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1990-2018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0-30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2020年第36卷第15期刊载了河南理工大学等单位肖东洋、牛海鹏、闫弘轩、樊良新与赵素霞的论文——“1990-2018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41371524)等资助



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生态系统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其中黄河流域(河南段)具有中游、下游双重属性,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和生态流量偏低(下游)的双重压力。因此,研究长时间序列的黄河流域重点区域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下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对科学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基于1990、2000、2010和2018年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以具有中游和下游双重属性的黄河流域(河南段)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弦图(Chord Diagram)可视化模型及重心迁移模型,探讨了近30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地覆被变化的流量、流向、多样性程度及未来政策导向。

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8年间,黄河流域(河南段)旱地的流出和流入行为均体现出显著的主导性,水田、水域和草地以流出行为为主导,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以流入行为为主导。粮食保障用地和生态保育用地的重心均向西迁移且面积呈减少趋势,说明下游平原地带的优质耕地减少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逐步减弱;生产生活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城镇用地重心向东迁移表明下游各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活跃,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重心向西迁移表明中游的人口规模逐渐增大。中心城市(洛阳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在整个时期内具有明显的区域带动效应。未来应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提升黄河流域(河南段)在黄河流域全域范围内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并通过构建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强化其在生态保护屏障建设和粮食主产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农业工程学报”



来源:gh_c45100f8f9c0 农业工程学报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U1MzcwNQ==&mid=2652997870&idx=4&sn=3d53e90756c742c8ffccb622c3c93894&chksm=bd325e688a45d77ee49576f7d2ea4acd746ddf1f818e4394d2078a025ba8049a5376757d3684&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黄河流域 河南经济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