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栖所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孤立栖所是指动物休息、繁衍的地方孤立存在。在地球历史上,栖息地的自然片段化、隔离、孤立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1

简介在地球历史上,栖息地的自然片段化、隔离、孤立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可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尤其是最近几百年间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对大多数动物生活环境的影响是空前的,其破坏性远胜于自然力。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动物正面临着自然栖息地片段化~丧失~隔离~完全丧失~绝种的连锁反应。然而人类的理性早已觉察到了这一连锁反应可能会对自身产生的影响,并试图切断这一链条,或延缓其进程。人类活动影响下,兽类的演变,概括地是大型的兽类减少,有的甚至处于濒危状态;小型的种类增多。近年来,毛皮等兽类产品的下降,鼠害的频繁发生与日趋加重,正是这种状况的反应。1

形成原因促进与维持孤立栖息地斑块之间的生境连接,确保物种与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交流,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问题之一。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其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物生态过程,维持着北亚热带山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是全球同纬度山地生态系统的杰出代表。但神农架遗产地由相互隔离的两片组成,且有一条加装护栏的国道209横穿其间,使得遗产地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处于生态隔离状态。

人为活动是造成该区域生境退化的核心因素,但该区域内的居民多以务农或经营农家乐为主业,可通过生态移民等手段降低人为干扰的影响,因而具有实际建设的可实施性。2

产生影响兽类栖所的孤立与隔离对不同的脊椎动物分类群所产生的影响不同。一般来说,体型大、代谢效率高、扩散能力低的兽类遭到栖息地丧失与岛屿化的影响而灭绝。当种群变小并与同类相互分离以后,它们的生存不仅受到环境的恶化与乱捕滥猎的威胁,更面临着一些种以及遗传的危险。

虽然不同的兽类种群在同一生态隔离区中存活、繁衍 衰退直至绝灭的过程不尽相同,但几乎面临着同样的命运。由于种群的隔离,小种群的近亲交配和遗传漂变是难免的。苏北沿海獐(Hydropotes inermis)幼仔的初生体重比鄱阳湖、舟山的獐都低,可能就是近交衰退引起的。贺兰山的马鹿种群已出现退化现象,如公母鹿年龄过大,老弱病残鹿较多,公鹿茸角畸形,母鹿多年不育等,与贺兰山长期以来处于隔离状态不无关系。隔离小种群极易受各种随机因素,如种群统计特征随机性、环境随机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走向绝灭。梅花鹿(Cerrus nippon)的几个隔离种群只要稍有放松随时有可能绝灭。苏北沿海獐核心区、海丰、蹲门、琼港4个隔离小种群在100年内存活的概率分别为85 、0.50% 、17%。

底栖动物生物栖息地的孤立与隔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由于栖息地发生变化和底栖动物在隔离区底质之间的迁移受到限制,底栖动物结构组成在隔离区内发生变化, 其密度、丰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降低,且隔离程度越高,降低越明显。

从底栖动物的组成来看,蜉蝣目和双翅目的相对密度在隔离区中显著降低, 蜻蜓目和双壳纲的相对密度在隔离区中显著增加。由于水生昆虫在成虫阶段的飞行和扩散,隔离区与天然河流之间仍存在较高的底栖动物流通,但隔离区内的动物组成并不完全是天然河流动物组成的嵌套子集。

河段被隔离后,底栖动物群落经过4 周的波动期后才表现规律性的变化趋势。溶解氧含量在各水域中变化趋势不一致,溶解氧值的波动幅度随隔离强度增大而减小。

建议逐步恢复沿江湖泊与河流的连通性,加强小面积斑块与周围栖息地的连通,建造必要的生物通道等措施修复破碎化的河流系统,不断提高和保护河流生态和水生生物多样性。

改进措施栖息地“廊道—踏脚石—通道”镶嵌式的生境连通网络,可增加景观的连通性,为物种的交流和保存提供渠道,提高物种和基因的交流速率与频率,增强种群与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同时,也给缺乏空间扩散能力的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以增加物种重新迁入的机会。进而将两片区间孤立栖息地斑块与大型种源栖息地相连接,可实现神农架遗产地两片区间在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上的有效连接。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芳碧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