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报告:企业要成为材料科技创新的主体-《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19》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0-16

来源:今日新材料

             企业要成为材料科技创新的主体
                              王 镇 唐 清 李 强

新材料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高技术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保障,是决定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和基础性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制造业强国建设等重大需求,我国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大多数产品产能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甚至领跑水平,品种质量不断改善,技术与产业体系逐步健全,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支撑了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在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补短板、抢先机的征程上,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

2019年11月14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和长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2019长沙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行。大会在国家“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正在预研的大背景下召开,旨在全方位服务地方新材料特色产业、服务新材料创新创业、服务新材料产业链协同发展、服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

此次大会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投资机构的诸多业界同仁参会,突出了“政产学研用金”协同融合发展的创新理念,体现了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的全新气象,尤其是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际经济政治形势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及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明确指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党中央关于企业是创新主体的决策,顺应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科技强国和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符合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理想。纵观世界强国的发展历史,一个新兴产业的兴起,一个国家的强盛,起着关键作用的是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在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商业化运用。重视和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对于及时应对战略发展需求,引领重点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科技产业持续转型升级,践行高质量发展,坚持走创新型经济发展道路,从而实现建设世界制造业
和科技强国伟大目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1 我国新材料企业蓬勃健康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2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和制造业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一批新材料领域的新兴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航母工程、光纤通信干线等国家重大工程及项目贡献力量,为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海水淡化等民生事业发展添砖加瓦,新材料企业的成长壮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

(1)产业规模及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端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018年,我国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近4万亿元,占全国GDP的4.4%,比2015 年、2010年分别增长了1 倍、5倍多,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7%,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以高强汽车钢和高性能海工用钢等为代表的先进钢铁材料、以高端聚烯烃和特种工程塑料为代表的先进化工材料、以特种水泥和特种玻璃为代表的先进建材等先进基础材料产能均居世界前列。稀土永磁、发光、储氢、催化等稀土功能材料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80%。半导体照明产业从零起步达到8000亿元规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出口的LED产品占全球LED照明市场的20%以上。石墨烯粉体及薄膜年产能分别达到5100吨及650万平方米,工业化生产取得重大突破,在汽车、纺织、军工等工业和民生消费品领域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新材料领域新成立的相关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据统计,1978年注册成立的材料相关企业数量仅有200多家,至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数量已增加至2万余家,培育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产业优势突出的龙头企业。鞍钢集团完成首艘国产航母所需的甲板钢、球扁钢等关键型号钢材的生产,提供了70%的航母专用钢材;万华化学自主研发了第六代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生产工艺,成为全球技术领先、产能最大、质量最好、能耗最低、最具综合竞争力的MDI制造商;安泰科技解决了第三代核电主泵推力轴承和钨合金飞轮等系列核电“卡脖子”关键材料的国产化难题,并承担了国家航天领域90%以上的抗高温、耐烧蚀、难熔金属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已成为我国航天发动机系统不可或缺的优质供应商;中复神鹰集团完成的干喷湿纺碳纤维生产技术,成功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千吨级规模T700/T800碳纤维生产线;上海新昇建成国内首个300mm大硅片项目,月产能达到20万片,产品通过多家下游龙头企业认证;南山铝业航空及汽车用铝板产品正式为波音、空客及宝马、通用、特斯拉等国际一流企业批量供货,成为世界尖端的航空材料供应商俱乐部成员和国内首家乘用车四门两盖铝板生产商……一大批新材料企业为我国国防工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实现国家制造业安全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2)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企业创新发展生态初步形成

近年来,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提升新材料企业的创新能力。新材料产业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测试评价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参数库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推动企业实现从完成研究开发到市场应用这一关键而惊险的“跨越”,完善测试、评价、认证及标准化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并加快产业创新资源交流互通。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成效显著,保障并实现重点领域新材料从产品向商品的转变。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新兴产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国家级引导基金先后发布,从资本层面为重点企业保驾护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在众多新材料重点领域相继布局建设,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北京、天津、山东、湖南、云南等众多地方政府也发布一系列专项政策措施,促进当地新材料企业创新发展。

国家及地方新材料政策的相继颁布实施,合理有效地促进了新材料创新资源汇聚,开辟了新材料重点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及路径,加快了研究成果的转化,降低了研发与市场风险,提高了产业整体竞争力。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逐步趋于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不断优化,集群式发展模式逐渐形成,新材料产业链相互合作与融合更加紧密,为新材料领域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及产业生态。

(3)企业创新地位不断提升,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我国新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能力不断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目前,我国材料领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占该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2/3,材料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所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1/5。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超过四成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面向社会和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企业创新载体的快速发展有效整合了企业所在领域的产学研力量,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聚集和培养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极大带动了相关行业技术进步。

企业在新材料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创新地位不断提升。光威复材等企业在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技术指标大幅提升,部分领域形成批量自主供给能力,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装备。山东天岳、北京天科合达等6英寸碳化硅外延片实现小批量供货,第三代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领域形成了从衬底到模组完整的产业链体系。贵研铂业、威孚高科稀土催化材料产品已进入国外汽车品牌供应商名录。先导智能、宁德时代锂电池动力电池产品先后进入特斯拉国内供应商名单。中国钢研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在高铁牵引电机、大型船舶永磁推进系统等高端装备中广泛应用,产业化技术水平与日本、德国相当。碳元科技等企业的石墨烯散热器件应用于手机等电子设备。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新材料关键技术突破和迭代发展,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支撑和提升了我国装备工业、制造业供给保障能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大型企业发挥主导作用,中小企业快速蓬勃发展

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为推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力量和战略支撑。新材料产业能够快速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以大型国有及一批科研转制院所为代表的企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据统计,国内中央企业的国家级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都占全国总量的50%左右,研发人员、工程院院士均占全国的 20%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占全国的近30% ;在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的比重超过53%,远远高于全国35%
的平均水平。这些企业业务领域覆盖面广、产业规模较大、技术力量雄厚、产业链较为完整,依靠技术创新建立了强大的产业和市场地位,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研发任务,大多数分布在涉及国防安全、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领域,在航天、航空、海工船舶、高铁、核电、大型飞机、智能电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成为我国科技事业和制造业发展的坚强基石和重要支撑,为各行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相关的新材料科技创新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推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力量和战略资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小企业快速蓬勃发展,为国内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活力和契机。伴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民营企业更加注重科技成果引进、吸收、转化,一批民营企业家也在关键时刻勇担重任,在碳纤维、高温合金、第三代半导体、电子封装、稀土永磁、石墨烯、液态金属等众多关键战略及前沿领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技术研发及应用创新中来,对我国新材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统计,目前已公布的256家单项冠军企业和90家待培育的单项冠军企业中,涉及新材料企业合计175家,占比50.6%,161项单项冠军产品中,涉及新材料产品83项,占比51.6%。新材料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生产规模及技术水平在某些关键环节或产品居领先地位的“隐形冠军”企业,这些“隐形冠军”对研发的投入远高于同行业,专注于细分行业,实现“专精特新”发展,积累团队科研能力,并储备核心技术及高价值专利数量。其具有较强的进口产品替代能力,成为冲击国际巨头垄断、实现国产替代的中坚力量,为国内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2.2 我国新材料企业创新发展尚面临一些瓶颈问题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发展历程,已经发展成为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具有一定水平、能参与国际竞争和基本保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战略新兴产业,成效显著,成绩斐然。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速度之快举世惊叹。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发展历史较短、条件受限,与国际强国相比,我国部分领域尚处于追赶先进水平的阶段,尤其是在新材料企业创新能力方面,粗放发展、研发投入不够、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企业在产业体系及产业链中的定位不清晰、激励企业创新环境及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都在影响着前进的步伐。

(1)企业原始创新及自主保障能力亟需加强提升

新材料企业的自主研发力量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高端环节相对缺失。创新过于依赖外部技术引进,跟风现象严重,部分企业缺乏对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及方向的判断把控能力,而很难有自己的真正的科技创新成果,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创专利受制于人。企业创新研发平台载体运行机制不够健全,过分追求短期科技产出和政府补贴,关键核心技术难以落地生根;缺乏长期支持原始、自主创新的战略定力及几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及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部分领域恶性竞争和产能过剩现象开始显现,严重阻碍了新材料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以及新材料产业的健康发展。

面对高质量发展需求,新材料基础支撑保障作用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关键工艺设备、核心零部件、高端原材料等过多依赖于进口,关键基础材料保障不足,投入产出比较低。产业链内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不足,未形成系统化和集成化,直接导致生产产品更新换代滞后,缺乏优势的市场竞争力。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较弱,抵挡不住国外成熟技术设备转让及低价倾销战略的市场化冲击,原始创新能力非常薄弱,极大影响我国新材料及制造业的产业链安全,不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2)企业创新机制及产业发展模式尚待探索健全

我国虽已初步建立了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但实际上该体系尚未充分发挥应有作用,跟踪仿制多,自给率较低,研发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科技资源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科技创新未能形成创新体系和有效整合,多数新材料企业并未有效嵌入产业网络体系,上中下游企业间缺乏协作,接力式产业链还未打通,难以通过对接互动形成产业链协作优势,造成产业整体存在较多短板和瓶颈。

大型企业创新底蕴深厚,产业链长、关联效应和辐射功能强,与新材料板块相对应的产业体系相对完整,形成了企业内部创新转化的良性循环机制。但是由于机制体制不够灵活、束缚较多、创新决策过程效率低下、不愿承担创新风险等诸多原因,导致缺乏创新内在动力,研发投入相对较低,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高,科技开发与现实市场需求及产业趋势脱节,科研人员薪酬体制不完善、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出现。

中小企业产品单一,不能形成系统的产品序列及可持续研发生产能力,与产业创新链上下游联系不够紧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新材料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比为17.8%,民营及合资等企业占比为65.9%,其中中小企业占比在85%以上。这些中小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偏弱,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产业链参与环节少、程度低,导致其面临风险较大,不能形成持续造血能力,成活率低,尚未形成产业协同集聚及综合竞争力,难以适应新时代市场化竞争的冲击。

(3)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环境有待优化完善

产业融资渠道不畅,创新发展资金不足,投入方式仍然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据统计有70%以上的新材料企业反映资金问题是目前企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导致企业创新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以及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大大降低。

科技、管理等创新人才不足,人才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企业所处地域环境及新材料产业自身特征等多种因素,导致人才引进难,人员流失严重。技术要素参与成果价值分配机制不畅,创新激励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无法匹配有竞争力的市场化薪酬待遇;高端领军人才缺乏,高端科研人才吸引力不足,创新动力不足。

政府创新政策引导力度不强,引导创新投入及配置创新资源的机制不尽完善,呈现出封闭化、分散化、循环不畅等不足,未能更好地集中资源,扶持重点。地区扶持政策差异较大,抢人才、抢项目、抢资源现象突出,造成创新资源地域不平衡现象加剧,阻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基础支撑体系尚未建立,我国新材料没有形成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牌号与体系,通用基础原材料的国家及行业标准、统一的设计规范和材料工艺质量控制规范尚不完善,缺乏符合行业标准的新材料结构设计/制造/ 评价共享数据库,难以有力地支撑创新研发工作开展。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作为技术创新驱动的战略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是新材料企业实现良性循环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是新材料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导致原始投入创新企业与跟进企业的利益差别不大,创新企业很难得到与巨额投入相应的创新收益,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抑制了企业创新潜力释放。


2.3 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共同破解新材料产业发展瓶颈

目前,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非制造业强国,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我国屹立于世界制造业强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国家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及可持续化发展,培育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促进意义。在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过程中,持续强化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对促进我国新材料企业技术创新道路的发展极为重要。

(1)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新材料企业融合发展

加快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响应并坚决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及科技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策要求。支持重点领域新材料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将优势企业培育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或骨干企业。推动产业布局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管理密集型、市场机制由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为新材料企业创新发展创造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产业业态。

精准帮扶,助力新材料中小企业成长。严格甄别并梳理新材料细分领域的优质中小企业,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完善适应不同阶段中小企业需求的靶向政策,聚焦支持重大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积极鼓励推动不断突破创新,更广更深地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形成全社会关注和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提升的良好氛围。弘扬企业家和工匠精神,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扩大战略发展格局,肩负起振兴国家新材料产业,助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历史使命。

(2)整合产业链创新资源,完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针对产业链各创新环节的特征,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重构产学研模式。打破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体制界限,推动新材料领域科研与应用衔接,打造科研生产一体化研发创新新体系。打通创新要素流动和再配置的通道,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对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把解决产业技术瓶颈短板问题和培养企业创新开发力量结合,真正形成科技人才、科研成果、企业需求、市场需求等相关资源相互配合、协同创新的局面,不断推出创新性成果。

结合新材料各领域及应用特点,从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建立以大中型龙头企业主导支撑、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的新材料协同创新体系,构建新型创新联合体,吸纳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参与,打通新材料产业创新链条,发挥协同效应和整体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打造跨行业联合创新、产业链共同创新、企业间合作创新、企业内部自主创新的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体系。

(3)加强科技创新引导,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提高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认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合理优化完善产业引导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关键短板产品创新开发,坚决遏制低端无效产能扩张,严格禁止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现象发生。加大新材料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
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拓宽新材料企业创新资金融资渠道,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国家相关产业引导基金新材料项目比重,鼓励新材料科技型重点企业参与科创板上市,引导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新材料产业特点的融资及投资机制。

落实人才创新发展战略,建设世界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建设企业与科研机构人才共享共用的合作机制,构建研发与应用深度融合的人才支撑体系。加强高价值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新材料研发中的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产品与体系。高度重视标准认证体系建设,构建系统化、集成化的新材料中国标准认证体系,引导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构建新材料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等专业中介服务平台的建设,建立专业技术的市场评估机制和交易平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开局之年。世界形势愈发复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已经吹响了产业革新的号角,也打响了国家在新材料等战略新兴领域补齐短板瓶颈、抢占关键制高点的发令枪。我们要继续发挥新材料产业基础支撑和战略保障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在新材料产业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推动和加快新材料产业做优做强,为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及制造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进。


作者简介

王镇,工程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产业工作委员会委员,从事新材料产业行业分析与战略研究工作,参与编撰行业著作3部,科技部、工信部、国资委等政府部门咨询规划项目10 余项。

唐清,博士,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研究员,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发表论文50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参撰专著2部。曾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从事燃烧合成、水热合成、硬质陶瓷、催化材料、光子晶体领域研究。

李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安泰科技技术中心副主任。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国家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等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国内外授权专利10余项;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两篇获中国企业管理学会优秀论文;参加《中国制造2025》新材料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多项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



来源:gh_d06fa4463e84 今日新材料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wMTEzMjE5OQ==&mid=2247484830&idx=3&sn=49adbf5dfb423f2ecd587b61a624b57a&chksm=c0b83f56f7cfb64083daf53d3353eb01ae0595076e251af8466e58a02b750374e022f9975290&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新材料 企业创新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中国资源 产品研发 新能源新材料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中小企业融资 应用材料 产业金融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