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相关医学对策研究进展(8.21~9.10)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9-25

来源: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前言

本报告将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相关医学对策分为疫苗、抗体、血浆疗法、其他治疗药物四个研究领域,疫苗筛选了近两周内有研究进展的项目,抗体、血浆疗法、其他治疗药物筛选了目前已进入临床阶段同时近两周内有研究进展的项目,按照国别进行了梳理。


本报告所收录的新闻均为目前报道的关于该项目最新的进展,追踪时间为2020年8月21日~9月10日。


一、疫苗

(中国5项,美国2项,俄罗斯1项,英国2项,

意大利1项,法国1项,古巴1项)

中国

01

科兴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约3000名员工和家属已自愿接种

9月6日,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科兴生物第一次面向大众展示了在国内率先批准并在北京市紧急使用的新冠灭活疫苗。


科兴生物发言人证实,该公司大约3000名员工和家属在中国紧急使用计划的基础上自愿接种了该疫苗。该公司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已于8月底开始运营,年产量将超过3亿剂。


科兴生物目前正在土耳其、孟加拉国、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巴西Ⅲ期临床在8月11日启动,计划招募近9000名志愿者,疫苗被证明有效后,将在巴西进行产品注册,用于巴西本地及美洲地区疫情防控。印尼Ⅲ期临床在8月11日启动,入组工作正在进行中。


科兴生物公司声称,在Ⅲ期临床试验中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表明疫苗是安全的。公司预期能够在11月份、12月份获得Ⅲ期临床研究结果。


二、抗体

(英国/美国1项,英国1项)

英国/美国

01

葛兰素史克/Vir启动新冠中和抗体Ⅱ/Ⅲ期临床试验,旨在预防早期患者病情恶化

日前,Vir Biotechnology和葛兰素史克公司(GSK)公司宣布,双方合作开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VIR-7831(又称GSK4182136)完成了Ⅱ/Ⅲ期临床试验中首位患者的给药。这项名为COMET-ICE的Ⅱ/Ⅲ期临床试验预计招募1300余例COVID-19早期症状患者,其目的是评估单剂VIR-7831注射能否预防COVID-19导致的住院。预计初步结果可能在今年年底前获得,在2021年第一季度获得完整结果。


新冠病毒的一个关键特征是覆盖病毒外表面的刺突蛋白。该病毒利用这些刺突蛋白与人类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并进入细胞,导致感染。通过Vir的抗体平台发现的VIR-7831中和抗体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具有亲合力,并且表现出强力的新冠病毒中和能力。此外,VIR-7831的设计提高了它在肺部的生物利用度。


今年晚些时候,两家公司预计将启动另一种在研新冠病毒中和抗体VIR-7832的Ⅱ期临床试验,这种抗体与VIR-7831具有相同的特性,但也可能起到治疗和/或预防性疫苗的作用。


三、血浆疗法

(哥斯达黎加1项)

哥斯达黎加

01

哥斯达黎加启动用马血浆抗体治疗新冠患者的临床试验

哥斯达黎加7日启动利用含有新冠病毒抗体的马血浆治疗新冠患者的临床试验,当天有4名患者接受了马血浆抗体治疗。哥斯达黎加同时还使用新冠康复者的血浆对住院患者进行治疗,但马血浆抗体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比新冠康复者的血浆更强。哥斯达黎加大学克洛多米罗·皮卡多研究所自4月开始研制含有新冠病毒抗体的马血浆免疫球蛋白。该研究所利用数十年积累的抗蛇毒马血清生产经验,向马匹注射不同组合的新冠病毒蛋白,激发马的免疫反应,使其血浆中产生大量的新冠病毒抗体。研究人员表示,马血浆疗法“不是疫苗的替代品,而是在疫苗出现前用来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例数量的治疗策略”。


四、其他治疗药物

(中国1项,美国2项,俄罗斯1项,加拿大1项)

中国

01

连花清瘟胶囊获科威特药品注册证书

9月4日,以岭药业发布公告,公司收到科威特药物和植物药注册控制管理部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批准文件,批准公司药品连花清瘟胶囊符合科威特植物药产品标准注册。


公告显示,连花清瘟胶囊在科威特获批注册的治疗适应症为“可治疗由病毒性疾病例如季节性流感、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H1N1)、SARS、轻型和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发烧、咳嗽、乏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头疼、咽干咽痛、气闷气短、舌偏红的症状,具有清肺解毒之功效”。这也是连花清瘟胶囊在海外国家首次获批用于治疗由轻型和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相关症状。


注:本报告信息摘录自网络媒体,不代表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的观点,所述内容仅供参考。


由于篇幅有限,本报告无法完整展示。如需《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相关医学对策研究进展(8.21~9.10)》全文,请在留言区留下邮箱,小编将第一时间发送给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中心网站


来源:cmeiorg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TI5MDk0MQ==&mid=2247485818&idx=2&sn=d7efffddfda55071fb1b1a9cb2dd89fe&chksm=e90c92a8de7b1bbe539dbac7fe3afa50c8cb8cc8f5215e2a26314f1e353e14396ed658b67246#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中国药学会 北京市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