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下降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性腺原基和中肾通过一条腹膜褶而附着于后腹壁上随着中肾的退化,腹膜褶的颅侧部消失,尾侧部变成一条细长的韧带与生殖膨隆相连,称为引带。胚胎第3月时,沿引带腹侧的腹壁形成鞘突,鞘突的生长增大形成腹股沟管。约在胚胎第7月时,睾丸通过腹股沟管下降至阴囊内。腹肌的生长使腹股沟管内、外环闭合,约在出生时鞘突闭合。

睾丸下降的机制未明,可能与Müller管抑制因子(MIF)、腹腔压力和雄激素有关。MIF促使腹膜褶颅侧部分退化,腹腔压力是推动睾丸下降的机械力量,雄激素促进鞘突的形成、增大和变性,并调节引带的功能。睾丸下降过程如果发生障碍,睾丸可停留在下降过程的任何位置,称为睾丸下降不全或隐睾。

发生特点睾丸发生于腹腔后壁,以后随胚体的发育逐渐下移,降至阴囊。

睾丸引带在胚胎早期自生殖腺原基穿通腹前壁延至生殖隆起。引带在腹壁所占的腔隙即为将来的腹股沟管。

睾丸引带的通路出现不久,在腹股沟管腹环处,腹膜向外突出形成鞘突。以后此突不断伸延,沿腹股沟管通过腹壁,伸入阴囊。腹前壁的其它各层也随同浆膜向外膨出,形成睾丸与精索的被膜。睾丸下降后,鞘突与体腔相通部分闭锁,形成韧带。鞘突下部形成睾丸鞘膜,残留腔隙为鞘膜腔。如鞘突闭锁不全时,可形成先天性腹股沟疝。如睾丸未降至阴囊,则称为隐睾。

睾丸下降不全是睾丸位置异常的一种先天性疾病。胎儿期睾丸位于腰部腹膜后间隙,随胎儿发育,渐渐下降,正常者于孕28~36周睾丸进入阴囊;如发育受阻,睾丸可停留在腹膜后间隙或腹股沟管内,也可能伴有睾丸结构的异常。隐睾多为单侧,也可能是双侧。治疗:2岁时开始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通常用5周;如无效则用手术行睾丸固定术。

组织学特点6~8岁阶段表现为曲精细管基底膜不增厚,多数曲精细管呈一实性巢状,充满未分化细胞。少数曲精细管有管腔形成。各级精细胞全无。支持细胞可见分化。间质细胞多未出现。此阶段与正常睾丸差别不大

10~15岁阶段表现为曲精细管基底膜轻度增厚,曲精细管较小,细胞层次较少,各级精细胞甚少,有的可见间质细胞存在。支持细胞已分化。间质纤维组织增多。以上说明睾丸发育轻度障碍。

16岁~成人阶段表现为曲精细管基底膜明显增厚,并有透明性变。曲精细管变小,细胞大而染色浅,细胞层次少或完全萎缩,被透明性变的纤维组织替代。生精现象明显障碍。间质细胞无明显变化。间质纤维组织增多,多发生不同程度的透明性变。以上说明睾丸发育明显障碍。

原理睾丸下降(testicular descent):哺乳类的睾丸完成一定的发育之后,由腹腔下降到阴囊。下降的时期不一定在青春期,例如人在出生时大多数下降完了。有阴囊的哺乳类,睾丸下降,使睾丸温度维持在比一般体温低的条件下是精子形成的必要因素。随着种属的不同,有的(象)睾丸一生停留在腹腔中;另外,许多啮齿类仅在生殖时期睾丸移行至阴囊。

睾丸下降指睾丸未能按正常发育过程下降至阴囊内,新生儿的发病率大约是4%,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患儿下降不全的睾丸仍能自行下降,1岁时隐睾的发病率已降至0.66%,但是1岁以后睾丸自行下降的机会将明显减少。发生隐睾的患儿一般没有什么不适的症状,但家长稍留心就能发现孩子一侧或双侧阴囊内摸不到睾丸。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就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正常人的睾丸是位于阴囊内的,睾丸发育的适宜温度是35。C左右,基于阴囊壁的特殊结构,使阴囊能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调节阴囊壁的状态,使阴囊内的睾丸始终处于35。C左右的环境中。下降不全的睾丸由于所处的环境温度高于35。C,而出现以曲细精管退行性变为主的病变。变性的曲细精管不能产生成熟的精子,如果双侧隐睾将容易导致不育,如果是单侧隐睾,还会影响对侧降至阴囊内的睾丸发生交感性病变,就是说能使对侧下降完全的睾丸发生病理变化,而导致下降完全的睾丸生精能力下降,如果未下降的睾丸位于腹股沟管或耻骨结节附近,其位置表浅固定,还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

治法补肾填精,补血气,健脾胃

淫羊藿15枸杞子18山萸肉15蛇床子15肉苁蓉15党参18

白术15白芍15黄精15女贞子15知母12

治疗方式治疗可分内科治疗及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为投予胎盘性腺激素(HCG)或脑下垂体刺激贺尔蒙(GnRH)。有些医师对内科治疗采保留态度。内科治疗无效者应施外科治疗,外科治疗方法以睾丸固定术为主。为保存生育能力,睾丸固定术最好能在6岁以前完成,对於没有办法做睾丸固定术者,为免日後易转为恶性变性(睾丸癌)不容易诊断治疗,应考虑做睾丸切除术。睾位下降异常的患者发生睾丸恶性肿瘤的机会为正常男人的五倍,Dr.Giwercman(1993年)报告599个睾丸下降异常的患者,28%患有睾丸肿瘤或睾丸原位癌。所以对有睾丸下降异常者,虽然做了睾丸固定术,还是要定期追踪检查有无睾丸恶性变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Skakkebaek(1987年)统计睾丸原位癌,如果没有治疗,5年内50%转变为侵犯性癌,10年内100%转变为侵犯性癌。Maase1986年报告指出一侧有睾丸下降异常,另侧睾丸罹患睾丸原位癌的机会为5%。定期筛检正常侧的睾丸有无恶性变化的情形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治疗时要坚持一些原则:如果出生婴儿就发现隐睾在腹股沟外环以下,可尝试用贺尔蒙治疗,有鼻腔吸入及注射式二种。一岁半前,以手术将睾丸放至阴囊。如果单侧睾丸发育有问题,且十岁以後才发现,可能就要予以切除,植换人工睾丸,保留外观上正常,以免影响孩童心理。而二侧性隐睾症的做法上也是类似。

阴囊内的温度因藉阴囊表皮面积较大、皮下组织少,及特殊的血液循环方式,使得阴囊内的温度比体温要低摄氏二到三度。根据Liri(1994年)的研究,较低的温度使得睾丸组织内的一种称G-蛋白质的物质得以执行其功能。如果睾丸长期处在高温下,睾丸细胞难免不会发生变化。而睾丸癌当中,就以精原细胞癌居多。即刻治疗睾丸下降异常的观念,迄今约廿年而已。

相关资料胎儿後腹壁中央两侧,在第五周时,以胚胎体腔上皮细胞(为sertoli细胞的前身)为中心和其下的部份中胚层细胞结合发育成泌尿生殖脊。泌尿生殖脊内侧发育成睾丸,但还未成形,看不出来,外侧则发育为肾脏。跑到胚胎体腔上皮细胞的中胚层细胞与留在原来位置的中胚层细胞间有一条系带相连,此极为睾丸系带。

胎儿在四周左右时,制造精虫的生殖细胞,从胚胎外的卵黄囊的背侧,藉著阿米巴运动,慢慢移步到生殖脊内侧位置,和睾丸合而为一。到了胎儿第七周左右,仪器即可认出睾丸的位置和形状。睾丸决定离开人体後,即开始慢慢下降,下降时程有二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最早伫足的所在─後腹壁中央二侧下降到鼠蹊环处。也就是在腹股沟环的地方,它是受到一种MIF的物质主导而下降。而且MIF也使在鼠蹊环外侧的睾丸系带发育为阴囊。所谓的MIF这种物质,是女性生殖器官抑制因素的英文简称,故名思意就是使日後要发育成女性生殖器的组织萎缩。它是由滋养生殖细胞的sertoli细胞内,Y染色体上性别决定基因(SRY)所主导制造的。

第二个阶段,受到胎儿睾丸所滋生男性贺尔蒙的主导,睾丸由腹股沟降到阴囊位置。在胎盘中有一种胎盘性腺激素HCG可刺激胎儿睾丸制造男性贺尔蒙。有人说此阶段睾丸系带和睾丸能下降进入到阴囊有关,有人说无关,尚无定论。睾丸在胎儿足七个月时开始慢慢下降,一直到出生。到了胎儿九个月时,大致睾丸已到了阴囊。但也有些胎儿在出生时,睾丸还未下降到阴囊。通常在出生三个月後,都会进入阴囊内,如果出生後没有下降到阴囊定位,即为睾丸下降异常。

异常类型

根据一九九四年Scorer的统计,足月出生婴儿睾丸未下降的比例为2.7%,到婴儿足岁时降至0.77%。一般统计,早产儿隐睾症最多,最高可达百分之廿左右,有些专家认为可能与早产儿本身发育尚未完全所致。

睾丸下降异常分为四型:

(一)隐睾症:睾丸在腹腔内或腹腔後侧不能看到也不能摸到,占睾丸下降异常的5~20%。

(二)腹股沟睾丸:睾丸在腹股沟处。

(三)游动睾丸:睾丸在腹股沟外侧和阴囊处游走。这型位置异常是指睾丸本来在阴囊处,受到刺激会往上缩跑到腹股沟处。或在腹股沟外侧的睾丸也可用手将其往下挤到阴囊处,是最常的睾丸下降异常,比较不会造成不孕的问题。

(四)迷失型睾丸:睾丸不知走向,不在其下降的路线上。这种机率占睾丸下降异常的百分之五左右。

原因

造成睾丸不下降的原因大部分未明。大家怀疑孕妇在怀孕期间服用女性贺尔蒙有关系。最早1979年Henderson发现女性服用女性贺尔蒙生下睾丸未下降的婴儿增加,隐睾症、尿道下裂症及睾丸癌患者都增加。很多研究报告,包括Sharpe(1993)及丹麦环境污染防制局(1995)指出环境女性贺尔蒙可能和这种男性生殖器发育异常有关。环境女性贺尔蒙增加和环境污染有关。染色体因素造成的睾丸发育异常也常伴有隐睾症,像47XXY睾丸发育不全症及Noonan's综合症(染色体为45XO及46XY混合型)。

睾丸下降异常根据Dr.Nieschlag的统计占不孕病人的8.5%。双侧睾丸下降异常过去是造成人绝育的原因之一。未治疗的单侧睾丸下降异常也会使生育能力下降。Gilhooley(1984年)报告指出,145位隐睾症病人中,单侧隐睾症病人20%有不孕问题,双侧隐睾症的病人65%有不孕的问题。Dr.Nieschlag对78个曾有睾丸下降异常的患者做睾丸切片检查,发现28%有中度制精能力下降,68%的患者只有Sertoli细胞而没有生殖细胞的存在或制精过程中止(没有成熟精虫产生)。单纯性睾丸下降异常患者,睾丸还能制造足够的男性贺尔蒙,所以没有男性贺尔蒙缺乏的问题。

三个阶段

睾丸的发育由睾丸组织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休息期:指从出生到四岁。这时制精小管没有增长也没有加大,制精细胞没有分化的现象。第二个阶段为生长期:指从5岁到9岁。制精细小管增长并加大,制精细胞没有分化现象。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制精小管继续增长,增大制精细胞并开始分化。

这项睾丸的生理变化可以看出,睾丸睾丸下降异常的患者的治疗最好能在睾丸生长期以前。Dr.Nieschlag指出,睾丸下降异常的患者从出生一年即可发现睾丸制精细胞发生变化。所以睾丸位置不正常的患者,根据睾丸生理变化,愈早治疗愈能保持生育能力。

通常隐睾在显微镜下检视,一岁以後睾丸就会有一些不正常的变化;四岁以後,睾丸就有纤维化现象;六岁左右制造精虫细胞锐减;到了青春期睾丸开始萎缩变小;成年时即使看似与一般人一般大小,但已经没有制造精子能力。因此出生满一年,睾丸未下降到阴囊内即应开始治疗。

检查方法1)临床检查睾丸体积、激素水平测定正常的不育症患者。

2)精液检查为少精症,卵泡刺激素在正常范围内,可通过活检判断生精功能。

3)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的少精症,活检可协助诊断精索静脉曲张对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程度。

4)欲在青春期或发育后期行隐睾固定术,术前活检可评价生精功能并排除恶变可能。

5)睾丸活检同内分泌检查相结合可确定睾丸功能低下属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6)输精管造影显示输精管阻塞,活检可协助诊断睾丸的生精功能,选择精管吻合术。

7)激素药物治疗前后疗效评价。

鉴别方法男孩青春期发育最早的体态变化就是睾丸开始变大,儿童期每个睾丸体积仅有2~3立方厘米(大小如小枣),8~10岁开始增大,10~12岁多已超过5立方厘米.在青春期中,男孩的睾丸快速增大,直到15~25立方厘米.因此,睾丸变化是观测男孩青春期发育的一个灵敏指标.如果男孩8~10岁时,睾丸在逐渐长大,说明发育正常,如果睾丸体积已超过5立方厘米,表明青春期的剧变可能在一年内到来.但如果在不发育的同时有以下情况:(1)16岁时仍无任何青春期发育的表现;(2)睾丸小于2立方厘米或阴茎短于3厘米;(3)有尿道下裂,隐睾等生殖器畸形;(4)有失嗅(闻不着味),色盲,兔唇,颚裂,先天性心脏病或乳腺增生等其它身体异常,则应及时检查,看有无性腺功能低下症。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邓佳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省生殖科学研究所 男科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