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调查了6.9万审稿人,还没发现中国学者有强迫引用行为”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11-08

来源:科研圈

20191108080347_346dd6.jpg

图片来源: Flickr/AJ CannCC BY-SA

采访/撰文 魏潇

在现行的论文发表流程中,审稿人通常具有重要话语权和决定权,但是这也可能催生不当行为——一些学者可能利用审稿的机会,要求论文作者引用自己的论文以提高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和声誉。今年 9 月,学术出版巨头爱思唯尔对数百名审稿人进行了调查,正是因为这种“强迫引用”现象。

为了了解这次调查的详情和学术出版方对此事的看法,“科研圈”对爱思唯尔期刊出版全球总裁菲利普·特赫根(Philippe Terheggen)进行了专访。特赫根作为学术出版方,对同行评议透明性、爱思唯尔与加州大学的谈判、应对 Plan S 的策略等问题的思考和观点,或许可以带我们从一个不一样的视角重新认识“读论文、发论文”这项科学工作者的日常。

20191108080347_37db7d.jpg

菲利普·特赫根(Philippe Terheggen)

从 50 万人中找出违规者

“科研圈”:前段时间,爱思唯尔发现数百名审稿人存在强迫论文作者引用他们自己论文的行为。最初是如何发现这种不当行为的?是否涉及中国学者?

特赫根:强迫引用可能与两种不当行为有关:一种来自编辑,比如某个编辑在投稿过程中要求你引用 TA 的期刊发表的论文。如果有作者站出来表示受到了这种对待,我们会立即和编辑沟通并叫停这种不当行为。另一种来自审稿人,比如审稿人对你的论文做出了积极评价,但是要求你必须引用 TA 自己的论文。

这次调查是从欧洲开始的,最开始我们收到了一个来自荷兰瓦格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的警告——一位来自其他国家的审稿人存在违规行为。于是我们从这个案例入手、和高校合作开展了为期大约一年的调查。

我们对 100 多万篇论文的引文数据做了大规模分析,在大约 50 万名审稿人中筛选出了和爱思唯尔合作过 5 次以上的人——大约 69000 人,然后对比这些审稿人经手的论文在提交给期刊之前和被接收之后参考文献出现的变化。我们发现,高度疑似强迫引用的情况大约占调查总人数的 0.1% ,表现出可疑引用行为的占调查总人数的 0.8%。虽然总体来看审稿人的强迫引用行为比较罕见,但我们开始考虑建立一个算法检测机制,帮助我们对比论文在投稿时和被接受后的参考文献信息,同时将论文审稿人的姓名整合进这个过程中来。一旦类似的情况出现,编辑就可以得到提醒,从而采取应对措施。

目前我们没有发现中国学者存在类似行为,但这确实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对于此次调查来说,这类不当行为主要是在欧洲发现的。

“科研圈”:接下来爱思唯尔准备采取什么措施?会建立一个审稿人黑名单吗?

特赫根:爱思唯尔有 2500 多种期刊,每年会收到 200 多万篇论文的投稿。我们目前会审查所有提交的论文是否存在抄袭,也会对强迫引用行为进行监测。我们希望接下来能将这种算法整合进我们的编辑框架中,为此爱思唯尔正在与瓦格宁根大学讨论相关事项,希望能够拓展出更多的合作。我们和全球其他大学在使用人工智能检测图像造假方面有过合作,但检测强迫引用行为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我们不会建立黑名单,因为这不符合我们的原则。不过我们的编辑将不会考虑与存在这类问题的审稿人合作。因为强迫引用、抄袭、一稿多投、篡改图片或者不披露利益冲突等破坏研究真实性和出版真实性的行为总体来看是少数。我们知道有些时候编辑在选择审稿人或者决定发表某篇文章时也会拿不定主意,但黑名单制度会对审稿人的信誉造成破坏,作为一家公司,这并不属于我们的业务范围。

“科研圈”:你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现行的同行评议体制下,出版方应该如何让同行评议更加平等和透明?

特赫根:为什么研究过程中会出现这种道德性违规,这几乎可以算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了。每个职业都会面临截止日期临近、必须要产出有意义的成果等工作压力,研究者同样不能幸免。这导致一小部分研究人员陷入了欺骗的泥潭。这可能是一些违规行为的根本原因。有些人靠这种方式赢得了本不属于他们的荣誉,这是学术界不能容忍的行为。我们在帮助学术界辨别哪些是不诚实的、或者是疑似不诚实的行为。这些行为几乎都很隐蔽,但是我们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来预防这些“小动作”的发生。

爱思唯尔每年的论文撤稿量大约在 200 篇,此外,还有大约  2000-3000 篇论文在提交阶段就被发现存在各种问题。其中包括一些较为明显的抄袭或者一稿多投现象,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大家并不知道,需要我们在幕后做出很多努力才能把它挖掘出来,这次发现强迫引用现象、开展审稿人调查就是其中之一。

我认为目前的同行评审需要更加透明化,我们支持旗下期刊在论文出版时在 ScienceDirect 数据库里标注出审稿人的名字,同时也支持审稿人把自己的名字链接到已经发表的论文中去,这是他们获得学术声誉的一种方式。透明化程度越高,学术出版真实性就能得到更多的保护。我们已经在一些期刊上尝试了公开审稿人信息的做法,得到了不少积极反馈,不过这是个持续性的过程,还不会立刻实现。我们还在筹备一套新的编辑系统,我相信明年这套系统完成的时候就能看到审稿透明化带来的成效。

目前,爱思唯尔的部分期刊会向外公布一些他们最有名望、最具吸引力的审稿人,但是并不会将这些审稿人具体审了哪篇论文等细节公布出来。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遇到了什么技术上的障碍——这很简单,现在立刻就能做到,某些期刊也确实这么做了。但是这确实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匿名性能够让审稿人能够安全地反馈他们的意见,比如一个年轻的 PI 可以放心地对一位资深教授或学术机构领导者的论文提出各种批评,我们鼓励这种民主化。如果评审不再匿名进行,审稿人所处的安全、保密的环境将很难得到保障。但另一方面大家又希望审稿能够透明化,读者会从这种透明性中受益。这是两个相反的力量,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来平衡它们。如果我们对公开审稿过程进行时间上的控制,比如等待论文发表了一段时间后再公开审稿信息,那么有些敏感性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

来源:keyanquan 科研圈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kzNjIwMg==&mid=2651686843&idx=2&sn=fc2b9130dab5b8e0bb1310a79920da69&chksm=8bbe2a5ebcc9a348a421121cab2a54b688873a1e8995fca4b5d88609785decc7cb9e74893fff&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