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涂料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伪装涂料是一种防止用可见光、红外线、雷达波侦察以迷惑敌人的特种涂料,主要用于金属设施和装备上。

简介伪装涂料的基本设计思想就是产生与背景一致的效果。在可见光下,产生与背景一致的颜色;在电磁波辐照下,产生与背景一致的反射波谱,使伪装目标与背景色调、亮度一致或改变形状。伪装涂料还应防止镜面反射,涂料均为无光或平光,光泽最好在10%以下。

在可见光下,采用迷彩伪装涂料。对于活动目标,则采用四色变形迷彩,在电磁波辐照下,都采用电磁波吸收材料配制涂料。

防红外伪装涂料是叶绿素伪装,消除目标与背景的亮度差别,采用绿色深浅混杂的变形迷彩图案,以改变目标外形。

防雷达波是通过干涉作用实现的。涂层将入射高频电磁波分成两部分,即一部分直接由涂层表面反射,另一部分透过涂层在涂层底部反射而穿过涂层射出。若两部分波相位正好相反,就产生干涉,消除入射作用。

原理为适应实战需要,野外地面站车载电子装备、背负式电子装备需要涂覆防可见光、近红外伪装涂层,把本身目标在自然背景中伪装起来,在战场上能实现保存自已,迷惑敌人的目的。可见光伪装就是把目标颜色与它所处的背景颜色融为一体。物体表面颜色常用色彩和亮度表示,主要取决于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而近红外区虽然紧靠可见光波段,但仍属不可见光波区,不存在颜色色彩差别,只有亮度差别。因而近红外伪装就在于使目标与背景的近红外亮度系数尽可能接近,从而减少两者亮度对比,避免被红外侦察所辨认。1

类型1、防可见光伪装涂料

以热塑性丙烯酸、聚氨酯、有机硅等常温干基料,加入颜填料、消光剂、溶剂配成。颜料则采用耐久性、耐温性好的品种,如三氧化二铬绿色颜料;消光剂多采取加入较多的滑石粉和气相二氧化硅。迷彩涂料色调大致有白色、米黄、天蓝、驼色、草绿、深灰、浅灰等。

2、防红外线伪装涂料

由于植物对红外线反射率高于一般绿色颜料,所以防红外涂料的颜料选择、组合很重要。由 ZnO、CaO、CrO3、TiO2配合构成的绿色颜料,具有叶绿素相近的红外线反射率,有良好的模拟叶绿素效果,在红外或全色照片中均难以区别。采用四色变形迷彩,可根据季节、区域变化,改动1~2种颜色而很方便地调配出与环境吻合的迷彩色。另外,这类涂料应该具有快干性,为了便于红外线反射率调节,可配以碳黑的增减来实现,确保在可见光和红外光下都能与背景相一致。

3、防雷达波伪装涂料

这类涂料的核心是采用由MgO、FeO、Fe2O3、ZnO构成的铁氧体磁性材料,石墨、碳黑、导电聚合物等导电材料,毛发、金属粉或金属纤维和陶瓷等。要求具备宽频带高吸收率,反射率小于10%。基料多采用环氧聚氨酯等性能优良的树脂,或配以有阻尼作用的橡胶。采用纳米铁氧体磁性微粉,配制吸波材料,吸收电子波能力更强。采用镀覆金属薄层的5~75μm的微球材料配制吸波涂料,涂层很薄,最薄仅几个微米,对射频、雷达微波、毫米波都有吸收能力。

性能要求伪装涂料应有良好的伪装性能和防护性。伪装性能通常指光谱反射率和光泽。

防可见光、近红外溶剂型伪装涂料由天然和合成树脂、特种颜料、增塑剂等组成,具有防可见光近红外伪装和防护性能,用于车辆、火炮、坦克等技术兵器及固定目标的迷彩伪装。涂层干膜厚度至少为46μm时才具有近红外伪装功能,它应满足以下要求:

⑴涂料与装备表面有优良的附着力(无腻子层2级或2级以上;有腻子层3级或3级以上)。

⑵涂膜有优良的耐候性和耐温性,不粉化、不龟裂、抗变色。

⑶具有良好的耐化学介质腐蚀性,防霉菌(以型式试验报告为准)。

⑷涂膜无镜面反射,无光(光泽在40%以下)或半光(光泽在40%~60%)。2

具体用途伪装涂料主要有防光学伪装涂料、防热红外伪装涂料和防雷达伪装涂料等几大类。

防光学伪装涂料按用途分为防可见光和防近红外、防近紫外伪装涂料。前者用于伪装以植被、岩石、土壤为背景的目标;后者除可用于前述目标外,还可用于伪装以雪地 为背景的目标。

防热红外伪装涂料主要有:用热导率低的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硅酮橡胶等高熔 点、高分子材料构成的绝热涂层;由辐射率低的丁基橡胶、聚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 粘合剂和高导率的铝、锌、黄铜等粉末配制的,可形成“热图迷彩”的低辐射率涂料; 为降低目标表面温度而采用的太阳能高反射涂料;能随目标温度变化而产生辐射率逆反 应的温变型涂料等。

防雷达伪装涂料也称为电波吸收材料,主要是指能强烈吸收电磁波的涂层,有吸收 型、谐振型、干涉型和等离子体型。谐振型涂层是在树脂粘合剂中嵌人不规则排列的金 属纤维及填料构成,对电磁波产生谐振而起偶极子的作用,从而吸收大量的电磁能。可 采用喷涂、涂刷或预制成片的方法覆盖到飞机、火箭等目标上,来实现防雷达探测的目的。干涉型涂层由交替叠置的电介质层和导电材料层组成。吸波型涂层实质上是一种高分子复合涂料,它是以高分子溶液或乳液为基料,吸波剂和其他附加成分分散加入其中而制成。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