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风采 | 熊紫吟:走进昆虫世界 感受自然之美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6

来源:中学生英才计划

本期主角熊紫吟,就读于天津市新华中学,2019级“英才计划”生物学科优秀学员,师从南开大学卜文俊教授。培养成果:培养期间阅读了昆虫与进化相关文献,辅助实验室的博士生师姐做关于广腹同缘蝽的论文,关于谱系生物地理学,探究蝽种形成与地理变化的关系。导师简介卜文俊,南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动物学专业、动物系统学、昆虫学等,主要基于分子、形态和地理分布及其他生物学数据从事半翅目异翅亚目等昆虫的分类、系统发育与进化、生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正文拓展对生命科学的认知参加“英才计划”之前,熊紫吟曾在天津大学教授黄金海的实验室参与荧光蛋白基因工程相关的课题研究,所以,在她的世界里,学习生物主要面对的是通风的无菌区、一小管一小管等待扩充的基因、液氮中的细胞和厚重的灭菌锅等等。她一直觉得,生物是属于分子与基因的,从来没有去深入了解过生物学科的其他方向。参与“英才计划”后,出于对进化生物学的兴趣,熊紫吟选择了研究昆虫进化的卜文俊教授作为自己的导师。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动物类群,卜文俊教授的实验室是做分类的谱系生物地理学,因而有很多的标本。正模标本是一个物种被第一次描述的时候所使用的单一物种个体,以它为模板,来鉴定新发现的昆虫是否与它是同一个种类,南开大学标本室中有2000多个正模。“每个盒子中的标本像是一本本书。即使什么都不做,在标本室中随机地打开盒子,看到里面形态各异的标本也很有意思。”熊紫吟说。“在卜老师的实验室中,我渐渐喜欢上了自然中的科学。”以前的熊紫吟,看到家里绿植上面冒出的红蜘蛛会尖叫,看到花坛中的蚯蚓会避之唯恐不及,但是通过一年的时间,这些曾让她害怕的小生物摇身一变,已经被她看做是眼中的天堂。刚进入“英才计划”的时候,熊紫吟在实验室里唯一熟悉的就是PCR机,完全不了解展翅板、不同型号的标本针和樟脑球的用处与意义,现在的她对这些已经如数家珍。体验野外采集的乐趣2019年,熊紫吟入选“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三星STEM GIRLS”项目中国未来科技女性领袖,十一期间,得以有机会去广西省隆安县参加扶贫活动。她所在的小组被安排在牛场做实验,需要研究哪种当地植物与牛粪结合可以作为蚯蚓(牛场的副业)的最好饲料。由于没有第一时间拿到手套,她与小组的另外两个小伙伴徒手在牛粪中数了600只蚯蚓。每天中午,他们有两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在其他人休息的时候,她喜欢去树林里网蝴蝶,因为蝴蝶是最活跃的时间就是中午。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体会到野外采集的乐趣。有时候看到两只眼蝶一起飞,她就会猜想,它们是伴侣吗?它们是不是要交配?如果是这样的话还该不该捕蝴蝶呢?她想到自己曾经学过的一篇课文讲到,猎人都不会打怀孕的野兽。有一次她捕捉到一只眼蝶之后,犹豫再三,最后选择了放生。另外一次令她印象深刻的经历是,有一个中午她突然发现了一只很大的玉带凤尾蝶,便兴奋地开始追,为了加快追赶速度,她把手机别在裤子后面的口袋里,中途,她感觉到手机掉了出来,但是,由于不想错过观察这只蝴蝶,便没有回头一直向前冲。幸运的是,最后几经周折,在一堆树叶中找回了手机。对熊紫吟来说,蝴蝶就像天空中的鱼一样悬浮在空中,非常神奇。“一只亮蓝色的蝴蝶在树顶盘旋着,逆着光,即使我捉不到,仅仅观赏也足够了。”找到新的兴趣点熊紫吟表示,“英才计划”帮助自己找到了一个非常感兴趣的领域。目前,她希望能成为一名研究昆虫的科学家。她也曾担心,研究昆虫学会不会没有前途,不过她还是愿意相信,只要尽力做到最好,一定会有好的结果。通过“英才计划”这一平台,熊紫吟2019年暑假有幸入选Research Apprenticeship in Biological Sciences,在康奈尔大学进行为期6周的研究项目,在Raguso Lab研究了Hyles lineata与 Drosophila suzukii.。熊紫吟表示:“我十分感谢‘英才计划’带给我的国际视野。”熊紫吟表示,昆虫学,尤其是昆虫学中的分类学,现在仍是小众学科。“我想把自己对昆虫学的热爱分享给其他人,让更多对生物感兴趣的学生像我一样,看到生物学科的另一面,看到基础学科的魅力。”什么是“英才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有关要求,切实促进高校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简称“英才计划”)。“英才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并以此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来源:zxsycjh 中学生英才计划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NDM2MzgyMQ==&mid=2247493141&idx=1&sn=c31bb598246293722f0c50b08db866b3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