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鸡胚就是鸡的胚胎,是研究动物发育的重要模型,已被大量用于发育生物学的研究。

鸡胚概述英文:chick embryo or embryonated egg

对鸡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著名的博物学家亚里士多德,之后被很多生物学家予以深入的研究。现在对鸡胚发育的过程已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鸡胚在疫苗的开发和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鸡胚装片a.当孵化第一天,染色较深的一端为头部,染色较浅的一端为尾部。血岛、脊索原基、神经板。体节出现1—3对。

b.48小时鸡胚装片

颈曲、背曲,脑已分化为前、中、后脑三部分。体节已发展到16—23对。视、听囊出现,心脏开始搏动。胚盘血管已形成并与体内建立了联系。胚体长度达9—12毫米。

c.72小时鸡胚装片

脑已清楚地分为五个部分;体节数达33对左右。前、后肢芽出现,鳃弓具有5对。尿囊出现。

d.96小时鸡胚装片

头部显著增大,大脑半球明显。眼发育极快,眼内色素沉着,眼球明显。鳃弓和鳃囊开始模糊不清,全部体节约50对左右。心脏发育已近似成体心脏。胚体已极度弯曲,大脑半球与前肢芽几乎和尿囊接触。

鸡胚的接种技术选胚根据需要选用合适日龄的鸡胚,大多数病毒适于9~12日龄的鸡胚。鸡胚应以白色蛋壳者为好,便于照蛋观察。鸡胚应发育正常,健康活泼,不要过大、过小或畸形蛋孵化的胚。鸡胚应来自健康无病的鸡群,而且不能含有可抑制所接种病毒的母源抗体,最好选用SPF鸡胚或非免疫鸡胚。

照蛋定位接种前应在照蛋器下检查鸡胚,挑出死胚和弱胚。对所有健康胚应先用红铅笔画出气室位置,再于胚胎侧画出接种位点(进针点),接种点应避开大血管,靠近气室边缘处,离胚头约1cm左右。

接种照蛋定位完毕后,即可开始接种。先用碘酊将接种位点和气室消毒,再用70%酒精脱碘,然后根据需要用三棱针或20号针头在蛋壳上打孔。

尿囊腔接种:最常用的接种方法,鸡新城疫、减蛋综合症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法氏囊病毒等均可采用这种方法。蛋壳消毒后,先在气室上打一小孔,再于胚胎一侧近气室处所画位点打一小孔,用带5~7号针头的注射器插入孔内约1.5cm,接种接种材料0.1~0.2mL。进针时针头与蛋壳应保持30℃角,不应垂直进针,注射完毕,立即用溶化的热石蜡将注射口和气室上小孔密封,然后放回37℃孵化箱孵化72~120h。

绒毛尿囊膜接种:主要用于痘病毒、喉气管炎病毒和马立克氏病毒等的分离培养。将卵壳消毒后,先在气室上打一小孔,再于胚胎侧靠近气室处避开大血管用电烙铁或钢锯条将蛋壳打开1个4mm见方的小口,用刀尖小心撬开蛋壳,不能损伤卵壳膜,形成卵窗。用针尖轻轻挑破卵窗中心的卵壳膜,但不能损伤卵壳膜下的绒毛尿囊膜。在针尖挑破处滴1滴灭菌生理盐水或甘油,然后用吸头在气室小孔上吸气,使胚内造成负压,这时卵窗处绒毛尿囊膜下陷而形成人工气室,此时可见生理盐水或甘油迅速渗入。用注射器滴加2~3滴接种物于卵窗的绒毛尿囊膜上,以透明胶纸封住卵窗。气室小孔用石腊密封,接种后的鸡胚平放在孵化箱中,卵窗向上,不要转运。

卵黄囊接种:适用于马立克氏病毒、披膜病毒、衣原体及立克次氏体的分离、培养。接种方法:气室端蛋壳消毒后,在气室中央打一小孔,用7号针头注射器垂直刺入约3cm,注射接种物约0.1~0.2mL。石蜡封口,继续在37℃孵化,每天翻蛋2次。

孵化和观察接种后继续在37℃孵化,每天照蛋2次,死胚随时取出。一般24h内死亡的胚多因创伤或细菌污染所致,故弃去不用。24h以后死亡的胚,取出后放4℃冰箱,并作上记号。接种后的孵化时间长短随病毒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新城疫病毒、支气管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和法氏囊病毒要孵化48~120h,喉气管炎病毒、马立克氏病毒要孵化48~96h,痘病毒要孵化4~5天,脑脊髓炎病毒要孵化至小鸡出壳。

收毒接种鸡胚孵化到规定时间后,应从孵化器中取出放4℃环境冷冻36h左右,或在-10℃以下速冻4h左右,但不得使鸡胚冻结,否则易发生溶血。冷冻完毕按下列步骤收毒。

鸡胚放于蛋盘或蛋架上,气室向上,用碘酊、酒精消毒后,以无菌镊子敲开气室蛋壳或去掉人工卵窗的透明胶纸,暴露卵膜。注意不要让卵壳碎屑掉入鸡胚内。尿囊液:气室打开后,用无菌眼科镊子慢慢撕去卵壳膜,然后夹住绒毛尿囊膜轻轻提起,用巴氏吸管刺破绒毛尿膜直接吸取尿囊液。为防止羊膜堵住吸管口,可用镊子轻轻压下羊膜及胎膜,然后再吸。每个鸡胚一般可收8mL左右尿囊液。羊水:吸完尿囊液后,可用镊子夹住羊膜,将巴氏吸管直接插入羊膜腔吸取羊水,然后再用镊子提起羊膜或压住胎儿,直至羊水收获干净。相当一部分病毒羊水和尿囊液可以混合。有些有能混合,则应将两者单收、单放。绒毛尿囊膜:如要收获整个尿囊膜,则可在消毒、打开蛋壳、撕去壳膜后,将整个卵内容物倒出,这时绒毛尿囊膜贴在卵壳内壁上,用镊子夹住将其撕脱下来即可。胚胎:消毒、打开气室卵壳后,用镊子撕破卵壳膜和绒毛尿囊膜,夹起胚胎,用剪刀剪断卵黄带,将胎儿放灭菌容器内即可。1

孵化场的要求(1)孵化场须远离养殖场,以便于切断疾病传播,有较好的空气环境和优质的水源,足够时间的紫外线照射杀菌。

(2)孵化场工作人员进场前,须经紫外线照射,淋浴更衣,然后经消毒池入场。

(3)孵化器与孵化室,在孵化前和出雏后都必须经过有效的灭菌消毒。

孵化前的准备1 、孵化室的准备

孵化室应严密,保温性能良好,同时具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在孵化前对孵化室进行必要的消毒工作,如:紫外线持续照射3~5h。

2 、孵化器的准备

在孵化前,孵化器应经检修、熏蒸、消毒后方可入孵。

3 、种蛋的消毒

种蛋要用熏蒸消毒法,每立方米高锰酸钾1.5g,福尔马林30ml,在27℃~30℃温度下熏蒸20min,熏蒸后将气体排出。

种蛋的选择种蛋的品质既影响孵化率又影响雏鸡质量,所以种蛋的选择非常重要。

(1)种蛋的来源最好是生产性能高而稳定,无经蛋传播的疾病(如白痢、支原体、马立克氏病等),饲喂全价饲料和管理完善的种群。

(2)种蛋表面应清洁(蛋表无粪便或其他杂质粘连),蛋重50~65g,蛋壳颜色符合,品种要求统一,蛋形比(即短径与长径比)0.72:0.76。

(3)出现下列情况的种蛋应舍弃:

①太大的蛋,②太小的蛋,③双黄蛋,④脏蛋,⑤裂纹蛋,⑥蛋壳薄而粗糙的蛋,⑦畸形蛋,⑧气室扩大,异位或游移的蛋。

孵化条件鸡胚胎发育应具有适宜的外界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入孵位置、翻蛋、晾蛋等。

(1)孵化时所需的温度:

温度是家禽胚胎发育最关键的因素,一般来讲,温度高,胚胎发育快,但胚胎较弱;温度低时,胚胎发育迟缓,雏禽腹大,难以站立,因此孵化时应掌握适宜的温度。胚胎发育的适温范围:37℃~39.5℃ 最适温度:37℃~38℃临界温度:24.9℃和42℃,在孵化过程中,常根据鸡胚日龄对温度作适当的调节,超过42℃,2~3h胚胎死亡,低于24℃,30h胚胎死亡。

(2)孵化时所适宜的湿度:

湿度的高低同样影响胚胎的正常物质代谢,对孵化率与雏禽品质也有很大的影响。鸡蛋孵化时胚胎要生成水和尿囊液,相对湿度要求较高,通常为60%~65%。孵化中、后期为排除羊水和尿囊液,可下降相对湿度为55%~65%。

(3)随着胚龄的增大,物质代谢的提高,尿囊的发育特别是肺呼吸的形成,胚胎与外界气体交换不断加强,因此必须供给新鲜空气,在保持正常的温度和湿度的情况下,机内的通气应保持顺畅。

(4)为提高入孵量,减少胚胎异位,有利于胚胎发育(鸡胚呼吸),放蛋时必须保持大头朝上。

(5)孵化过程中必须经常翻蛋,特别是第一周尤为重要。翻蛋可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由于后期生理散热增加,翻蛋能使胚胎各部受热均匀,增强胚胎运动。

(6)晾蛋可使孵化器内大幅度换气,间歇的降温可增强胚胎的活力。

孵化过程中的检查(1)初检,应在5日龄时进行。要及时检出无精蛋、破壳蛋、死胚蛋,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孵化条件。

(2)二照,应在19日龄时进行。检查出破壳蛋、死胚蛋,同时为移盘和创造良好的出雏环境提供依据。

(3)出现血管环及胚胎在前期(1~6d)死亡的,在孵化过程中出现臭蛋的要及时查出并移除。2

发育的影响因素温度影响温度是种蛋孵化最重要的条件。胚胎发育要有一定的温度,只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才能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和健康的雏鸡。鸡孵化比较适宜的温度是恒定37.8℃(36.5~38.5℃),若温度偏高,则胚胎发育过速,提前出雏,胚胎死亡率增加。若温度偏低,胚胎发育迟缓,出雏时间落后,死亡增多。

湿度影响湿度对鸡的胚胎发育也起很大的作用,但胚胎对相对湿度的适应范围要比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一些,一般要求达到40~70%。在孵化初期(1~7d),胚胎需要形成羊水、尿囊液,湿度要求为60~65%;孵化中期(8~18d),因为胚胎的羊水、尿囊液需要排出,湿度应为50%;孵化后期(19~21d),小鸡即将出壳,一般在70%左右。

通风影响通风换气非常重要。蛋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得超过0.5%,超过1%时胚胎发育缓慢,死亡率高,弱雏增加。因此,孵化时必须保持恒温箱内空气新鲜,通气孔的大小和位置适当,风扇转速适中。孵化初期通气孔可不必打开,但孵化中后期,通气孔一定要打开。3

鸡胚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是一个由细胞和分子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它是在胚胎形成的不同时期形成并出雏后发育。因此,鸡需要在出雏数周后才能形成完全成熟的免疫系统。这一发育过程及其免疫方式(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不仅受家禽基因型的影响,还受到父母代和子代水平上环境中的免疫调节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包括温度应激、鸡群社会应激。尤其是病毒性病原体和肠道菌群的构成方式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发育,而后者可能会因出雏后的开食和饲料的组成而变化。几乎所有的免疫细胞都拥有针对一种或多种应激、代谢、性激素和内分泌信号分子的受体。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磊 - 副教授 - 重庆师范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