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20

来源:中华医学会胸心分会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治疗策略及关键技术研究

心房颤动(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房颤波及无效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占心律失常入院患者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房颤病因至今不详,也依旧没有安全有效的根治药物,导管消融在近二十年取得了迅速发展,但对于长程持续性房颤,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部分患者需要行两次或多次消融。为进一步提高房颤治疗效果,上海市胸科医院的刘旭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治疗策略及关键技术研究”,经过多年探索与总结,首次提出了“心房颤动疾病链”的全新概念,围绕四个关键临床问题,即“房颤的发病机制是什么”“房颤导管消融策略如何优化”“影响房颤导管消融成功率的因素有哪些”“房颤消融术后复发怎么办”,从房颤发病机制、易感因素、进展过程、导管消融策略优化、术后复发处理等对房颤进行基础到临床的全程干预,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预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治疗策略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201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组对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策略进行优化,特别是针对长程持续性房颤进行重点攻关。项目组在国际上首创房颤消融的“CCL”术式,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并发症,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在国内首先提出房颤内外科杂交治疗概念并应用于临床,结合外科消融透壁性与内科电生理可验证性,开创了房颤一站式手术模式;国际上率先提出将转子(Rotor)+环肺静脉消融应用于持续性房颤,并对Rotor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进行了临床研究,证实针对Rotor部位消融可显著提高房颤术中终止率及远期成功率,进一步补充了房颤的非肺静脉起源机制,完善了房颤发病机制的理论体系,显著提高了房颤的术中终止率及远期成功率;率先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进行了系列临床研究,提出了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的最佳治疗方法。

项目组对影响房颤导管消融预后的各项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项目组研究证实,随着年龄的增加,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成功率下降,年龄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方面,对于女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有更低的首次手术成功率、更高的血肿发生率,疗效较男性患者差、并发症发生率高;通过研究首次证实二尖瓣反流与房颤导管消融复发相关,二尖瓣反流的严重程度与房颤复发呈正相关。项目组还对早期药物强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左房壁厚度对房颤导管射频消融预后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糖尿病合并房颤的治疗以及房颤术后急性心力衰竭等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项目组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患者的治疗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仍旧是世界性难题,项目组基于该中心国际上最大系列的房颤消融病例,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导管消融数据库,对房颤导管消融复发因素进行系统性研究,包括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房速的治疗、房颤导管消融复发因素、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类型对导管消融影响等,形成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对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复发房速的治疗策略研究证实了导管消融较药物治疗疗效更佳,能够更加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项目组还对房颤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探索,在细胞、动物、人体水平开展了房颤的机制研究及干预。项目组在国际上率先研究房颤致心房重构的三个机制:结构重构、电重构、神经重构之间的关系;率先对Rotor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并应用于房颤临床导管消融治疗;发现了房颤发生的最新机制——肺静脉负荷学说,进一步揭示了房颤的肺静脉起源机制,完善了房颤发病机制的理论体系;对房颤消融术中迷走神经反应进行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心脏去迷走神经消融应用于年轻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治疗策略,为其提供了起搏器之外的全新治疗策略选择。


大血管疾病临床外科诊疗和研究体系的建立、创新与推广

大血管疾病是主动脉和腔静脉系统疾病的合称,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自然病程凶险且复杂,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诊治专业性强且难度大,因此大血管外科的临床和研究水平是国际一流医疗中心和团队的重要标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血管疾病的治疗水平显著提高,但仍存在诸多瓶颈,例如对于无法进行腔内治疗或腔内治疗失败需行传统布加综合征根治术的患者,如何克服传统根治术无法彻底暴露病变、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等缺点?血管外科技术的合理规范应用,是否可以提高肿瘤侵犯胸腹部大血管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改善生存质量?主动脉病变如何摆脱外科手术解剖重建后复发再手术的恶性循环,从基因遗传和流体力学的发病机制角度来改善当前治疗理念?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内脏动脉等主动脉传统腔内禁忌区,完全腔内技术是否可以替代传统外科手术?面对上述复杂情况,如何建立临床外科诊疗和研究体系并加以创新与推广是广大学者共同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张小明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大血管疾病临床外科诊疗和研究体系的建立、创新与推广”项目,自2001年开始致力于大血管疾病的诊治及相关研究,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熟练掌握主动脉疾病的开刀和腔内技术的同时,在复杂大血管疾病的诊治及实验研究中做了诸多探索,取得许多成果,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大血管疾病“临床-研究-创新”体系。“大血管疾病临床外科诊疗和研究体系的建立、创新与推广”项目荣获201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创新突破

1.项目组原创肝段下腔静脉全程显露的布加综合征根治术,克服传统根治术无法彻底暴露病变、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等缺点,并提出了基于临床实践的中国特色隔膜型布加综合征的分型更新和血栓衍变隔膜的病因新假说。

2.对肿瘤侵犯大血管的患者,项目组根据病变特点决定个体化治疗原则和预后,提出血管外科技术应用于肿瘤切除治疗的“5-5法则”,即5种基本方式和5个重要原则。

3.项目组从TGF-β、mTOR多信号通路、趋化因子等多角度探索主动脉瘤样病变的发病机制和血管稳态调控网络,结合临床随访和流体力学证据,提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封堵必要性和时机的治疗新理念,拓宽临床适应证。

4.项目组针对性探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内脏动脉等主动脉传统腔内禁忌区的完全腔内治疗可行性,提出相应适应证和诊疗规范,并在国内率先应用自行设计的多分支支架、开窗支架技术攻关上述复杂主动脉病例,取得良好疗效。

项目组在复杂大血管疾病诊治及实验研究中做了诸多探索,取得许多成果,同时也进行了积极的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项目组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10项,培养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49人,培训进修医师和地方骨干204人,在全国400余家医院进行手术演示,将复杂大血管疾病相关诊治新理念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其中肝段下腔静脉全程显露的布加综合征根治术具有较好的中、远期疗效,该手术体系的推广有利于改善目前根治术适应证患者的手术疗效,节省介入治疗反复再狭窄复发患者的治疗费用。


来源:中华医学会服务在线




来源:CSTCVS1985 中华医学会胸心分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QwNzQ3OA==&mid=2649082070&idx=1&sn=2581052988f52ff7ab50868cf569a369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