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李舜尧在BIOLOGIA PLANTARUM杂志发表文章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11-05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韩生成教授和姜帆副教授实验室联合培养博士生李舜尧Biologia Plantarum(IF 1.6)上发表题为“Comparison of Nitrogen Uptake in the Roots and Rhizomes of 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l”的研究论文。

1212.jpg

氮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土壤中氮的多少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研究表明,植物通过不同氮转运系统直接从根部吸收有机形态的氮和无机形态的氮,并对不同形态氮源有一定偏好性。羊草是一种禾本科根茎型克隆植物,主要分布在蒙古及我国东部的欧亚草原带,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物种之一。羊草草原土壤中同时存在着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形态的氮。与大多数植物不同,羊草能吸收利用高浓度的铵态氮,不易遭受铵毒害。本研究对不同形态氮素对羊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羊草根和根茎吸收氮素的分子机理等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发现,3 mM的铵态氮(NH4Cl)相比于硝态氮(KNO3)和甘氨酸更利于羊草的生长。其次,通过N15标记实验表明,根系及根茎对高浓度的NH4+离子和NO3-离子的吸收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低浓度含氮条件下根和根茎对氮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高浓度条件,特别是对NH4+的吸收效率为高浓度条件下的10倍。该结果也表明,羊草根茎具有吸收不同形态氮的能力,但吸收强度只有根系的五分之一。最后,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比较了羊草根的成熟区和根尖区以及根茎的成熟区和根茎尖等四个部位对高浓度和低浓度的NH4+和NO3-离子在不同氮条件下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三种氮源回补后羊草根和根茎的四个部位对NH4+离子和NO3-离子的吸收分别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和组织特异性。这些结果暗示,羊草根和根茎的不同部位吸收不同形式氮源的能力和效率各不相同,这种能力和效率是维持羊草吸收、利用和排出氮素这一动态平衡过程所必需的。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07025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NCET-08-005)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2009SD-16)等资助。


羊草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