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报告丨CAAI名誉副理事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郭毅可教授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0-17

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10月16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主办,重庆邮电大学、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之信息科技前沿论坛”在重庆邮电大学成功召开。CAAI名誉副理事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终身教授郭毅可院士作题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步:让机器做得对”大会特邀报告。报告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长江学者、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王国胤教授主持。


郭毅可


CAAI名誉副理事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终身教授



郭毅可院士报告整理:


报告中,郭毅可院士谈到对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思考:不求让机器做得多,但求要机器做得对。首先以人工智能发展的时程表作为引言,介绍了计算机的总体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人们在追求让机器尽可能多做事的路上走得很猛,也走得很远:让机器写新闻,让机器作音乐,让机器改照片。正是因为这些发展,使得人们不禁担忧,生怕哪天机器做得太多了,人类都无事可做,要饱受失业之苦。对此,郭毅可院士表示,在实践中,发现人们对机器做得多的要求也许不难实现,但要求机器做得对,则不那么简单了。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机器是有行为的,而机器的行为也不一定是有益的,很可能会带来危害。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人工智能伦理性、有益性的问题,开始关注机器行为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随后,郭院士阐述了机器学习的概念以及关于机器学习的两大认知学原理:观察和模型。接下来通过在金融,交通,医疗等方面的例子讲解了机器行为的意义以及理解机器行为的重要性。随后,提出了让机器行为符合人类的是非观的具体措施:选用效用函数表达人类的目的,确定并优化算法,保证机器行为符合伦理原则。最后郭院士谈到对人工智能的重新思考在于从机器行为出发,要实现人机共生世界。郭院士可表示,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技术和科学,许多还是哲学性的思考,什么是“对”,这就是典型的哲学问题,因为 “什么是对” 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对应的回答不可能是唯一的,也不可能是完全的。所以,人类在赋予机器智能的时候,实际上也在对自己的智能行为作出审视,人们要求机器和人类一样:不是要做得多,而是要做得对。


郭毅可,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所长(兼);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终身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副理事长;2015年4月至2019年,兼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院院长,高木学习联合创始人。主持并完成了英国六大e -Science项目之一的“发现网”(Discovery Net),郭毅可教授被推选担任2018年大数据科学领域权威的国际会议“第24届ACM SIGKDD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KDD 2018)”的大会总主席。


郭毅可院士的报告内涵丰富、讲解透彻、理论性强、思想深刻,对于广大师生紧跟计算机科学前沿,夯实理论基础,更好地开展科研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让与会嘉宾和广大师生领略了国际大数据领域知名学术大师的风采。


CAAI原创 丨 作者郭毅可院士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及翻译

如需转载合作请向学会或本人申请

转发请注明转自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来源:CAAI-1981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IwNjEzNQ==&mid=2649814724&idx=5&sn=372f58410d4f30d0dc2cf2dab0e7c0bb&chksm=beca191c89bd900a448f6b745f0c27dedc313b55ef71c72fcef427cb1a5be505c1c97ef10f18#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人工智能 郭毅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