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胀因子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溶胀因子,又称为扩张因子,作为描述由于溶剂化而扩张的程度的一个参数。

简介溶胀因子值为实测均方末端距的平方和无扰状态下均方末端距的平方的商的平方根。无扰状态下其值等于一,良溶剂中其值大于一。

溶胀比溶胀是高分子聚合物在溶剂中体积发生膨胀的现象。交联高聚物因吸收一定量溶剂而发生溶胀。当达到溶胀平衡时,其体积与溶胀前体积之比称为溶胀比。溶胀比与温度、压力、高聚物的交联度及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

高分子的溶解比小分子困难得多,一方面由于分子量巨大,长链分子尺寸与溶剂小分子相差悬殊,扩散能力不同;另一方面由于分子链处于相互缠结状态,分子间作用力强,分离困难。因而高分子溶解过程相当缓慢,常需要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星期。溶解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先是溶剂小分子渗透、扩散到高分子之间,削弱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体积膨胀,此过程称为溶胀。然后链段和分子整链的运动加速,分子链松动、解缠结,达到双向扩散均匀,完成溶解。

溶胀高分子交联高聚物或部分结晶的直链聚合物不能为溶剂所溶解,但能吸收一定量的溶剂而溶胀,称为溶胀高分子。这类高分子吸收溶剂后可以形成弹性凝胶,因而用途广泛,如溶胀橡胶可作胶黏剂;用丙烯酸类单体与淀粉或纤维素接枝后,形成的支链聚合物,并用氢氧化钠中和后,成为吸水性强的溶胀高分子,可用于生理卫生用品、农林园艺的土壤改良和保水、水凝胶基材、苗木保水、油水分离、医药医疗等。

相关研究采用渗透汽化技术可以将醋酸丁酯反应体系中的水分及时脱除,从而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提高反应转化率和产品纯度1。

以壳聚糖(CS)和聚乙烯醇(PVA)作为原料,通过对膜材料进行共混改性,制备出不同共混比的CS/PVA亲水性共混膜材料,测试不同共混比膜的密度及膜材料样品在纯水和酯中的溶胀性能。

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处方。

所得优化处方为:HPMCK100M-药物重量比为0.25∶1,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为黏合剂。测定了优化制品在不同pH介质(pH 1.0盐酸、pH 4.5乙酸盐缓冲液和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胀因子和体外释放行为,并用不同模型拟合,继而考察药物释放与缓释片溶胀因子间的相关性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黄伦先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