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洲平原沉积相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三角洲平原是三角洲向前推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陆上部分,其外界一般为低潮线,向陆的界限大致在全新世最大海侵时风暴潮和潮汐沉积所及之处。依据受河流和海洋影响的程度,可将三角洲平原划分为上三角洲平原和下三角洲平原。

简介三角洲平原是三角洲向前推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陆上部分,其外界一般为低潮线,向陆的界限大致在全新世最大海侵时风暴潮和潮汐沉积所及之处。依据受河流和海洋影响的程度,可将三角洲平原划分为上三角洲平原和下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通常为潮坪沉积,不仅具有潮汐沉积构造,而且含较多的海相微体生物壳体。上三角洲平原以河流泛滥沉积为主,但含少量小个体海相微体生物壳体,可能系台风暴潮时搬运而来的。上、下三角洲平原相的区分在黄河三角洲最为明显(成国栋和薛春汀,1997,王强等,2008)。在主河道摆荡范围较小的三角洲,往往可将其区分出主体和两翼,如长江三角洲。三角洲主体是以主河道河口砂体的发育和分布为特征,两翼位于主体的两侧,以最大海侵线为界,又可将其分为前缘和后缘。后缘沉积物以河漫滩相、湖沼相和注人主河流的支流河床相为主,多为泥质沉积物,大多呈块状,偶见层理,含植物根茎和碎屑,夹铁锰结核,常常出现泥炭层,厚度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且呈透镜状,在相邻的钻孔或探坑中泥炭的层数不同,厚度不等,显示泛滥平原的微地貌起伏。在人长江古河谷的某些冲沟中,泥炭最多可达6-7层(李从先和闵秋宝,1981)。1

沉积物沉积物中也发现海相微体生物,支流河床两侧的河间地可见厚约10 cm的海相贝壳层,其下泥质层中有垂直的钙质结核,其长度10-15 cm,直径0.5 cm左右,基至偶尔可见完整的近江重蛎或长重蛎壳体。海相微体生物壳体可能系风暴潮和湖河而上的潮流搬运而来,涨潮流沿支流湖河而上使某些地方与海水保持较为通畅的联系,在这样适宜的水体环境中,牡蛎纲及其他一些海相贝类得以繁殖生长、保存下来,如在太湖东部的练塘地区所见。这类地区在长江三角洲两翼后缘虽有多处,但就后缘地区总体而言仍然是局部的(李从先和汪品先等,1998)。类似的牡蛎堆积在河北老黄河三角洲地区沧州市以北的青县砖厂(王强等,1991)、沧州市以东中捷农场、海兴小山钻孔,滨海冯家堡、刘洪博钻孔地层亦曾见到。1

性质我国入海河流的河口潮差虽有不同,但都存在着潮坪发育的条件,长江三角洲前缘亦是如此。潮坪通常围绕三角洲平原分布,似镶嵌了一个3-5km宽的边,3~5 m厚的湖坪沉积物覆盖了大部分三角洲平原,成为三角洲平原相的构成部分,以至远离现代海岸线数十、至上百千米之处,仍可发现典型的潮坪沉积物。如在上海(李从先和汪品先等,1998)、天津(王强和李从先,2009)市区钻探或建筑基坑开挖剖面施工时,即可见典型的潮坪沉积。由于我国人海大河挟带细粒泥砂极为丰富,致使面对开阔海洋的海岸仍能形成泥质开敞型潮坪,其特点是面向开阔海洋,沉积颗粒细,潮坪坡度缓,潮沟发育不良,潮沟中多为泥质沉积物,难以形成大型沙波及与之伴生的双黏土层和沉积束状体之类。由高潮线至低潮线沉积物逐渐变粗,泥质沉积变为砂质沉积,沉积构造相应地由透镜状层理、波状层理或水平互层层理渐变为脉状层理。潮坪沉积包含大量的纹层,其厚度一般为毫米级,个别可超过1 cm。纹层有砂质和泥质之分,砂质纹层底部通常有冲刷面或突变面,向上渐变为泥质纹层,二者构成层偶,具有成因关系,可称为微型层序。潮坪纹层保存率低,不足1%,因为在其形成过程中即受到潮流和波浪的侵蚀破坏,大风浪出现几率虽小,但对纹层的侵蚀破坏能力更强。众多相似的纹层构成单层,其厚度为10~20 cm,同样有砂质单层和泥质单层之分;前者底部同样具有冲刷面或突变面,向上变为泥质单层,二者也具有层序关系,构成小型层序。砂质单层系风暴沉积,泥质单层似在平静天气时期沉积,并非大小潮交替的产物(李从先等,1992;李从先和汪品先等,1998 Li et al.,2000a Fan et al.,2004 Li et al.,2005)。

小型层序中包含众多的微型层序。沉积构造也由脉状层理渐变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三角洲前展,沉积单元依次叠置,形成自低潮坪至高潮坪逐渐变细的沉积序列。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芳碧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