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 Chem.:拓扑化学法制备非层状二维金属磷化物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10-26

来源:X一MOL资讯

层状材料,特别是由范德华力组装而成的块体或者粉末,是制备二维纳米片的理想前驱体。常规方法利用机械搅拌、超声、球磨以及电化学等能够剥离得到各种二维纳米片。然而,并不是所有二维材料都能找到层状结构的前驱体,制备这样的非层状二维材料往往依赖于气相沉积或者有机合成,需要繁琐的步骤而且得到的二维材料难以在溶液中分散。过渡金属磷化物就是这样的一类材料。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它们能表现出绝缘体,半导体或者金属的性质,被广泛用于超导、热电、发光、催化等领域。其中,二维的磷化物具有非常独特的性质,比如高比表面积能提供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片状结构适用于常规的电子器件研究其电学性能等。然而,现有的合成手段,包括使用有机磷化物、无机磷酸盐、红磷等为磷源,只能得到磷化物的纳米颗粒、纳米线或者块体,无法控制在二维方向生长。

20191026101306_206295.jpg

近日,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冯新亮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拓扑合成方法,利用电化学剥离的无缺陷二维黑磷纳米片为前驱体,通过自下而上的策略与金属离子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溶液可分散的二维金属磷化物,包括Co2P、N12P5以及铁离子掺杂的CoxFe2-XP (0<x<2)。不同于常见磷源,黑磷本身具备高的化学反应活性,能够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进行磷化反应。通过高分辨透射电镜能直观看到金属离子逐步取代磷原子的过程。磷化物纳米片中,Co2P是很好的p型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室温下测量的空穴迁移率达到20.8 cmV-1 s-1。用于析氧反应的催化剂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过电势为304 mV。掺杂后的Co1.5Fe0.5P过电势降低至278 mV,催化活性能保持10小时无衰减,综合性能甚至超过了商用的Ir/C催化剂 (304 mV)。此项研究不仅加深了对金属磷化物的生长机理的理解,也为制备新型的非层状二维材料提供了新思路。

20191026101306_2379f2.jpg

相关工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

来源:X-molNews X一MOL资讯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ExNzg4Nw==&mid=2657622026&idx=5&sn=bedb900b237cbb47ce37603d82bb59a4&chksm=80f831dab78fb8cc56158655932aa0ec180ec22261f95be99cbec0aaea3f1e812e6d9413c999&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二维材料 纳米 拓扑 二维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