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0年会“风景园林智慧化”分会场在北京成功举办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1-29

    1120日,“风景园林智慧化”分会场在北京新疆大厦成功举办。会议面向风景园林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发展,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风景园林的融合,并促进风景园林智慧化建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汪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绿化专委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理事长王忠杰在开幕式致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郭湧主持分会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郭湧主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汪科致辞

汪科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推进智慧规划、智慧交通、智慧园林,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管理BIM平台,在城市体检中汇总分析城市园林绿化大数据,在多个地区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城市治理平台、城市设计辅助平台建设等工作。报告了住房城乡建设部遥感应用中心并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推风景园林信息化建设、风景园林智慧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动态。指出多部门以CIM平台和数字孪生城市理念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CIM作为基础的支撑性平台和现代化城市新型基础设施的政策导向。强调突出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系统性、关联性,智慧化不只是信息技术应用,而是信息化背景下的制度变革和治理能力提升,目的是提升城市治理、增强精细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这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机制、标准的保障和支持。报告指出,虽然BIM/LIM技术和CIM平台建设已经取得进展但是城市的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很多软件还存在卡脖子问题、信息安全等问题,需要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专家各方面努力,坚持产学研用结合推动平台迭代、数据集聚,不断发展。他希望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开启多专业合作,共同推进风景园林的智慧化,推进城市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绿化专委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理事长王忠杰致辞

    王忠杰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信息技术发展上升到崭新阶段,数字化转型已经被提到国家战略。风景园林工作者应逐渐适应工程建设组织模式由以前单一的园林绿化向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咨询的转变。智慧园林、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将BIM技术应用到城市全生命周期,力争从“规、建、管、养、用、维”六个阶段搭建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傅睿、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城市事业部副总经理曾立民、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沈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院所长马浩然、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潘会玲、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生态事业部副总经理张玉强、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长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郭湧等专家在论坛上作专题报告。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智慧园林的探索与实践

报告介绍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积极推进智慧园林建设,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首都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实践。介绍了北京市园林大数据体系的数据来源,数据内容及数据的管理方式。报告指出,近年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积极应用大数据开展公园游客分析,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了解广大市民的诉求,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应用物联网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生态环境等自动监测。在园林与游客互动等方面,也建设了智能步道、智能语音等新场景,使游客能有更好的园林体验。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所长

基于CIM的智慧园林建设探索

报告从CIM(城市信息模型)系统最新发展趋势为引子,阐述了华东院数字化的发展过程,详细阐述CIM系统的核心内涵。提出了CIM系统自然空间、人造空间、未来空间、社会信息的四大集成体,LIM系统是CIM系统的子项。报告,从资料输入、叠加分析、设计过程、素材库建设、成果输出、施工运维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在LIM发展过程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以丰收湖、铜鉴湖、雄安数字森林为案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

曾立民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城市事业部副总经理

新理念、新场景、新实践——基于数字孪生(EIM)的智慧生态新范式

报告从新理念、新场景、新实践三个角度讲述了智慧生态的发展路径,介绍了广联达的智慧生态方案首先基于“数字孪生”搭建智慧生态平台,以数字孪生技术为依托,面向生态区域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实现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和虚拟化。建立城市空间、建筑空间、生态空间的空间模型,集成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动态数据,打造数字化生态空间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通过大数据、生态信息模型数据库、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全面感知、分析诊断、形成生态健康度评价报告,追根溯源、智能分析溯源生态问题本因,精准施策 智能养护,精准施策,系统开展生态治理。最终基于EIM孪生平台,集成各应用系统数据,构建智慧生态大脑,达到虚实映射、数字孪生、智能决策,实现生态管理可视化、可量化、可优化。

 

 

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智慧园林中的数字孪生系统构建

报告分享了智慧园林中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介绍了光辉城市在风景园林及相关领域的数字孪生战略布局。在日常维护方面,通过对重点区域实施可视化监测管控,实现土壤、空气质量、水位变化、森林防火等提前预警、显示园区灾害疏散路线、智能调控警力及周边资源,提高处理效率,最大限度地保障园区安全。

马浩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院所长

基于LIM的规划设计工作流

报告从理论入手,引用学界对数字景观的定义、发展断代与技术分类,归纳了包括信息模型技术在内的数字景观十大研究领域。提出信息模型技术具有全周期化、平台化、无损化、智慧化的特征,在新时代行业信息化的发展中大有可为。报告以通州区云景公园的全周期项目实践为例,介绍了LIM建模的内容与方法、公园全专业“大模型”的价值及应用。报告截取部分应用场景,介绍了LIM在其他项目中的多样化应用。

潘会玲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智慧赋能千年秀林,数字助推营造管理

报告分别从智慧赋能生态、数字助推管理以及雄安新区“数字森林”营造管养三个方面作了介绍,重点介绍了企业数字化和管理数字化在项目管理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报告指出,智慧化思维、大数据及数字化技术系统的应用,使雄安森林里的每一棵树都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和健康证,为”千年秀林”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张玉强

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生态事业部副总经理

智慧园林——基于物联网的园林环境监测及灌溉节水系统大数据平台

报告分享了北京建工路桥集团自主研发的环境、土壤、设备等各模块的前端数据采集技术设备,以及将信息整合到“一张图”的园林绿化信息管理平台。着重介绍了该流程的系统构架,包括在信息采集阶段,无线传输技术、与国家气象局数据智能联动的实时更新气象数据系统以及在手机、PC等设备上的采集、控制、管理类终端系统。

李长霖

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智慧园林实践及其未来趋势展望

报告依据智慧城市与智慧园林之间的关系,提出通过提高运营服务创收以及逐步实现无人化管理以降低成本两个目标。首先,按照互动体验类与管理类两大类别,对公司现有产品进行介绍。互动体验方面,以“能量公园”与“森林之心”为案例,介绍了多个互动装置的实际利用。管理方面,创建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对园林内各要素的智能识别判断。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

LIM——行业信息化实践的基础设施

    报告介绍了LIM的概念、内涵和意义,即通过信息融合、实时算量、仿真模拟、贯穿尺度和行业协同为规划设计新质实践能力赋能,并为园林工程智能建造提供支撑,为精准治理提供基础数据载体。报告介绍了近年清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以LIM为路径的风景园林技术创新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人才培养和国际会议平台的建设情况。

 

    论坛学术沙龙环节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建筑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楚锦辉主持。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规划设计顾问、总风景园林师郑占峰,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理事长王忠杰,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冯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生态院副院长关午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院所长马浩然、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长霖作为嘉宾参加学术沙龙并发言。

     

学术沙龙主持人及嘉宾

 

与会人员合影

    150余名企业和个人代表现场参加了会议,超过15000人在线观看了会议的视频转播,多家主流媒体对论坛进行了报道,反映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智慧园林成为突出的社会需求,BIM/LIM技术及CIM平台等新型信息化技术应用成为行业实践的热点。

    注:图文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信息专委会联合供稿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chsla.org.cn/Column/Detail?Id=5207519725474816&_MID=1100028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信息 管理 城市 智慧 数字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