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特种兵”的淬火之路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9-25

来源:智慧蓝领


高压线上的“舞者”



“不好意思,刚从大理抢修完线路回来,嗓子喊哑了。”在昆明羊仙坡基地,云南电网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带电三班班长郑瑞东笑着说。


“为什么不用对讲机呢?”


“在离地几十米的高空,而且抢修位置在高山上,对讲机里的噪音太大,根本听不清楚。”


高山、几十米的高空,郑瑞东的话中透出了他的工作性质。他几天前带队到大理抢修线路,从早上9点钟上塔,到下午5点半下塔,连续工作近8个小时的时间,他和队友之间的交流就是敞开嗓子喊,饭菜用一根绝缘绳从地面上吊上去,吃饭都是在高空解决。每次抢修完成后,他的嗓子都会哑上几天。



郑瑞东日常的工作就是对全省范围内高电压等级的线路进行带电抢修和维护。


带电作业与停电作业相比,最直接的优势就体现在经济效益上了。对客户而言,可以充分保障用电需求,对公司而言,能够多供电量,创造经济价值。


2012年,一条新建线路架线,需要跨越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110千伏输电线路,这条线路下面还有一条铁路线,如果停电作业,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电和这条铁路的运营必然受到影响。


按照当时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量计算,停电一天,损失超过6000万元。


郑瑞东带领团队利用绝缘索桥成功实施了带电跨越,仅用时5小时就完成了新建线路放线工作。


郑瑞东清楚地记得,在带电更换500千伏德博Ⅱ回线N080塔耐张串自爆绝缘子工作中,他和同事下车后人背肩扛携带几十件工具、材料徒步1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作业地点。


50多米高的铁塔、1000多米的大档距、绝缘子串呈45度倾斜状态,这样的任务无论是对工具还是对作业人员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加之40多度的高温和密闭的屏蔽服,体力耗费极大,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不断汇拢到下巴,再滴向地面……然而,郑瑞东没有退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任务。


下来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脱下衣服把汗水拧干,鞋子里能倒出一碗水。


2008年,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西南地区,铁路、公路、电力系统面临极大的考验,郑瑞东团队到昭通市大关县抢修受损线路。当时,温度极低,线路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他和团队在空中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保障了当地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


除了要面对雨雪、烈日、高山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外,郑瑞东和团队还要面临高电压、强磁场、强电场这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工作场所。


20余年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作业环境,有着过硬技能的郑瑞东总是冲锋在前,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几百次带电作业任务,“带电作业特种兵”的美誉也随之而来。


谁又曾想,这个如今“满身绝活”的带电作业“高手”当年却是一名登高就腿软,听到放电声就发抖,对带电作业充满了恐惧的“菜鸟”。



从“门外汉”到特种兵之路



郑瑞东是安徽人,1992年成为一名装甲兵,2005年,从部队转业之后,进入云南电网公司工作。


对于“门外汉”的他来说,充满期待的同时,更多的则是担心,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但多年从军的经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信念已经深入他的骨髓。


他进入云南电网公司工作后,公司安排一名师傅带他,正是师傅近乎严酷的教导方式,让他迅速蜕变为一名高空作业的“特种兵”。


他第一次随师傅上塔更换绝缘子,师傅告诉他流程后,就让他自己动手更换,但他一弄就是半个多小时,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还是摸不着“门道”。


这时,师傅上来接替了他的工作,并让他仔细观察,几分钟的时间,师傅就完成了更换工作。


郑瑞东非常奇怪,师傅个子这么瘦小,但干活为什么这么厉害。


师傅告诉他:“干活不能仅凭蛮力,更多的时候要靠脑子。”


有一次,师傅带他到昆明大板桥抢修线路,这次,师傅让他干等电位电工,他顺着30余米的软梯爬上导线,进入电场,顺利地处理完故障返回地面,原本他以为师傅一定会夸他。


没想到,他回到地面后,软梯放不下来了,他一下傻了眼。


师傅告诉他:“梯头闭锁装置没打开,卡住了。你返回的过程中我就发现这个问题了,我没提醒你是为了加深你的印象,带电作业容不得半点马虎。”


从此,他再也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


在师傅的指导下,他有时间就学习,从门型塔到酒杯塔,从单回线路到同塔多回,哪种塔形应该怎样开展工作,他都一一学懂吃透,软梯法、秋千法等数种进电场的方式方法他都烂熟于心。



带电作业考验的不仅仅是意志,也是体能,为了适应工作需要,郑瑞东用军人“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精神鼓励自己,并加强体能训练。


正是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他先后在云南电网举办的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南方电网举办的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中斩获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名。他本人也从众多申报者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三届“云岭工匠”荣誉称号。



“军功章”是大家的功劳



作为带电作业“匠人”,郑瑞东主动请缨,先后申请成立了“郑瑞东劳模工作室”“郑瑞东技能大师工作室”“云南省技师工作站”“云岭工匠郑瑞东创新工作室”,成为公司首批工作室带头人。


走进郑瑞东的工作室,有一面荣誉墙。墙上装了4排架子,每排架子上都有十余本证书和奖状。


“证书太多了,有的还没放上去,这些荣誉都是团队的功劳。”郑瑞东说。


一个人再强大也算不上强大,真正的强大是团队的强大,是行业的强大,是技术的传承和创新。


为此,郑瑞东通过“星带星”师徒结对、跟班实习等培训模式,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工作室先后培养公司级技能、技术专家7人,公司级培训师9人,高级技师2人,技师8人,助理工程师13人,高级工12人。



李海顺是郑瑞东的徒弟,在他的培养下,李海顺获得南方电网技能竞赛的冠军。


截至去年底,他累计参与取复证、技能鉴定培训班30余期,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


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入他工作室的成员越来越多,技术力量也越来越强。


怒江州独龙江乡由于险峻的高黎贡山阻隔了与外界的通道,独龙江乡电网难以采取与大电网相连的方式供电。怎么办?


在电网系统员工的拼搏下,独龙江乡架设了一条20千伏独立电网。


为了保障独龙江乡用电不受影响,郑瑞东带领团队在工作室开展了一项35千伏及以下带电技术攻关,通过1年多时间的努力,这项技术成功地运用于独龙江乡20千伏电网带电检修中。


在部队时,他是一名装甲兵,转业后,他成了云南电网公司带电作业分公司高空作业的“特种兵”,身份虽然改变了,但军人的斗志没变。在部队时,他守护着国家的疆土,现在,他守护着万家灯火和企业厂矿的安全用电。


来源:云岭职工

●黄俊:用绝技护航“满分”零件

●电焊工人的“璀璨人生”

●忙碌的“张师傅”

●罗宇航:钢轨焊缝的“艺术工匠”

●古稀匠人巧手赋予顽石生命 砚雕40年热情不减

●“IT工匠”吴韦力:服务美好生活的科技赋能者

●孙景南:新时代的“女焊神”

●关注丨西安公布技能提升行动政府补贴培训机构

●董沁樑:扎根煤海谱写无悔青春

●80后采煤工的智能创新路



来源:gh_25a80a94f2b3 智慧蓝领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NjE2MjIzMQ==&mid=2247486913&idx=1&sn=2cb577a5ff81bcfeb19fc286301f11b9&chksm=f9aada19cedd530f1363480ad01696fecfcc08f64de00e050b64c78a3e0b9a252137e883f066&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带电作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