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疫情科普经验谈 ▎2020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0-12-16

来源:中国仿真学会


今日科协



为了构建科学素质促进的全球合作机制,2020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专门设置了多边对话环节,来自全球22个国际、国家和地区的科技组织代表与相关领域顶尖专家参与了这场研讨,分享了不同科学组织和科学传播团体在科学防控疫情中的经验,以及遇到的困难。其中,疫情之下如何普及科学知识、服务社会治理是代表们热议的一个话题。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中)主持2020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多边对话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应急科普要及时



疫情暴发以来,一方面,中国科学界坚持科学找寻治疗和抵制疫情的方法;另一方面,中国科协以预防疾病和公众恐慌为重点,积极开展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科普活动。例如组织了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利用科普中国、科学辟谣和数字科技馆等平台,进行科学引导、抗疫指导和心理疏导,我们的目的就是能够更好地跟公众去沟通、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在应急科普传播中,我们不仅利用纸媒,还充分用到了不同的渠道,比如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重要的社交媒体平台。





新冠疫情危机中传递的科学信息需要涵盖所有语种,从而确保全部受众都能获得科学信息。推送信息的人和信息是同等重要的,对公众而言,他们非常关心是谁在推送这些信息,这个信息可靠吗,是不是专业的人用专业的平台在分享专业的知识。因此,我们认为,可靠的信息来源非常关键。我们知道信息的重复传播也是极为必要的,因为总有一些人收不到相关信息,所以我们要一遍又一遍地传递这些信息。另外,数据透明也非常重要。




意大利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项目专家克里斯蒂娜·玛吉:用不同的渠道和话语方式与不同群体打交道



与公众沟通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但好的沟通、有效的沟通,的确可以清除人们的困扰。疫情让我们看到,科学知识的传播需要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我们到底要怎么传播高质量的信息?其实,就是要知道不同年龄段的人经常使用什么样的传播渠道和平台,要知道如何跟特定群体对话,对话要使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还非常看重下一代也就是年轻人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在意大利,年轻人通过不同方式加入抗疫行动,所以,别把年轻人甚至是青少年排除在外,让他们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从他们的视角跟大众沟通科学知识有可能是一种好的办法。



泰国曼谷玛希隆大学诗里拉医学院生理学系心血管科负责人瓦达娜·瓦塔纳帕:重视人对人服务



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就要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科学现象。疫情期间,我们提供了许多人对人服务,对每一个村民、每一个市民进行教育讲解。在乡村,我们招募了许多志愿者,一个小组大概有65名,他们主要负责把最新的科学信息转递给所有村民,并进行讲解,比如,政府要求大家戴口罩,尽可能待在家里。如果有人去不同的社区,他们也会找到这些个体,进行监督。这些做法有助于我们有效抑制病毒的传播。



国际科学院联合组织协调员彼得·麦格拉思:提供面向孩子的多语种科普课程



国际科学院联合组织(IAP)是一个由140个国家工程院、科学院和医科院组成的全球网络,旨在利用世界工程、科学和医学领域精英的专业知识,以推进政策健全、改善公共卫生、促进科学教育臻于完善并实现其余关键发展目标。2020年5月,史密森尼科学教育中心(SSEC)、IAP与世界卫生组织一起研发了一套名为新冠肺炎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课程。这个课程面向8到17岁的孩子,内容就包括关于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活动和防护安全提示,这个课程还融入了社会学习与公众参与的一些内容。为了有尽可能多的受众,这个课程有20多种不同语言的版本,还制作了一些短视频。在非洲,IAP还跟一些学校合作,提供资助,惠及更多语种学生、教师和家庭。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项目协调员麦克思·保利:科学传播亟需基础设施支撑



在发展中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他们的挑战跟他们每天的生存所要解决的问题同等重要。事实上,疫情给这些国家的民众带来了额外的打击和威胁,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看到,发达国家的孩子可以在家上网课,但许多发展中国家或者欠发达国家想要提供网课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就算科学家在居家办公的过程中,希望从事一些科学传播工作,他们也因为时常没有网络而无法进行。所以,对这些国家、地区的孩子们来说,首先需要的是宽带服务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他们现在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些国家,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还是任重道远的。这也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现阶段针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采取的科学传播措施应该是不一样的。



来源:中国科协信息中心


来源:gh_a5b812b678b3 中国仿真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1NDAzOTM3Mg==&mid=2247488077&idx=6&sn=55d7a15763a8caa2caf14bb4367cb38a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北京市 中国仿真学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