买。同时,媒体从业人员大多比较年轻,人脉不广,没有太多渠道拿到论文全文。

科技新闻总体上以公益为主,带来的经济收益可以忽略不计。在媒体行业景气度高的时候,各单位的领导可以谈谈公益,谈谈情怀,对科技新闻给予较多关注;在行业景气度不高的时候,领导们的关心更多会给财经、产经等领域,科技新闻受到的关注就少了,论文新闻也随之被冷落。

这些瓶颈的存在,导致论文新闻没能形成系统性、日常性的生产机制,存在着“靠天吃饭”的尴尬。

6. 论文新闻的未来

可以预见,科技发展的速度将越来越快,科技对人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从需求角度看,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机构,如果不想被时代所抛弃,科技新闻就是刚需,论文新闻也随之会越来越受关注。

从技术角度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写作新闻已经不是新鲜事,目前主要应用于突发事件、财经、娱乐和体育新闻等。科技新闻领域的应用还比较少,论文新闻机器人还未见报道。

综合科学家的介绍,人工智能应用于规则相对明确、重复性强的领域更有优势。论文新闻的要素相对清晰,写作规则相对明确,比较容易做到模式化,每年发表在一流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又是海量的,因此论文新闻完全可以尝试由机器人写作。

当前,中国科学报社正在研究开发论文新闻机器人。根据报社工作人员的初步研究,论文新闻机器人运转良好的关键在翻译的质量和新闻模型的建立,虽然有难度,但正在努力克服。

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论文新闻机器人会取代人类记者吗?一部分初级的低端工作也许会交给机器人,但高级的特稿型写作还是需要人类记者完成。正如美联社的前执行总编费拉拉所表示的,自动写稿的机器人可以将记者解放出来,撰写更有深度的稿件[8]

也许,今后的论文新闻作者将分为两类,一类是机器人记者,提供海量的、简单的、模式化的论文新闻;一类是人类记者,提供少量的、复杂的、个性化的论文新闻。前者是快餐,追求实用和服务;后者是精品,追求深度和品牌。


    完    


参考文献

[5]黄海华.非哺乳动物也能哺乳?[N].解放日报,2018-12-01(3).

[6]黄辛.研究揭示六千年前人类已改变自然植被[N].中国科学报,2018-11-13(1).

[7]科学网.欢迎向科学网论文频道投稿![EB/OL].(2016-07-08)[2018-11-28].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6 7816378040015.shtm.

[8]孙实,蒋栩根.机器人来抢记者饭碗?短期只能写简单新闻[EB/OL].(2015-05-24)[2018-12-01].http://tech.qq.com/a/20150524/005590.htm.

来源:《科普研究》2019年第2期


                     



来源:kpzj010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Q2MzA4Mw==&mid=2247487404&idx=1&sn=513bc3e3253e017574b2021d8bf17d7b&chksm=ec70fae8db0773fe26c56d1958c245ef38085f45c792147e0b7f721356d0ba1fc7da4a078f3c&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机器人 论文发表 新闻报道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