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记录着过去,也关乎未来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26

2.png

多元体素分析。

不论是新经历,还是已经重复上百次的经历,人们都会用记忆来引导接下来的行为。心理学传统观点认为,人对某件事的记忆越深,越难以在它发生改变时更新对它的理解。然而,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研究人员用最新研究成果证明,事实恰恰相反。

他们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中发文称,一个人对于某段记忆的第一印象越深,就越容易注意到后续改变,并将其整合到新理解中。

该校心理与脑科学副主任Jeffrey Zacks教授说:“早前记忆和新发生事件之间的差异越明显,提醒你更新记忆表征的信号就越强烈。”而且,对老年人而言,区别某一事件新旧差异的能力较弱,可能是导致其记忆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要求两组志愿者(年龄分别为18~27岁和65~84岁)在两天内观看两部电影。两部电影只有些许情节变动。三天后,志愿者被要求回忆第二部电影的情节,判断它与第一部电影有何不同。

经典记忆理论认为,一个人对第一部电影的记忆编码越强,就越不容易注意到第二部电影中的变化。然而,研究人员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在志愿者脑部观察到了相反的情况——次日观影时,当志愿者大脑活动模式与第一天观影时的大脑状态越接近,他们才更有可能注意到第二部电影的不同。

Zacks解释说:“这说明记忆提取是实时发生的。当人们看第二部电影时,不只是在编码形成新记忆,他们还会回忆起第一部电影中的情节,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利用回忆来指导理解。”

当谈及两个年龄组的表现差异时,研究人员表示,总体而言,老年人的记忆表现较差,但年龄较大的青年也并非总能回忆起首日的观影内容。

不过,志愿者的客观检索能力和他们对记忆的自我意识之间具有令人震惊的关联性。在第二天观影时,参与者将根据第一天的所见,充满信心地预测接下来的情节。不过,在他们最终发现第二天电影结局有所变化时,年长的参与者更有可能认为两部电影剧情相同。而且,老年人更加坚信自己没有犯错,年轻人的自我报告则更接近他们的实际表现。

Zacks指出,当志愿者错误预测第二部电影的结局时,他们就犯了心理学中的“预测错误”。他说:“志愿者根据记忆作出预测,但预测实际与事实是相悖的。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错误至少在驱动记忆更新方面有一定价值。”

科界原创  

编译:德克斯特 

审稿:西莫 

责编:陈之涵

期刊来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期刊编号:0027-8424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11/201124134614.htm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记忆 志愿者 研究 人员 电影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