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这2种挂面吃不得,再便宜也不能买?买面条,记住这3点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2-16

来源:泉城科普

面是我国的常见主食,其做法丰富,炸酱面、牛肉面、拌面……深受人们喜爱。而且储存方便,每家每户都会在家囤点面条,煮的时候加一个鸡蛋、几颗青菜,烹调简单也能别具风味~


但一直以来,关于面条的传言此起彼伏,比如:面条不易断,是加了一种胶?太白的面条加了增白剂?煮面时的泡沫不能吃?吃面比喝粥养胃……这些传言究竟是真是假?今天就来为大家“揭秘”。



两种面条不能买,会危害健康?



目前市面上的面条种类繁多,粗细、颜色、口感等都有所不同,人们也有各自的偏好。但网上流传有两种面条不能买,会危害健康,到底是怎么回事?


1.久煮不断的面条不能买?


不知道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面稍微煮久一点就容易断,而有的面却很筋道,久煮不断。这时一些“有经验”的人可能会跟你说,“易断的面才是好的,不易断的面是加了胶,吃这样的面条等于吃塑料”,听得人目瞪口呆。



但事实上,面条筋道,可以久煮不断,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面筋蛋白含量高:面条是小麦粉制作而成的,而小麦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面筋蛋白。其中,面筋蛋白不溶于水,它的含量越高,面条也就越筋道,越不容易断。


加了碱或盐:碱及盐能促进面筋蛋白分子相互交联,让面变得更筋道。哪怕是同样的面粉,加了碱或盐做出来的面条,也会更经煮。


加了增筋剂:增筋剂其实是一种氧化剂,它的作用与碱类似,但效果更强。它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只要是合法合规的,一般不用担心危害健康。


加了食用胶:比如瓜尔豆胶、海藻酸钠、变性淀粉等,它们大多都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天然产物”,而且多是膳食纤维,合理使用既能改善面条口感,又不会危害健康。


2.太白的面条不能买?


市面上的面条有的略带小麦色,有的则比较白。很多人本能地觉得越贴近小麦颜色的就越健康,太白的则可能添加了增白剂,不敢买。然而,白的面条真的不能吃吗?



2.碱的种类:碳酸氢钠更好


很多挂面在制作过程中还会加碱,而碱有两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前者也叫食用碱或苏打,后者也叫小苏打,两者并不相同。


相对来说,碳酸钠的碱性更强,摄入过多容易破坏胃液的酸碱平衡,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等症。尤其是本身就有胃病的人,容易加重不适症状。


因此,一般更推荐添加碳酸氢钠的面,购买前记得看一下配料表。


3.看配料:这些“秘密”要知道


买面条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鸡蛋面、蔬菜面、粗杂粮面等“花式面条”,认为它们营养更丰富,更利于健康。


但事实上,鸡蛋面中只是添加了少量的鸡全蛋粉,蔬菜面中也只是添加了少量的蔬菜粉,并不能提供多少鸡蛋或蔬菜的营养。想要面食营养更丰富,更建议煮面时自己加点鸡蛋和蔬菜。


而买粗杂粮面更要注意:一看粗杂粮粉是不是在配料表的首位;二看粗杂粮粉前面是否有“精”字。如果粗杂粮粉排配料表首位,且没有“精”字,才是真的粗杂粮面。



吃面的这些误区,你中了几个?



不仅是购买面条存在疑虑,关于吃面,很多人也容易走进一些误区。下面这些常见误区,你中了几个?


1.吃面比吃米,更有营养?


北方人爱吃面,而且普遍长得又高又结实,因此有人认为面比米更有营养。


但从所供能量来说,100克米是346千卡,100克面是350千卡,这中间差异的4千卡是非常小的一个单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从所含营养物质来说,米和面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蛋白质、脂肪,含量都差不多。而其中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种类不同,各有优势,因此也难分伯仲。



其实,除了品种、产地、加工精度等以外,真正影响米面营养的其实是烹调方式。如果只吃白米白面,营养都不够均衡,更建议搭配鸡蛋、蔬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一起食用,也可以和粗杂粮交替着吃。


2.糖尿病人不能吃面?


面条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多吃容易升高血糖,因此很多糖尿病人都不太敢吃面。其实,掌握以下4个原则,一样可以吃。


多选择全谷物面条。这类面条的膳食纤维含量相对较高,不至于让血糖上升太快。



注意适量。


注意搭配。与鸡蛋、蔬菜、肉类等一同食用,面条只占一小部分,更有助于平稳血糖。



讲究顺序。吃面之前可以先喝点汤,再吃蔬菜、肉类,最后吃面。


发酵后的面比未发酵的面升糖要快,所以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吃面食尽量选择未发酵的面,比如饺子、馅儿饼等。



3.煮面时的泡沫,不能吃?


煮面时常常会出现白色泡沫,有人觉得是杂质,一定要将其撇去,但这其实多是可溶性蛋白质溶于水形成的。同时,面粉中含有的部分淀粉也会溶于水中,从而增加汤的粘稠度,维持泡沫稳定性,使泡沫不易消散。


所以,煮面的泡沫可以食用,但如果实在不喜欢也可以撇去,毕竟也不指望面汤补充蛋白质。


来源:科普中国

声明: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本平台旨在分享信息,让您了解更多信息,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立即处理。


来源:quanchengkepu 泉城科普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TEwODU1OA==&mid=2654411053&idx=3&sn=07241ff5bbce1c7f0e28942b6ab525f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