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水源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水源是农村饮水卫生工作的首要部分,处理好水源是做好农村饮水工作的先决条件。在我国农村,饮水水源可大致分为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两大类。地下水源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包括潜水、自流水、泉水等。地下水受地面气候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较小,比如它具有水温变化小和不易受污染等优点,但同时又具有径流量小、水的矿化度和硬度较高等缺点。地表水源是指存在于地壳表面、裸露于大气的水,包括水库、江河湖泊、海水等,地表水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比如地表水的浑浊度与水温变化较大,易受污染,但水的矿化度和硬度较低。
1 确定安全水源
要实现农村饮水卫生,首先需要确定安全水源。工作人员应详细调查和搜集区域水资源资料,并据此选择适宜的水源。有多个水源可供选择时,应对其水质、水量、工程投资、运行成本、卫生防护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择优确定。
2 确定安全水源的原则
水源的选择原则应符合以下规定:
地下水源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的要求,地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要求,或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 3020-93的要求。农村水源情况差异较大,有些地方还存在着多种水源。在选择水源时,除了依照上述原则,还要按以下顺序考虑。在有条件的农村,应尽量以山泉或地势较高的水库水为水源,可以靠重力输送,减少运行费用,而且山泉水一般无需净化,且不易受污染。如果没有上述条件时,水源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地下水。一般来说,地下水水质较好,分布范围广,水量可靠,不易受污染。因此,可选择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地下水作为农村饮水水源。
3 水源保护
有了安全的水源,还需要对水源进行保护。只有使水源得到保护,才能更好地为农村卫生饮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水源保护要符合以下要求:
水源保护区设立明确的指示牌;水源井30米范围内,禁止建设取水构筑物以外的其它建筑;禁止挖设渗坑、渗井和污水渠道;不设置垃圾、粪便废弃物堆放站;禁止建设对水体有严重污染的生产项目。其次,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水源保护措施,常见的几种保护措施有:
措施一:建设人工生态湿地,封河育草,形成自然水体净化系统,营造不同水生植物、微生物,以及水生动物等生物群落。当水体流经稠密生物群落时,可以起到对有害物过滤、降解,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实现水质的自然净化。
措施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净水清源。对于污水排放较为集中,排放浓度较高,水量不大的水源,可以建立小型污水处理站;对于污染点密集,污水量较大的区域,可以建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污水集中处理,使其达标排放。
措施三:建设小型垃圾填埋场。按照库区上游自然村的分布位置,设置垃圾收集池,建设垃圾卫生填埋场,由专人清运,专人管理,防止垃圾处理不当对水资源及环境造成污染。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