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沉积遗迹化石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一般来讲,海相环境中的风暴事件沉积大多产生于风暴浪基面附近至高潮线之间的沉积区域,或者说主要出现在水体相对较浅的近岸滨、浅海沉积区域。在该沉积区域内,主要岩性为薄-中厚-厚层状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含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常伴生由多种生物介壳组成的生物滞留沉积物,并发育不规则的交错层理或丘状交错层理。

简介一般来讲,海相环境中的风暴事件沉积大多产生于风暴浪基面附近至高潮线之间的沉积区域,或者说主要出现在水体相对较浅的近岸滨、浅海沉积区域。在该沉积区域内,主要岩性为薄-中厚-厚层状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含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常伴生由多种生物介壳组成的生物滞留沉积物,并发育不规则的交错层理或丘状交错层理。1

沉积物风暴沉积按沉积物组成划分,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砂质(或碎屑岩)风暴沉积,另一类为碳酸盐(岩)风暴沉积。但也有二者混合型的。若要按水深带或环境带划分,又可细分为海滩滨后和滨前风暴沉积、临滨或近临风暴沉积、滨外陆棚浅海风暴沉积以及海湾潟湖和内陆湖泊风暴沉积等。1

沉积序列有关风暴沉积作用及其沉积序列,曾有许多学者做过专门研究(Wu,1982,吴贤涛等,1987)。从垂向沉积序列上看,不同底层性质和不同环境带的风暴沉积特征是有差别的,但风暴事件沉积的一般序列特征大多由3个明显不同的层段组成,自下而上为:

A段,常称为风暴滞积层(lags),位于风暴侵蚀面上的一套混杂滞留沉积。并显示正粒序变化,此层段岩石类型常见有介壳砂岩、砾岩、中-粗粒砂岩、颗粒岩、泥质颗粒岩及生物碎屑和砾屑灰岩等。风暴滞积层一般解释为风暴涡流(浊流)引起的快速密度流沉积的结果(吴贤涛等,1987)。由于冲蚀作用,常在A段底面形成特征性的渠模(wtter casts)。多向工具痕及其他冲刷一充填构造(Aigner,1982,Seilacher.1982)。

B段,也叫纹理层段(laminated beds),发育于风暴滞积层之上,岩性主要为细砂岩和粉砂岩、泥质颗粒岩和颗粒质泥岩或粉砂屑灰岩,纹理由平行纹理、丘状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冲洗交错层理、包卷层理和水平层理组成(据张金亮等,1988年报道,湖相风暴岩中还见有透镜及压扁层理)。此层段自下而上常显示沉积物大小变细。纹理厚度变薄,并偶见逃逸构造和其他生物活动遗迹。不同的纹理,形成机制是不同的。此段特征性的纹理般被解释受控于风暴诱导的强振荡水流、多向水流以及不规则波状底形的相关作用或复合作用,并且与能量逐渐衰减速条件下的快速沉积有关。

C段,泥质层段或泥岩段(mudstone beds),主要为灰色、深灰色泥岩或颗粒质泥岩、泥晶灰岩和生物扰动灰岩,含有丰度和分异度不同的遗迹化石或不同程度的生物扰动构造以及其他生物化石。通常解释C段为风暴间歇期且天气处于常态条件下的缓慢悬浮沉积。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兵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