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上道情戏 非遗传承谱新篇——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县道情戏的调查与思考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20

来源:今日科协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中国科协定点扶贫35周年。中国科协定点扶贫办、吕梁市人民政府、山西省科协围绕“决胜小康、奋斗有我”主题,联合组织开展中国科协定点扶贫35年主题征文活动,经评选小组研究讨论,评选出61篇获奖稿件。即日起,今日科协依次刊发获奖稿件,敬请关注!


高山阻隔、河流纵横,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老的山西戏曲文化。山西戏剧种类多,而且“城镇有戏馆,寺庙有戏楼,村村有戏台”,承载其演出的戏台可佐证其昔日繁荣。临县位于黄河中游、吕梁山西侧,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其与外界的交流不多。


临县是山西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身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仍不失乐观和旷达的精神,并且保持了临县民俗文化中朴实、原始、丰富的基本特征。临县作为中国科协的定点扶贫县,笔者曾10多次赴临县开展“老区科普行”“中科馆大讲堂进基层”等科技扶贫活动。山高路远沟深,扶贫扶智驰奔。吕梁的科技扶贫活动,使我有机会走出场馆,深入了解革命老区生活的艰苦和农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实地察看农民贫困户生活现状,切身体会到做好科技扶贫和科普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县道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瑞锋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刘文峰研究员(临县人)的大力帮助下,笔者梳理了临县道情的前世今生和发展现状,希望为这一宝贵的地方剧种的发展传承,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临县道教与临县道情


“道情”作为独立词汇出现于秦朝以后,主要表达隐逸逍遥的思想感情。北宋末年曹勋(1098—1174)的《法曲·道情》是现存最早的道教文学作品。顾名思义,“道情道情,道家传道之情”。正如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戏曲理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所载,道家唱的尽是“飞驭天表,游览太虚”之言,因为有“慨古感今,有乐道徜徉之情”,于是就将这一道家表现形式称为“道情”。


道情脱胎于唐代的道观经韵,是宣扬道教离尘绝俗、返璞归真思想的宗教艺术。道情本来和道教化缘、弘道时唱的道歌、道曲关系密切。化缘的时候,道士为了拉近道义和民众的距离,就在道教音乐的基础上,吸收民间音乐的成果,形成了既有道教唱诵之风,又有贴合道教教义和情感所需的民间音乐,于是就有了道情。道情经过长期发展流传,登上各地的舞台,成为人们喜爱的民间小戏。


临县道情的特点


十里不同音,三里不同俗。临县道情作为流传于吕梁山沿黄河一带的地方小剧种,既与道教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具有鲜明的乡野气息。临县道情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和戏曲等为一体,既有浓浓的临县地方风味,又有厚重的庙堂古典音乐味道。


临县道情在乡土社会的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有关道情的乡间俗语,从中可见临县道情在民间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据临县道情国家级传承人张瑞锋先生和临县科协张永平主席介绍,这些乡间俗语主要有:“四月初八雪三尺,难挡道情走台子。炒鸡蛋,烙烙饼,弹起弦子唱道情”“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李春喜、满佳喜,美得栓栓打早起,一天不看道情戏,急得栓栓要断气”,这些戏谚和名称出自临县民间,有的是关于道情的演唱技巧,有的是关于道情的剧目班社,但更多的是表达老百姓对于道情的痴迷。


据访谈山西大学杨阳教授,临县道情的流传主要靠祖祖辈辈的口耳相传,唱词与道白中出现了很多的方言土语。比如,《湘子骂门》中丫环的唱词:“骂道童,听开言,众姐妹,哪有你编排,你听我骂你一朵白花开。你好比一颗红豆籽儿土里埋,埋着埋着长起个苗苗来,青秆绿叶红花开。花儿败退了,结下一个红豆角角来。”这里的“结”,临县方言读“积”,意为“长出”,“红豆角角”在临县方言中称为“红豆家家”,也就是“豆角”。此外,临县方言中的“日头”是“太阳”、“扎眼”是“讨厌”或者是“吝啬”、“月米”是“月亮”、“现的”是“丈夫”、“圪愣愣”是“台阶”。这些方言唱词使临县道情充满了乡土味道,外地人很难听懂。


临县道情的经典剧目


道情最初是为道教服务的。因此,道情的经典剧目大多来自道教故事,目的是宣传道教思想。临县道情现存剧目有100多个。总的来说,临县道情的经典剧目可以分为4种。一是宣传道教思想。临县道情是道士传播道家思想、宣扬道家文化、歌颂道家生活的有效工具,可以激发人们求仙问道的热情。二是宣传社会道德教化。临县道情与社会的公序良俗相结合,劝人积德行善。三是重视家庭人伦关系。这种剧目通过极端化的情节营造出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和人物性格。四是与革命文艺相结合的现代道情。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将道情与革命文艺相结合,创作了以《翻身道情》为代表的一批道情新剧目,开创了道情演出的新形式。


新时代临县道情的发展传承


1960年,临县成立道情剧团,曾经辉煌一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临县道情在当地空前普及。由于群众喜闻乐见,在自娱自乐中受到熏陶,因而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得力载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临县道情剧团面临生存艰难。道情戏成了临县道情剧团“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临县从远近闻名的“道情戏窝”,村村唱道情、班社林立的盛景,到唯一的专业剧团名存实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多次前往山西、陕西等文化遗产积淀丰厚的省份考察调研,并就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总书记考察并点赞非遗项目,给新时代临县道情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益重视,2006年临县道情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县道情是独具魅力的地方小戏,仍然是处于活态的民间艺术。临县人对传统文化艺术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被誉为“吕梁山上一枝花”的临县道情越来越受到关注。临县道情剧团借助“非遗”东风,从政府扶持、传播媒介、剧团市场化运作、演员培养、与民俗旅游产业结合等方面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临县道情剧团挖掘有时代气息的精品剧目,创作了《保姆》《菜园配》《碛口古镇》《掏鸦窝》等新剧目,荣获了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剧种调演“遗产日奖”、第十二届山西省戏剧“杏花奖”、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等。目前,临县已经启动创作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文艺精品中就包括打造临县道情《大河古镇》。


毋庸讳言,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审美要求发生变化,对慢节奏的传统戏曲越来越漠视。笔者结合多次实地调研和访谈专家学者以及传承人,提出以下思考,希望对临县道情的传承发展有所裨益。一是需要政府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比如借鉴其他地方非遗传承保护的成功做法,把临县道情研究与省内高校合作,资助戏校艺校开展道情研究,优秀的学生可以选调进入相关文化馆、博物馆工作,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保障传承之链连绵不绝。二是要开展临县道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临县道情的剧本,历代艺人的传说故事,用于伴奏的乐器、道具,道情音乐的曲谱等等,都是临县道情发展长河中生动的画卷。此外,及时采访老艺人,收集口耳相传的资料也弥足珍贵。(作者:中国科技馆副研究员,兼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图书出版编辑专委会委员王洪鹏)


来源:中国科协定点扶贫办 机关离退办

来源:gh_7baf8471087f 今日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DI0MjQzNg==&mid=2653122545&idx=2&sn=efa9cd2918a968c11fef6512535fe7e0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