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树冠层动物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雨林树冠层动物:由于冠层中多样的食物来源和独一无二的生态位的存在,使大量的动物在此生存。动物们经常聚集在鲜花盛开的树木周围,使得这些树成为观览野生动植物最合适的位置。在这些有着充足食物的地方,动物们建立了自己的“领地”,但由于地面被冠层树叶覆盖的缘故,它们就分不清各自“领地”的界线了,于是大多数动物开始依靠声音信号来分辨。因此逐渐地这些冠层中的“居住者”属得上世界上声音最大动物了。许多的灵长目动物会发出哀号和尖叫声,而小鸟们通过鸟叫声向别的动物宣示它们的到来。

运动方式因为树冠层的分支之间有高低差距,所以这个地区的动物必须通过一些的方式从这棵树到另棵树。大多数冠层林中的动物通过攀登,跳跃或者飞行的方式实现。一些物种为了实现滑翔,结构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每个热带雨林中的每个树冠层,其占主导地位的运动方式都不一样,因森林的结构和演化历史不同而不同。1

美洲在美国,藤本植物很常见,卷尾在树冠动物中占主导地位。卷尾可以支撑起动物的全部重量。除此之外,卷尾(末端通常毛发比较少)也常作为一个感觉器官。 灵长类动物中的一些物种有卷尾,而新大陆的灵长目动物普遍具有这样的第五肢,包括嚎叫猴和蜘蛛猴。蜘蛛猴在树上栖息时很像亚洲的长臂猿。虽然与嚎叫猴存在着近缘关系,但是蜘蛛猴的身体很细长,且体重可达6千克。其主要取食树叶,竹笋和花朵,偶尔也食用昆虫和鸟蛋。1

在新大陆猴分布最广泛的是分布于巴西的蛛猴或者木炭猴,但是因为其原始森林保存率不到5%现仅存于几个狭小的地区。在葡萄牙人抵达巴西之前,蛛猴的数量超过40万只,但是在1987考察的时候仅发现了386只,而在1993年仅发现了559只。根据推测,虽然过度狩猎对蛛猴的减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主要原因还是栖息地的破坏。蛛猴的特点为其浅黄色的表皮和深灰色的脸,以及一个卷尾。这个物种的生殖行为为一夫多妻。蛛猴相对于灵长类动物和其他动物较为特殊,因为其雌性在成年后必须离开群体。而一般而言,在动物种群中,雄性必须分散然后进入不同的基因库种群中。贫齿目的许多动物都有卷尾,其中包括不经常住在树上的哺乳动物。两种长鼻子的物种,食蚁兽和豪猪都有卷尾。夜间行动的食肉动物蜜熊也具有卷尾。1

亚洲在亚洲的热带雨林中,尤其是那些树木高大的婆罗洲,滑翔和臂跃运动为主要的方式。具有滑翔飞行能力的动物有松鼠(多种属)、飞狐猴(2种)、壁虎(2种)、飞蜥属蜥蜴(2种)、青蛙(多种属)、金花蛇等。在东南亚哺乳动物有卷尾的动物有穿山甲;鲮鲤科动物是在非洲发现的具有卷尾的动物。1

在这些飞行动物中并没有能够真正飞行的,而是从一棵树滑翔到另一棵树。为了滑翔,它们必须爬到树的顶端,然后滑行到另一棵树上。许多物种进化出的滑翔膜被称为翼膜,当动物伸展四肢及它们的尾巴时翼膜就组成一个滑翔翼。当它们不使用的时候,那些皮肤就松散的挂在动物身上,也经常会导致行走和攀爬障碍。分布最广泛且最有名的滑翔动物要数飞鼠。松鼠分布于全世界,热带、温带甚至北极都存在。热带雨林飞鼠却只在东南亚、印度和斯里兰卡,在那里它们长于夜间活动。已记录的飞鼠滑行距离超过200米。1

至少有4种蜥蜴进化出了滑翔的能力。其中的两个物种存在于斯里兰卡、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最出名的Draco splenden出现于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些蜥蜴一生除了产卵外,一直生活在树上,它们的食物为树上的蚂蚁。它们最多可滑翔100米,但是通常一棵树到另一颗树的距离不超过20~30米。这些蜥蜴要依靠肋骨支持翼膜才能够飞行。在东南亚的2种滑翔蜥蜴具有不同的形态。滑翔蜥蜴的四肢、躯干、尾部和头部只有少量的鳞片。1

马来西亚飞蛙用四肢和位于足跟的小膜飞行,腿和前臂支持其膜伸展。它们的颜色非常丰富,通常其背上为亮绿色,腹部为黄色,双脚和肩部有蓝色的斑点。它们与其它的树蛙一样,把蛋下水边的植物之上,当卵孵化出来后,蝌蚪就会掉进下面的水中。天堂树蛇是存在于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婆罗洲、菲律宾和苏拉威西的滑翔动物。它有可从身体侧面展开的肋骨,其作用类似于降落伞,所以它们的肚子是凹的,使得它们能够实现横向滑动动作。臂跃运动是部分灵长类动物的树林移动特殊方式。尤其是长臂猿,它们通过摆动从树一端到达另一端。这些灵长类动物的解剖显示,为了适应这种摆动形式的运动,它形成了比较长的手臂和手指,以及可移动肩关节。1

非洲在非洲,那里的森林中藤蔓生长高度有限,所以动物也以树冠运动为主。几乎所有非洲的物种都缺少卷尾,仅穿山甲具有。穿山甲是一个酷似旧时代恐龙和新时代的犰狳和食蚁兽,它全身披被大而厚的鳞片(除了腹部),当它被捕食时就蜷成一个球。它有较长的嘴巴和小眼睛,并有用来挖掘和撕裂实物的强有力的胳膊和腿。它的卷尾类似于新大陆的其它动物,在其末端有一个手指状的感觉器官。1

大约有7种穿山甲分布于非洲和亚洲,其中6种存在于热带雨林地区。在热带雨林中,一些穿山甲是树冠动物,而另一些则喜爱在陆地的洞穴中。不管它们生活在哪,穿山甲都很会游泳,而且都是夜行的,都是吃白蚁,蚂蚁和幼虫。穿山甲依靠它们发达的嗅觉来寻找蚂蚁和白蚁。它们用坚硬且锋利的爪子扒开蚂蚁或者白蚁的巢,并用它25厘米长的舌头取食。因为它们的食物较难消化,穿山甲常会取食沙砾,以便在胃中可以研磨昆虫。1

其它其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通过尾巴保持平衡,而在间距较小的树木间移动。许多猴子,松鼠,狐猴有发达的尾巴,以帮助它们保持平衡。其它的树冠居住者,像懒猴,树懒、象猴子等都是用它们的大爪子抱着树冠并在树上缓慢的移动。1

食叶哺乳动物尽管冠层的树叶如此之多,但几乎没有多少哺乳动物以它们为食;由于叶片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很难被消化,因此食叶动物需要较大的胃去容纳分解它们。由于大型的胃会造成体型硕大,对于这些依靠树枝来支撑它们身重的冠层“居民”来说,这无疑是不利的。同样地,这里也很少存在以叶片为食的鸟类,因为繁复的消化系统也会增加它们的体重,这样势必会妨碍它们的飞行。有趣的是,有很多的旧世界哺乳动物,尤其是灵长目动物,它们主要依靠树叶为食,但是对消化纤维素有着生理适应性的旧世界灵长目动物却很少。以叶子为食的森林冠层动物有树懒、吼猴属动物、猩猩和黑猩猩等。2

新大陆树懒是一种对冠层有着高度适应性的特殊动物。其属于贫齿类动物(没有牙齿),具有颊齿,并且只存在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在那里有6~7种树懒,分为两组:三趾树懒和二趾树懒。三趾树懒几乎只以树叶为食,而二趾树懒生活在冠层高处,主要以各种树叶和果实为食。三趾树懒具体分布于洪都拉斯至阿根廷之间。当地人很熟悉其发出的类似于“Ai”的刺耳叫声。二趾树懒具体分布于尼加拉瓜至玻利维亚和巴西北部的广大地区。这两种树懒主要在夜间活动。为了更容易排出水分,它们的毛发由腹部向后背分布。树懒经常倒挂在树枝上。由于它们行动极其缓慢,再加上身上毛发潮湿,以致于毛发上会出现蓝藻。正是如此,其身上像披着一层绿衣,也正因为这层绿色的伪装,它就不易被天敌“菱纹鹰”发现了。树懒的胃分成了许多个“隔间”,其中含有能消化分解纤维素细菌。树懒行动缓慢,再加上每天15小时的睡眠时间,缓慢的新陈代谢为它保存体能提供了条件。那些被树懒吃掉的叶子会在它们的肠里呆上一月之久,在熟悉的环境下,它们通常每一周排一次粪便和尿。2

树懒的毛发上也存在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曾经有一项研究发现,树懒身上存在这950多只靠毛发里生长的藻类生活的甲虫。同时,树懒的毛发也是一些蛾类的生存之地。当树懒在地面上时,蛾子就会迅速在它们的粪便中产卵,而后又返回毛发中。卵孵出后,经过一段时间,幼虫变成了成虫,而后它们又会以其它的方式寄生到别的树懒身。2

树懒的行动如此之慢,它们会选择危险性很高的地面排粪而不选择在树上解决的答案就在于雨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树懒在树的底部排下粪便,给树提供了珍贵的肥料,在大部分的雨林中,这些肥料都是很珍贵的且极其重要的。2

吼猴属动物是另外一种主要以树叶为食的新世界冠层动物。它们是冠层中叫声最大的动物,根据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记载,它们发出的沙哑叫声可以在10多英里外的地方听得清清楚楚。当一群吼猴靠近时,音量之大是相当难以置信的。和蜘蛛猴有着近亲关系的吼猴,其雄性的声音很特别,当“敌人”来侵犯时,根本都用不着身体上的对抗,它们利用叫声就足以吓退对方,从而保卫了领土。吼猴通常5~20只为一群,其中雌猴和幼猴比例最大。这些又矮又胖的黑灵长目动物,身重可达9千克,尽管它们只有当果实短缺时才会食用树叶,但它们仍属于食叶动物。2

旧大陆在旧大陆,一些冠层中灵长目动物以树叶为食。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的灵长目动物——猩猩就是以树叶为食的灵长目动物中的一种。猩猩一度存在于亚洲,但仅限于婆罗洲北部(猩猩婆罗洲亚种)和苏门答腊地区(猩猩苏门答腊亚种)。经抽样调查,苏门答腊猩猩雄性身高1.6米,重180千克,臂宽超过2米。婆罗洲猩猩则小的多。2

猩猩生活在森林冠层的中层,在这里它们以叶片、水果、幼芽为食,偶尔会取食鸟蛋。猩猩不是群居动物,习惯独来独往。它的这种不合群行为并非先天存在而是后天习得的。猩猩幼崽的母亲逼迫它们彼此分离,让它们在森林中能够独自生存。因为一对或一群行动迟缓的猩猩找到的食物将比单只找到的少,所以这种独来独往的行为对它们在雨林中的生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猩猩的基因组中98%的基因与人类相同。猩猩照顾子女的时间也很长。同人类一样,猩猩也具有特征性的面貌。在它们的一生中面貌会发生变化:出生时是光秃秃的,幼年时开始长胡须,到了成年,其脸颊上开始出现脸袋。2

猩猩每晚都会在离地面有5~25米的地方新建它们的“卧室”,从不回原先的“卧室”。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濒临物种的非法交易以及大面积地的森林砍伐给猩猩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世界自然基金会估计自然界只存在30000~40000只猩猩了,每年有超过1000只的猩猩作为宠物或兽肉的来源而被偷猎者捕捉或猎杀。2

从遗传上讲,黑猩猩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它们也是食叶动物,通常取食树苗、种子、树皮、水果等,偶尔取食昆虫、鱼、爬虫和一些小哺乳动物。在它们的出生地西非和中非地区,由于人类的猎杀和栖息地的破坏,它们的处境也极度危险。黑猩猩直立时高达1.7米,在居住在树上和地面上的所有动物中,它们都属于最强壮的动物。2

雨林蝙蝠雨林中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并不是那些在地面上生活的大型动物,而是蝙蝠。热带地区的蝙蝠最多,同样地, 蝙蝠也是热带雨林动物中种类最丰富,它们占了哺乳动物总数的50%以上。最大的蝙蝠为翼展达1.8米的狐蝠,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是泰国的大黄蜂蝠,它甚至比硬币还要轻。热带蝙蝠的摄食习惯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食物包括水果、花蜜、血液等。蝙蝠庇护自己的“居所”也是各有不同。3

尽管世界上大多数的蝙蝠是食虫目动物,但在雨林里以果实为食的蝙蝠仍占很大比例。食虫蝙蝠和其它的食肉蝙蝠通过回声测定来发现猎物,而食果蝙蝠主要依靠视觉和灵敏的嗅觉。真正的食果蝙蝠、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印度、斯里兰卡、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并不存在于新大陆,因此由食虫蝙蝠进化而来的食果蝙蝠占据了它们的生态位。大量的冠层植物依靠蝙蝠完成授粉或种子的散播,这使得蝙蝠成为最重要的媒介物种。3

在狐蝠出没地观光的游客很可能会注意到树上有许多类似荚果的东西不时发出尖叫的声音。狐蝠个体在树上的位置是由它在群体中通过争斗而确定下来的地位高低而决定的。最有实力的雄性占据在最高、最安全的地区,而实力较弱的则位于较低地、较暴露的树枝上。它们已经形成很完善的警卫制度,当危险来临时,能够使整个群体立刻知晓。3

吸蜜蝙蝠是热带雨林植物重要的传粉者。同果蝠一样,它们主要依靠视觉寻找花蜜。因此被这些夜间活动的蝙蝠盯上的花一般都是夜里开放的。这些植物长有巨大的白色花瓣,即使在比较黑暗的夜里也容易被发现。同蜂鸟一样,吸蜜蝙蝠都有一条长长薄薄的舌头,这样更容易吸食到花中靠里的花蜜。新大陆的吸血蝙蝠也是很有名的,它能吸食动物甚至人的血液。热带地区的吸血蝙蝠主要取食农畜的血液。由于人们不断的向林地引进牲畜(大多数是牛),这便不经意地增加了吸血蝙蝠的数量。吸血蝙蝠为了躲避天敌只是在深夜活动,它们会用类似凿子的门牙在猎物皮肤上切一开口。接下来它就开始喝(非吮吸)猎物伤口流下的血液。吸血蝙蝠喜欢在离猎物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落地,然后慢慢靠近它。被吸血蝙蝠吸血的动物很少会受到严重伤害或死亡。3

虫蝠一晚上可以吃掉3000多只昆虫。其它的一些蝙蝠有以脊椎动物为食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食鱼蝠,它们有非常精确的回声定位能力,以至于连水面上游动的淡水鱼都能被侦测到。还有一些蝙蝠取食蛙类,它们能通过测听蛙之间的“谈话”来辨别出哪些是有毒的,而哪些是可食用的。3

蝙蝠白天不活动的时候它会栖息在山洞里。热带地区的山洞中肯定蝙蝠栖息。当傍晚蝙蝠飞出山洞时,天空顿时乌黑一片。然而,由于热带雨林大部分地区没有山洞,蝙蝠必须寻找其它的栖息之地。很多蝙蝠选择在树洞里,而狐蝠在野外露宿。西非的小绒蝠生活在蜘蛛群的大网里,并且中美和南美的一些蝙蝠通过把蕉叶切成帐篷似的结构来建造它们的住所。因为许多植物,包括木棉、桉树、榴莲、芒果、丁香、香蕉、番石榴、油梨、面包果、乌木、红木及腰果树等专门依靠蝙蝠来授粉和散播种子,因此蝙蝠在雨林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3

在遥远的太平洋海岛上,蝙蝠是岛上森林植物的主要的传粉者。由于岛上的很多植物都与蝙蝠的传粉过程形成了互利互惠的关系,一旦蝙蝠消失,岛上就没有其它可以适合这个生态位的传粉者了。蝙蝠在昆虫的控制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地方,有人建议将蝙蝠引入市内,以控制带疟疾病菌蚊子的数量。3

栖息地被破坏,很容易是蝙蝠面临灭绝的危险。其中的原因包括,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它们的高度密集性(尤其在山洞里),它们在摄食生态关系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它们拥有数目相对较少的幼蝠(因为幼仔树目的增多会使重量增大,这对飞行是不利的)等。幼蝠出生时的体重是母亲的三分之一,这相当于蝙蝠生出了一个重达18千克的幼仔(蝙蝠保护国际组织)。另外,蝙蝠对侵扰行为是高度敏感的。当一只正在冬眠的蝙蝠被侵扰时,它的体温就会直线上升从而为逃跑做准备,这就得至少消耗一个月储存的脂肪所具有的能量。幼蝠尤其对温度敏感,受到侵扰时,它们通常会转移到一个稍微凉爽的地方,这样它们就会因为暴露而死亡。有超过60%的蝙蝠在幼年就死亡了。3

冠层鸟类世界上有10000多种鸟类,其中大多数存在于热带地区。在亚马逊流域和印度尼西亚发现的所有鸟类当中,其中有50%生活在热带地区。4

鹦鹉是世界上最容易辨认的鸟类之一(大约有315种),其具有绚丽的色彩、有特点的叫声、有力的鸟喙,足两趾朝前,两趾朝后。尽管在世界上其他许多热带地区也有发现鹦鹉的存在,但仍属雨林中鹦鹉的数目最多。鹦鹉取食种子、果实、草、树叶和树苗等,它还会用它那有力的鸟喙去把硬壳啄碎,有时用它磨碎食物,还可把它当做爬行时的第三条腿。最大的鹦鹉当属高可达1米,重可达1.4千克的巴西蓝紫金刚鹦鹉。最小的矮小鹦鹉还不到0.9厘米高,体重仅有15克。除了大小差异外,有些鹦鹉在习性上也很特别,东南亚的悬挂鹦鹉,同蝙蝠一样吊着脚睡觉。许多鹦鹉群居或者一个伙伴终生生活。当这对鹦鹉中的一个死去时,另一只就会独居度过余生或加入到另一对鹦鹉中。许多鹦鹉有雌雄二形现象,通常雄性的颜色比雌性更惹人注目。由于它们夺目的体色,这使得它们除了面临栖息地丧失带来的威胁外,还要面临人类为了宠物交易而对其进行的过度捕捉带来的威胁。4

每一个大陆区都有各自的大鹦鹉:中南美有金刚鹦鹉,澳大利亚和东南亚有凤头鹦鹉。金刚鹦鹉自始至终生活在新大陆,它因色彩绚丽、音域高亢以及宠物鸟似的行为而闻名于世。除此之外,比较有名的是有成千上万多只金刚鹦鹉聚集在亚马逊河的粘土崖壁上,舔食这些粘土,这样可以帮助它们排泄因为吃了雨林的植物或种子所产生的毒素。世界上最稀有的鸟是斯皮克斯金刚鹦鹉,其具有蓝灰色的头,蓝色的身体,绿色的腹部,黑色的喙和明亮的黄色眼睛。其罕见,仅仅可能在巴西中部附近地区的棕榈树林中或河流岸边上出现,但是由于近年来的森林砍伐,非洲劲蜂的侵入(能使树木变得中空)以及鹦鹉爱好者的过度捕捉,给该物种造成灭绝的威胁。1987年,全世界仅剩下4只斯皮克斯金刚鹦鹉。凤头鹦鹉由于其色彩绚丽的羽毛和发育良好的羽冠而广泛被人们当作宠物来饲养,但由于它们危害庄稼也同样被人们捕杀。4

雨燕分布于全世界范围内,但一般来说,人们并不认为它是雨林鸟类,因为它一般是在空中飞行2~3年后,才会落地在山洞里、露生层树林中或者房屋里筑巢。雨燕只能落在有一定高度的位置上,因为它的翅膀结构适合滑翔,并不利于常规的起飞。雨燕能够在空中保持相当长时间飞行原因是它的两片脑叶,可以使一片处于“睡眠”状态,而另一片来完成身体功能比如说飞行和飞行中捕虫。在亚洲,雨燕并不是因为它们的超强耐力而出名,而是因为它们的巢是用它们的唾液、血液和细枝混合而成的。这些巢在东南亚的山洞里和非洲森林的高树上有很多,它们倒挂着,蛋用唾液黏在巢里。4猫头鹰存在于全世界,由于它们有着很好的夜间捕食适应能力,使得它们最成功的夜间活动猛禽。尽管它们的眼眶是固定不动的,但视力却异常惊人。它们的角膜凸出很多,这样视力可上、可下、可左、可右。猫头鹰的脸呈圆盘状,很像卫星天线,为的是能接受更多的光和声波。正是由于猫头鹰耳朵的特殊布局,这使得它的听力能力比人类要好很多,它的右耳位于左耳的上部,并且指向一个不同的角度,这样除了可以感知人类也能感觉到的水平声音运动外,还能察觉到垂直方向上的声音运动。除了超常的视觉和听力,它还有很好的生理调节能力,当飞行时,身体的一些功能就暂时停止工作。猫头鹰的胸部和后羽柔软顺滑,飞翔姿势酷似蝶泳,从而确保它们秘密地行动。4

热带地区到处都可看到秃鹰,因为它主要以其它动物的遗骸为食。虽然它看上去可能无处不在,但许多猛禽都受到由栖息地破坏和人类的猎杀而带来的威胁。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毛里求斯茶隼,在1974年,由于其栖息地的破坏、外来物种的入侵以及农药普遍使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使得它们的数量只剩下4只了。幸亏毛里求斯人卡尔·琼斯(Carl Jones)所做的艰苦的努力,截止到1996年,茶隼的数量上升到了400只左右。4

新大陆由于鸟类众多,有时候南美洲也被称为“鸟之大陆”;一定程度上这种多样性是由于丰富果实存在的缘故。这些果实为鵎鵼、莺鸟、鹦鹉、长尾鹦鹉、唐纳雀、伞鸟和娇鹟等许多食果鸟类提供食物来源。大约有40种鵎鵼分布在从莫斯科到巴拉圭的广阔地区,它们的颜色艳丽,包括身体上部的黄色、橙色、红色、蓝色和白色等各种部分。鵎鵼一般将巢筑在65~100英尺高的树上,并且以一些热带水果为食,偶尔会吃一些昆虫和鸟蛋。尽管它们的喙是中空的,但是这仍妨碍了它的飞翔,它们通常是从一棵树上跳起来,紧接着拍打几下翅膀,然后小心翼翼的着地。4

还有一种生存在新大陆的漂亮的鸟,它是生活在中美洲森林的凤尾绿咬鹃,它被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尊奉为神灵。它飞翔时摘得果实,然后把它们带回栖息地作为食用。这种虽小但贪婪的鸟每天吃的昆虫、蛙和蜗牛总重量超过自己体重的一半。在中美洲,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得凤尾绿咬鹃越来越稀有了。4

蜂鸟是仅在新大陆发现过的另外一种颜色艳丽的鸟,但是在旧大陆有和它们地位相当的鸟类:太阳鸟。它们是新大陆320个种类中的第二大家族,并且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中的一员。最小蜂鸟是吸蜜蜂鸟,它最大仅有2英寸长,尾巴和喙占了一半。因为蜂鸟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它们的心率是450~1300次/分),因此它们必每天须消耗几倍于它们体重的花蜜。另外,在夜里蜂鸟会通过进入一种类似昏迷的状态来储存能量。此时它们的心率会降到35~50次/分,体温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不多。4

世界上有一种奇怪的鸟,生活在南美洲雨林冠层中,它不仅会跳还会攀爬,这就是麝雉。它看起来象小鸡一样,红红的眼睛周围是亮蓝色的皮肤和又长又薄的羽冠。麝雉很笨拙,除非万不得已,它才飞起来,可是又飞不远。麝雉在生态学中最有趣的一个方面是小幼麝雉的每个翅膀弯曲处都会长出一对脚爪来。当遭遇危险时,小幼麝雉便会从树上跳到河水中。它们在水里等啊等,直到危险过去后才会在长有脚爪的翅膀的帮助下爬回自己的巢。成年麝雉采取另外一种防御的方法;它们可以发出一种冒犯的气味。从而赶走敌人。因此,它也有另外一种通俗的名字——臭鸟。4

尽管大多数鸟类筑巢是为了隐藏自己不被捕食者(食肉动物)发现,但是,有两种新大陆鸟,“oropendulas” 和林鸱(caciques)将巢建在开阔地以使这些捕食者不得不穿越空旷的地面,而这恰恰是捕食者不想做的。这两种鸟总是将长长的、悬挂着的象篮子似的巢建在蜜蜂、黄蜂或者蚂蚁的巢穴附近,以便阻止潜在捕食者的侵犯,以及寄生的马蝇,这种寄生虫的幼虫生活在幼鸟的皮肤下,以它的肉为食,并且能够侵害整个的“oropendulas” 种群。4

旧大陆旧大陆热带雨林鸟类同新大陆鸟类一样种类繁多。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澳洲界的天堂鸟和非洲、东南亚和新几内亚的犀鸟。生活在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天堂鸟体态华美,全身五彩斑斓;当地居民深信,这种鸟是天国里的神鸟,早期它们的毛皮运到欧洲,并且没有脚,外表显得很华丽。大约有40种奇特的天堂鸟,其中大多数栖于山区的树上,以昆虫、小脊椎动物和水果为食。犀鸟的身型庞大(盔犀鸟体长有1.5米。有45种,其中包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马来犀鸟(Rhinoceros hornbill),其生活在苏门答腊、婆罗洲和爪哇岛西部。除尾巴为白色外,它全身几乎黑色,还有一个很大的黄色的喙,鸟冠上还有角鞘。马来犀鸟的产卵行为很特别,雌性马来犀鸟带着它的卵躲藏在树洞里,洞用泥浆封住,只留一个小口。她安全倚靠雄鸟为它和它们的孩子带来一些水果、蛇、蜥、昆虫等食物维持生存。如果雄鸟出了事,它也会慢慢死去,有时也会有别的还没有成对的雄鸟来挽救她。同其它的犀鸟一样,马来犀鸟在热带雨林里也是一个重要的种子传播者。旧金山州立大学最近进行的关于非洲犀鸟的研究表明犀鸟在森林再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随着森林砍伐的加重也变得更加重要。和灵长目动物和森林大象等那些不经常在空旷地上穿梭的动物不同,犀鸟生活范围很大,它们经常会在不同森林里的潮湿地区穿梭来传播种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蜜标能给人类和蜜獾以指引寻找蜂箱。当有人或者蜜獾接近时,这种鸟就开始叫起来,人们再度靠近时,它便叫着飞离而去。直至它靠近了一个蜂箱,它才停止叫声,在这之前,它一直重复着刚才的过程。一旦人打开蜂箱取走蜂蜜,紧接着,它就会吃起蜂蜡、蜜蜂和幼虫来。4

两栖动物在热带雨林中,蛙是数量最多的两栖动物。与那些大多数只生活在水边的温带蛙不同,热带蛙基本上生活在树上,生活在地面附近水体的相对较少。由于蛙有近半的呼吸是通过皮肤来实现的,所以它们必须总是保持着皮肤的湿润。雨林和频繁的暴雨带来的湿气为热带蛙转移到树上和避开许多雨林水域的天敌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温带蛙和热带蛙之间的区别延伸到了栖息地之外。尽管大多数雨林动物在植物或地面上产卵,然而几乎所有的温带蛙却在水中产卵。离开水面后,这些蛙类就摆脱了食卵动物如鱼、虾、水生昆虫和昆虫幼虫的捕食。一些蛙类包括一些美国玻璃蛙等都是在悬于水面之上的植物上产卵。潮湿的气候保持了卵的良好的湿润性,蝌蚪一孵出,它们就跑到水下去了。玻璃蛙也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除了有一些可以看到的器官和一些蛙特有的小黄斑外,它们是通身透明的。这些黄斑就像一簇蛙卵,足够用于迷惑敌人了。其它的蛙由卵发育成小娃,而后显示出成蛙的模样,因此所有的都得经过蝌蚪这个阶段。5

爬行动物很多人想起丛林时,就会联想到大毒蛇;但在冠层里没有多少对人类有威胁的物种。冠层的大多数蛇是蟒蛇或者毒性不大的蛇,并且很少伤害到人类。甚至有时候,根本就看不到多少蛇,因为它们很多把自己伪装成叶子和藤本植物。冠层中最富盛名的毒蛇是新大陆的睫毛蝰蛇,它有黄、绿、黄褐色和橙色等几种不同的体色。这种毒蛇的眼睛上方有一种多刺结构,就是名字的由来。冠层中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蟒蛇,它们用强有力的肌肉将猎物勒死。5

除蛇外,森林冠层里还有蜥蜴。鬣蜥是新大陆大型绿色蜥蜴,它有种极不寻常的本领就是能从18米高的树上掉下来而没有任何伤害。它的尾巴力气很大,在掉落过程中能维持身体的平衡。鬣蜥经常将四肢悬于河上,遭遇捕食者时,它们便扎进水里逃生,一直等30分钟后再出来。它可达1.8米长,但一般的并没有这么大。它能稍微变色,以便更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但森林中真正能变色的是变色龙,有森林覆盖的大陆都有不同的变色龙物种。变色龙是一种能够快速改变自己体色来适应周围环境的蜥蜴。旧大陆或者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的变色龙具有最强的体色改变能力,它们通常呈现出亮绿色、紫色和绿色,用颜色来折射出它们的心情。南美洲存在安乐蜥,而亚洲有蝴蝶蜥(Agamas)。5

无脊椎动物在雨林中,昆虫无处不在,已充当了许多通常被其它动物所占的生态位。例如南美森林中军蚁担当了森林大象的的角色。在雨林冠层中,存在着大量的昆虫:在对秘鲁有着500立方米叶片容量的雨林冠层的一项研究发现,其中生存着50多种蚂蚁,1000种甲虫,1700种节肢动物,此外还有100000多种生物。一棵雨林树木上就会生存大约1200种甲虫,然而一公顷茂密的森林冠层里生存的甲虫物种可高达12448种。5

有很多昆虫和其它的无脊椎动物不被认为是树栖型动物,但它们确实存在于冠层中。例如,在新热带区的凤梨离地面数百英尺的地方发现有一些蟹类生存。同样地,蚯蚓和大涡虫(扁形动物)也是冠层系统的动物,蚯蚓在支撑附生植物生长的土壤和护根的处理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冠层里蚊子也很多,但在地面上,一般没有多少生蚊的水潭存在,这也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刺激蚊子的大量繁殖。在冠层里,蚊子将卵产在附生植物如凤梨等的叶片中。因此,在冠层里受到的蚊子叮咬要比在地面上要严重得多。许多昆虫像竹节虫、蜘蛛、叶蝉、螳螂等都有特殊的行为、身体结构和与环境相类似的体色。这些模仿落(枯)叶、活叶、吃完一半的叶子、树枝、树皮、鸟粪和花部的昆虫能够在它们捕猎和休息时阻止捕食者发现并捕食它们。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吴俊文 - 博士 - 厦门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