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后孔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为鼻腔后方的开口,与咽相通。为鼻腔后方的开口,左右各一,向后通咽腔。

解剖结构:1、鼻: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嗅觉器官。鼻包括外鼻、鼻腔和鼻窦3部分。

(一)外鼻位于颜面中央,以鼻骨和鼻软骨为支架,外面覆盖皮肤和少量皮下组织。软骨部表面的皮肤较厚,含有皮脂腺和汗腺。外鼻由上而下分为鼻根、鼻背和鼻尖。鼻尖两侧的弧形隆起称鼻翼(alaenasi)。当呼吸困难时可出现鼻翼煽动,特别是儿童。从鼻翼向外下方到口角的浅沟称鼻唇沟。正常人两侧鼻唇沟的深浅对称,面肌瘫痪时,瘫痪侧的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二)鼻腔由骨、软骨和覆盖的皮肤、黏膜构成,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部分。鼻腔向前借鼻孔与外界相通,向后借鼻后孔与咽相通。每侧鼻腔以鼻阈为界又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部分。1、鼻前庭在鼻腔的前下方,由鼻翼围成。内衬皮肤,长有鼻毛,有阻挡尘埃、净化吸入空气的作用。此处是疖肿的好发部位。2、固有鼻腔在鼻腔后上部。其内侧壁为鼻中隔,它由犁骨、筛骨垂直板和鼻中隔软骨被以黏膜而成。鼻中隔往往偏向一侧,其前下部血管丰富而表浅,受外伤或干燥时易出血,为易出血区(Little区)。鼻腔外侧壁有上、中、下鼻甲,各鼻甲下方分别有上、中、下鼻道,下鼻道的前端有鼻泪。

2、鼻孔:鼻腔跟外面相通的孔道。鼻腔与外界或与内部相通的开口处,称为鼻孔。凡直接通于外界的开口,称外鼻孔;凡与口腔或咽相通的开口,称内鼻孔。鱼类一般无内鼻孔,仅有起嗅觉作用的外鼻孔。除总鳍鱼类的一些种有内鼻孔,并能用肺呼吸外,其他均无内鼻孔;两栖类和少数爬行类的内鼻孔靠近口腔前方;多数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由于具有硬腭,其内鼻孔向后移至口腔的后部。

与鼻后孔相关的疾病:1、鼻后孔闭锁:临床上较少见。用鼻镜或鼻后孔镜或用探针试探,可发现鼻后孔与咽部完全隔绝。可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后天性者见于硬结病、结核、白喉、梅毒等所致的瘢痕。本病为鼻后孔闭塞,使鼻与咽部不能贯通,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有单侧性或双侧性、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闭锁。病变多为膜性,少数为骨性或混合性。本病常易与其他先天畸形同时出现。双侧性闭锁者于出生后多有明显症状;由于新生儿不会张口呼吸而呼吸困难,严重青紫,甚至窒息死亡。部分患儿如能张口呼吸,每当吮乳和吞咽时,即出现呼吸困难、青紫。患儿张口呼吸及啼哭时,使上述症状缓解。单侧性鼻后孔闭锁以右侧为多,多无症状,但患上呼吸道感染时,患侧表现鼻塞,粘膜苍白,流胶冻样分泌物。用导管插入闭锁侧,不能通至鼻咽腔,若注入有色药液如龙胆紫等,亦不能流入鼻咽部。X线鼻咽部摄片可鉴别病变为膜性或骨性。膜性闭锁可作穿刺术治疗,骨性闭锁则需行鼻后孔手术治疗。如无呼吸困难,可待患儿生长至4~5岁再行手术。患双侧鼻后孔闭锁的新生儿,需急症处理,要求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食物呛入呼吸道及窒息。系鼻病之一。可由先天因素引起,由膜性物封闭鼻后孔亦可由骨组织闭塞或由混合性而致,可完全闭锁亦可为不完全性,可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后天鼻后孔闭锁可由息肉、肿物、外伤性增生等原因引起。X线造影检查可确诊。治疗:依据病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2、鼻息肉:病名。系指鼻中赘生肉瘤,闭塞孔窍,气不得宣通的病证。又名鼻痔、鼻瘜、鼻中息肉等。所谓息肉、有两种解释:①《说文解字》认为:“息者,身外生之也。”这是认为鼻中赘生乃身外之物。②《圣济总录》:“附着鼻间,生若赘疣,有害于息,故名息肉。治宜宣肺开窍,可用苍耳子散或辛荑清肺饮加减。外用硼砂散点息肉上。息肉久治不去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息肉与现代医学之息肉同名。

鼻后孔及其周围结构骨性鼻中隔由犁骨构成,它将鼻后孔分为左、右两个,外侧壁上有三个突出的鼻甲及其下方三个相应的鼻道,鼻后孔的上、下、内、外侧边缘分别由蝶骨体、腭骨水平部、犁骨和腭骨的垂直部构成。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高煜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省人民医院 耳鼻喉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