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珐琅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17

玻璃珐琅,产于清乾隆年间,器胎质基本为白玻璃,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氧化钾、氧化铅、氧化钠、氧化钙,钾铅钠钙为其重要组成元素玻璃胎光滑亮洁、白玉、温娴,玻璃胎画珐琅笔法细腻,做工精良,中国传统花乌画技法配上艳丽的色彩给人以现代的感受。其工艺是由宫廷传入民间的,因为在乾隆年间,玻璃胎画珐琅技术为宫廷所有,非皇家不能拥有,是皇家尊贵的家族符号。1

概述玻璃珐琅是以玻璃为胎体,以画珐琅工艺进行装饰的复合工艺,它是由铜胎画珐琅发展而来,技术要求极高。因为玻璃与珐琅熔点非常接近,在反复绘画焙烧的过程中,若温度低了,珐琅釉不能充分熔化,则呈色不佳;若温度高了,胎体变形,即成废品。

所以,玻璃胎画珐琅仅适于制作小件器物,如小瓶、鼻烟壶等。表面的绘画题材丰富,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均可入画。其细润的玻璃胎体与绚丽的珐琅彩相互映衬,清丽艳美,令人爱不释手,雍正、乾隆两位皇帝每获成品都视若珍宝,将之加以精美包装,束之高阁,绝少赐人。

目前所见最早的玻璃胎画珐琅作品是康熙朝器,藏于香港一私人收藏家手中,故宫博物院所藏绝大多数为乾隆时期的作品。

制作方法玻璃胎画珐琅制作大致分为5个步骤:

拉玻璃胚-成型-绘图-着色—烧制。

1、拉玻璃胚:用手工将白玻璃熔烧后拉成玻璃胚。

2、成型:将玻璃胚捏成所需的玻璃器形状。

3、绘图:将珐琅釉绘在玻璃器上。

4、着色:根据画色的需要用不同的颜料上色。

5、烧制:将上好色的玻璃画珐琅器进行低温、熔烧,在熔烧过程中,要求严格掌握火候,若温度稍低则珐琅料熔碎不充分;若温度偏高则玻璃胎体会变形,一件作品往往要熔烧3~4次才能成功。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黎明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技工作者之家APP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人才交流的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