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于尖端 翔于蓝天——记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何晓明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09-25

  何晓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1研究所总体部主任、国防重点型号项目总设计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0多年来,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坚守在军工科研一线,主持完成了多项国防重点型号研制和总装重大背景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国内首次研制出某型机载综合电子情报侦察系统;突破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有效地推进了我军电子侦察装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及军事意义。曾获科技进步奖5项、发明专利授权5项,以及上海市领军人才、市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中国电科“十二五”军工重大贡献奖、“七好”共产党员、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由他担任项目总师的团队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对于国防军工的科研人员来说,保障国家安全核心利益至上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当中国电科第51研究所总体部主任、研究员级高工何晓明说出这句话时,并没有让人觉得是在喊口号,反而能感受到他身上严谨的科学之风和坚定的军工人之志。

  试飞最多的人

  某军用机场,何晓明和同事们登上了一架已经安装了由他们亲手研发的新型设备的直升机。

  “做好准备了吗?”老练的直升机驾驶员略带戏谑地问这群看上去没有多少飞行经验的“菜鸟们”说,“接下来的旅途可不舒服。”

  “没问题。”何晓明伸出了大拇指,毫不示弱地回答。

  随着螺旋桨的轰鸣,直升机飞向了高空。试验开始,直升机一边盘旋转圈,一边上下翻飞,宛如一只灵巧的蜂鸟。

  然而,对于坐在“蜂鸟”肚子里的何晓明来说,这是一种“过山车”+“大转盘”的极致体验。头晕目眩,强烈的反胃,让何晓明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不舒服”。

  与自己糟糕的感官相比,何晓明更加惦记的是新设备的试验。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将视线集中到仪器上。慢慢地他的注意力沉浸到试验中,身体的不适感也有所减弱。

  当试验完成,直升机降落到地面,驾驶员友好地拍拍何晓明的肩膀,钦佩地说:“兄弟,表现不错啊!”此时,何晓明才发觉自己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但对于他来说,与征服直升机相比,更大的喜悦和自豪感来自试验的成功。从此,中国的军用直升机上镌刻上了何晓明及其团队的科研智慧。

  在何晓明20多年的国防军工科研生涯中,科研项目常常与外场试飞伴随在一起。东进西出、天南地北,他的足迹从阳光沙滩的三亚延伸到冰天雪地的北国,从荒无人迹的戈壁延伸到与世隔绝的孤岛。

  与一年有100多天在外的辛苦相比,试飞的试验往往充满了未知和风险。相较于这次直升机试飞,何晓明经历过更为艰难的试验:在4000米高空极度缺氧的环境中,因为严重晕机而呕吐到无法正常工作;试验中飞机失控,飞行姿态急剧变化,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

  然而,何晓明对试飞总是乐此不疲。每次试飞,他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在飞行任务单上签字。为了准确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他还会提前研究试飞方法,制定合理的试飞航路。如今,何晓明已经是研究所里参与试飞次数最多的人。

  “我喜欢在国防军工科研的第一线。每一款新装备和每一次试验飞行的成功,都能带给我一种为国效力的成就感。”何晓明说,“守土有责,尽己所能完成好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团队的传承和坚持

  翻看何晓明的工作经历,只有寥寥几个字:“1999至今,中国电科51所。”从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之后,他就进入了51所,一干就是21年。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到如今带领团队不断进取的科研和项目带头人,何晓明继承了51所老一辈科研人员的科学精神,并将之传递给了源源不断投身国防军工科研事业的新一代年轻科研人员。

  “当时刚刚进入研究所的时候,我们的科研条件和环境与现在完全不能相比。” 何晓明清楚地记得,所里的老师傅们在桌子上用手工画出的一张张图纸,用工整的笔记记录着一份份研究材料。如今,这些图纸和纸质材料已经被精心归档,但依然能让所里年轻研究人员感受到认真、细致的科研作风,而积累的研究成果也成为研究所不断创新的基石。

  “我有幸经历了国家基础科研能力和工业水平的一次飞跃。”何晓明说。现在,所里已经实现了电子化、自动化,一个新装备的研制周期从以前的10年缩短为2—3年。

  设备换了,但科学精神不能变。当时还是所里新人的何晓明遇到过一件让他记一辈子的事情:有一次,试验室收到一批新采购的电容。这些电容的外包装上清楚地标记了电阻等数据参数,但带教的导师却让何晓明对每一个电容都重新测量一边参数。导师告诉他,不能仅凭别人给的参数,而是要自己测出的真实数据,这样才能纠正极为微小的误差,避免最终试验的失败。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成为何晓明之后面对每一个新装备时的必备。

  在成长为团队带头人之后,何晓明还给团队注入了新的创新活力。在讨论项目时,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没有人是绝对的权威,只要是正确的意见就能得到大家的赞同。在外场试飞的挑战里,何晓明以身作则,让团队成员不再“胆怯”,大家都说“有他的地方我们都不怕”。

  何晓明的团队如同他自己的工作一样稳定和坚持,从最初的10人不到一直增加到20多人。这些年来,尽管有着高薪、亮职的种种诱惑,但团队成员没有一个离开。

  “我遇到过一位老将军,他四处奔波,呼吁要有责任把我们这个专业传承下去,要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何晓明说,“我的团队是一群做着喜欢的事情、为装备应用而自豪的兄弟。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实现个人价值的大时代,要有为国计民生作出贡献的价值观。”

  压力也是最大的动力

  何晓明的科研生涯中,既有从事预研的创新工作,也有领导型号研制的工程项目。在他看来,前者需要天马行空式的原始创新,后者需要承受重压的精益求精。

  国防军工装备领域从来就是我国自主创新的重中之重。在何晓明做预研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没有实物、没有模型是家常便饭,没有文字资料、没有图片也毫不稀奇。但这些都没有让他停下创新的步伐。

  面对世界航空电子情报侦察装备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何晓明意识到,必须对标一流,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高精尖人才。他长期关注和跟踪国内外国防军工电子装备的发展,积极钻研现代电子情报理论,深入了解研究国际相关专业发展的成果和动向。在实际科研工作中,面对技术难关,他不畏艰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的突破。

  在工程项目中,何晓明坦言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研制,不是在实地测试,而是来自使用后的反馈。“当部队认为我们的装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是我压力最大的时候。”但压力也是巨大的动力,会促使何晓明带领团队不断对设备进行更新迭代,最终实现预定目标。

  为了按时保质完成工程项目,“996”对于何晓明及其团队而言早已是稀松平常的状态。有一次,为了完成一个所里立下一年必须完成军令状的项目,他们在最后3个月天天加班到12时以后。团队里,有人把婚期推迟,有人没有赶上孩子出生,有人回去看一眼生病的父母就回来……

  有时候,紧急情况会悄然到来。有一次外场试飞,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然而就在前一晚,发现装备出现了问题。何晓明临危不乱,组织团队连夜进行调整。整整一个通宵之后,故障被成功排除,试飞顺利进行。

  面对压力,何晓明也有解压的办法。“我会切换一个频道,比如去看看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的书,再回过头来继续研究。”他说,“不论是原始创新还是工程压力,都会让我更加专注、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sast.gov.cn/view/36/26187.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科研 团队 rdquo ; 何晓明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