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缆车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山顶缆车是香港开埠唯一运作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及亚洲第一条缆索铁路,于1888年5月30日起运作至今,来往香港岛中环花园道和太平山炉峰峡。

系统运作山顶缆车的路轨全长1.4公里,坡度为4至27度,海拔为28米至396米,车站包括花园道总站、坚尼地道站、麦当劳道站、梅道站、白加道站及山顶总站,来往两座总站的车程约8分钟。1

山顶缆车依靠直径44毫米及断裂应力139公吨的钢缆拉动,路轨轨距1520毫米,此轨距属于俄罗斯铁路普遍采用的宽轨,也是香港唯一采用宽轨的铁路。由于山路狭窄,山顶缆车大部分路段只铺设单轨,但在梅道站和白加道站之间设有双轨,可供两列缆车交汇上落。一列缆车由两个车卡组成,两列缆车能够同时以相反方向行驶,每小时可以载客2,800人次。

历史兴建香港开埠初期,往来太平山至中环的主要交通工具为轿。1881年6月13日,立法局议员伍廷芳率先提议在香港岛兴建电车系统,获立法局议员兼任香港总商会主席奇利赞臣(F. B. Johnson)和议,并且于同年7月2日提出规划草案,于10月由立法局特别委员会审核,最终于1882年2月9日通过《建筑车路条例》(Professional Tramways Ordinance)。计划发展6段电车路线,惟因为财团只对连接中环花园道至太平山炉峰峡的路段有兴趣,故此当局于1883年11月3日修订条例,率先发展山顶缆车。2

发展山顶缆车的财团除了奇利赞臣本人,还包括苏格兰商人芬梨史密夫(或译雪仙史蔑,A. F. Smith),商人大卫沙宣(D. Sassoon)和嘉活晓士(W. Kerfoot Hughes),共同合组香港高山缆车铁路公司。工程于1885年9月开展,至1888年5月30日早上8时,山顶缆车由时任香港总督德辅主持剪彩仪式启用;当日共接载600名乘客,而其首年客流量达150,000人次。

1920年代,山顶道(今旧山顶道)启用前,山顶缆车是唯一直接连接中区与山顶的交通工具。

战前发展在山顶缆车通车后至1926年前,山顶缆车车厢座位分为三种:头等,仅英国殖民地官员和太平山居民(均为白人)使用;二等:为英国军人及香港警务人员;三等:其他香港居民。通车时的来回收费分别为港元4.5毫(头等)、3毫(二等)及1.5毫(三等)。于1908年至1949年期间,车厢首排两个座位预留予香港总督及夫人专用,背后挂上了“此座位留座予总督阁下”(Reserved for the Governor of Hong Kong)的铜牌。

1926年,山顶缆车机房的控制机组由原先的蒸气涡炉推动更改为使用电力推动,并且兴建了架空电缆。

香港日占时期,由于山顶及半山区在香港保卫战期间遭受严重破坏,山顶缆车服务一度停顿达半年,至1942年6月25日才恢复,而山顶缆车车身亦在庆祝70周年后转为绿色。

战后发展为了提升载客量及安全水平,缆车公司于1986年6月起推展缆车系统现代化计划,邀请了世界各地的公司参与投标。1988年5月18日,工程由瑞士Von Roll Transport System Limited投得。同年,缆车公司庆祝通车100周年,香港邮政总局发行了纪念邮票及首日封。山顶缆车现代化工程包括更改为自动化操作,拆除架空电缆,在总站月台地下开辟了1,650立方米的新机房及更改使用全新制造的红色缆车,以淘汰因为香港地铁港岛线于1986上半年通车后难以应用之怀旧缆车。为配合现代化工程,山顶缆车于1989年6月20日暂停服务,并于同年8月4日完工后翌日重开,而新款缆车图片亦刊载自1990年和2007年出版之《香港年报》。

1997年6月26日,香港主权移交主张,中国游客的数量开始激增,山顶缆车的交通由本来城巴的非专利巴士服务转为全港第一条开蓬巴士专营路线新巴15C线提供。

2007年9月27日,位于金钟花园道总站的山顶缆车历史珍藏馆开幕,展出逾200件有关山顶缆车的珍藏古物。同年,缆车公司庆祝山顶缆车历史珍藏馆开幕,推出了一套4张的纪念车票,共发行3,000套。翌年5月30日,缆车公司为庆祝缆车通车120周年,票价由平日的33港元回复至120年前的二等票价港元3毫,乘客更可以获仿制当年的缆车车票,而职员均穿上维多利亚时代的怀旧制服;当日所有收益均拨捐予中国大陆四川汶川大地震之灾民。

鉴于访问香港的游客人数持续地上升,缆车载客量每年均有个位数字百份比的增长,特别是星期日及公众假期,等候乘搭缆车的人龙更需要绕大圈轮候,往往达两小时才可以登车,情况极不理想;至2012年,每日平均载客量达12,000人次,当中9成为游客。2012年,缆车公司聘请了顾问以研究提升服务质素及缩减轮候时间的可能性。除了透过改善山顶缆车总站及各站设施以增加可以运用的空间外,缆车公司更考虑重新铺设路轨以大改造缆车车厢以增加载客量。

至2015年年底,山顶缆车有限公司对山顶缆车的经营权将会届满。同年,山顶缆车有限公司表示计划耗资约6亿港元推出发展计划,以提升山顶缆车系统及改善现有设施,将会分阶段施行,预计于未来4至5年陆续地完成。发展计划内容包括更换车厢、扩充及翻新两座总站,以增加可以容纳的乘客量及载客量,并且改善候车环境,同时更换路轨、改善地基及缆车桥梁等结构等。

车厢1888年5月30日:由香港总督威廉德辅爵士主持开业,使用燃煤蒸气发动机的木制车厢,载客30人。

1926年:改用电动拖曳齿轮驱动,载客52人。

1948年:用电动拖曳齿轮驱动新的全金属制车厢,载客62人。

1959年:用电动拖曳齿轮驱动新的全铝制绿色车厢,由英国Metal Sections制造,投入服务初期时是红色车身的(后来才改为绿色),载客72人,密封车厢使乘客能沿途欣赏风景不受天雨影响,其后鉴于港铁港岛线于1985年至1986年通车所导致之不敷应用而退役。

1989年:使用电脑控制驱动的全铝制红色车厢,由瑞士Von Roll Transport System Limited制造,载客120人,设有两部列车。

车站乘车备注:

于两个总站(花园道及山顶)乘车的乘客,需于上车前在售票处付款购票,而其余分站上车的乘客,则上车时付款,两种付款方式均接受八达通或现金。

除两个总站为必停站外,列车并不会主动停靠中途站。

在中途站上车的乘客,需按照自己选乘的方向,按动站内之“召车机”——即类似电梯的上下行选择钮。

如乘客需要在中途站下车,需要预早按动车内的下车钟以向车长表明需于哪个车站下车,列车到站后乘客须于车头的车门上落车(终点站则可由所有车门上落车均可)。

花园道总站:

中环圣约翰大厦(即中环、金钟港铁站附近)

山顶总站:

太平山顶凌霄阁

中区穿梭巴士接驳:

以前车站在爱丁堡广场码头近香港大会堂高座的西面。从前是山顶缆车提供的免费接驳巴士服务,后来转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提供服务,单程每人收费3.2港元。2006年11月12日起,车站随爱丁堡广场码头搬往中环码头,2008年1月25日起,原有行走15C的开蓬巴士(DM6/JJ4786)正式退役,改派原本由双层空调巴士改装成开蓬巴士的丹尼士11米空调巨鹰(DA66/GY4478)行走,全程收费由3.2港元调高至4元,2008年6月8日起,调高至4.2元,而双层开蓬巴士(DA66/GY4478)已于2015年1月1日起退役,新巴同日则改派单层空调巴士行走,至今仍未有派出双层开蓬巴士行走。

15C - 中环码头 ↔ 山顶缆车站(花园道总站)

宝云道站宝云道站为香港山顶缆车昔日的车站之一,与山顶缆车一起在1888年5月30日启用。1985年1月1日起停用,并并入麦当劳道站,是因为太相近而废站。它位于麦当劳道站之上不到一百米的距离,在马己仙峡道石拱桥的正下方,现时车站设施已经拆除,剩下候车的月台和梯级的遗迹。

营运时间头班车为上午7时正,尾班车为午夜12时正

班次:每10至15分钟一班

收费由2018年3月1日起实施

成人单程37港元,来回52港元

小童(12岁以下)及长者(65岁或以上)单程14港元,来回23港元

成人月票620港元

长者(65岁或以上)月票310港元

残疾人士登记证持证人由即日起,享有小童/长者优惠收费乘车。

附注:《香港法例》第265章22条(2)《山顶缆车条例》明文规定,如任何人申请使用缆车的月票,公司须发出月票,而月票的收费不得超过单程全程标准车费的25倍。

相关参见香港开埠

山顶缆车历史珍藏馆

香港回归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明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