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武:坚持守正创新应对老龄化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10-25

内容来源:思客智库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给仍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中国,提出了深化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需要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取得成功经验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的深化,以适应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

无论从哪个层面切入,应对老龄化只能坚持守正、创新,也就是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政策,一句话,创新文化。

老龄化问题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涉及人的伦理、信仰等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问题,核心是使一代又一代人能够享受有尊严、有保障的健康人生。我们必须以深厚的人文情怀来思考和研究这一问题,推进这一事业。“以人为中心”是养老事业的核心价值理念。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老龄化问题及其应对,都不仅仅是一般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人类文明,即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广义的文化问题。

20191025114358_e276b9.jpg

龄化问题及其应对是一个涉及人类文明,即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广义的文化问题。(图片来源:东方IC) 

老龄化对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老龄化对每个个体、每个家庭及其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老龄化对传统的养老政策、人口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民生问题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老龄化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进程和体制、机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老龄化对城乡、区域和国际战略格局同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看:

中国的老龄化与中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同步发生,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文化复兴进程同步。各个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分化嬗变中重构。

面对一个比少儿期要长很多的老龄期,需要重新看待生命延长的价值,健全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实现积极、健康、有尊严、有作为,从而有价值的生活。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新技术日新月异,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正在被解构重塑。老龄群体应如何适应?老龄群体日益增长的对文化、健康等软性以及日益个性化的需求如何满足?这些已成为新的课题。 

要客观、理性、历史地认知老龄化社会趋势

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使中国社会面临一系列重大的矛盾、挑战。当然,如果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历史地认识和看待这些矛盾,也会发现老龄化问题的凸显给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难得而巨大的机遇。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于仍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中国,提出了深化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需要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取得成功的经验、释放改革红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的深化,以适应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同时,要广泛吸取世界各国,比如像挪威这样的发达国家在应对社会老龄化方面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我们的思路,秉持包容的精神,完善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规划、政策体系,以形成广泛社会共识。

由于人口基数巨大,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实践经验能够成为解决14亿人口中5亿至6亿老年群体的现成方案。对于中国人来讲,这种急剧发展的快速老龄化也是出乎预料的。用“史无前例”来表达这一局面是恰当的。

守正创新应对老龄化

无论从哪个层面切入,应对老龄化都要坚持守正创新,也就是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政策,一句话,创新文化。

中国极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决定和制约着中国老龄社会的发展路径和应对模式。脱离中国特定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老龄问题是难解的。所谓守正,就是要礼敬传统,不忘初心,牢记根本。遵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百德孝为先”等核心理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观念,以深厚的人文情怀来应对老龄化问题。

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换位思考,辩证思维,平衡、协调地应对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比如,老龄群体也可以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传统的家庭结构解体,以核心家庭为主体的新家庭结构的现实,对建立在前工业化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上的大家庭及居家养老方式釜底抽薪,被赡养者和赡养者都面临观念变化调整的大问题。社会要加大对老龄人口新需求的供给,必须改变中国传统的代际利益分配格局。当面临社会利益分配链条的一系列矛盾时,必须平衡、统筹、协调地寻找破解之道。

调整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关系,创新政策体系,形成新的动能。比如,适应老龄群体生存空间的变化,适应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依赖感的需求,加大社区建设,增强社区在社会管理体系中提供各种管理和服务的作用。

随着老年群体转化为“社会人”“社区人”,要大力发展能够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填补政府兜底与市场逐利之间广阔空白地带的社会组织,使其以不同能力和知识发挥功能,增强老龄群体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机能。

政府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公共政策产品,培育、发展兼具公益性和商业性的社会企业,参与为老龄群体提供养老、健康、娱乐等服务,鼓励和保障市场机制在促进老龄产业发展方面起到更大作用。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公共教育机构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为老龄群体提供享受传统形式和新形式的群体性文化娱乐活动,接受培训和再教育的空间、机会和条件,真正把老龄人群视为文化创造、评价、享用的重要主体。

用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来研究和制定方案和建议

由于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是与我国改革的进程基本同步的,那么应对和解决这一问题只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与各个领域中的深化改革相适应、相同步去破解。

由于老龄化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和路径也是因时、因地而宜,是多样化、多形式的。中国的老龄化虽有自身的特色,但总体上仍然与其他国家、地区有共性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权衡各种思路、各种方案、各种方法的优劣利弊。

老龄化问题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自然历史进程,涉及人的伦理、信仰等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问题,核心是使一代又一代人能够享受有尊严、有保障的健康人生,我们必须以深厚的人文情怀来思考和研究这一问题,推进这一事业。“以人为中心”是养老事业的核心价值理念。

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涉及利益格局调整,涉及社会结构、制度体制、政策体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牵一发而动全局,必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精心规划、作好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要注重实际措施,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这一事业,使老龄事业得到健康发展,经济社会得以稳定发展,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实现,每个人的正当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 蔡武,原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本文系作者2019年3月30-31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2019中挪社会政策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来源:思客智库

原文链接:http://sike.news.cn/statics/sike/posts/2019/07/219547746.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老龄化 守正创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