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治成效显著 助力病区群众奔小康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1-12

来源:中华医学会服务在线

2020年10月,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攻坚”)提前完成终期评估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广大地方病防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三年攻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既定目标圆满实现。在推动三年攻坚的过程中,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从三年攻坚方案立项起草、技术标准体系完善、考核评价验收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实现了分会工作服务于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于群众需求的办会理念。


        三年攻坚取得的成效

全国171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达到控制或消除水平,控制消除率为100.0%;1055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中,1042个病区县防治措施达标,达标率为98.8%;全国完成了15 641个村的砖茶氟摄入量调查工作,检出氟骨症患者69 455例,全国饮茶型地氟病病区进一步精确限定在西藏、青海、四川、内蒙古、新疆、甘肃等6省区的9552个村;全国12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县和122个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县或高砷区县均达到了消除标准,消除率为100.0%;全国2799个碘缺乏病县达到了消除标准,消除率为100.0%,碘缺乏病防治处于持续消除状态;379个大骨节病病区县实现了消除目标,消除率为100.0%;330个克山病病区县均实现消除目标,消除率为100.0%。

为藏族儿童检查氟斑牙(左2为高彦辉)

        

        三年攻坚的主要做法

三年攻坚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水利部等十部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有效解决地方病防治攻坚过程中的一些制度性问题、策略性问题和基础性问题而启动的专项行动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政策清晰、持续性强。

一是针对部分病种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开展碘盐普及、改水、改炉改灶、小学生营养包发放等防治措施强化行动。各地为大骨节病病区儿童提供营养包132.16万人份,组织易地育人41.01万人,移民搬迁12.12万户;在22 149个克山病病区村综合施策巩固克山病防控成果;在171个县开展了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防治措施后期管理和维护,使用清洁能源达900.72万户;在饮水型氟砷中毒病区新增改水17837个村;在86个饮茶型地氟病病区县推广普及了低氟砖茶;在全部2799个碘缺乏病病区县推广普及合格碘盐;在5979个水源性高碘危害村进行了改水。

二是针对既往关注较少的病人救治救助问题,开展专项救治救助行动。各地共设立地方病定点医院1800个,开展大骨节病药物治疗13.25万人次,手术治疗802人;氟骨症药物治疗14.20万人次,手术治疗97人;克山病药物治疗5712人次。共为47.69万例地方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进行个案管理和随访,累计随访各类地方病患者97.89万人次。对患者家庭采取综合帮扶9.33万户,落实其他措施6.53万户。

三是针对监测覆盖面较小、难以反映全国性防治成效的现状,开展监测评价全覆盖行动,将全部地方病病区以最小区划单位全部纳入监测体系。其中,246个饮茶型地氟病病区县、2799个碘缺乏病病区县、202个水源性高碘危害县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的监测全覆盖;329个克山病病区县实现了以乡为单位的监测全覆盖;379个大骨节病病区县、171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1052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125个饮水型砷中毒病区县、12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县实现了以村为单位的监测全覆盖。

四是针对病区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开展病区群众防病意识提升行动。从多个层面广泛开展社会动员,提高病区群众健康意识。开发科普材料5373套(本、册),打造新媒体平台2807个,健康教育覆盖范围达到5.82亿人次。

五是针对基层地方病防治机构存在的人员老化、职称结构不合理、待遇低下、设备条件老化等长期遗留问题,开展地方病防治能力提升行动,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高基层业务人员待遇水平,稳固了地方病防治队伍。通过三年攻坚行动,使全国2562个县级实验室能够开展尿碘检测,1523个县具有甲状腺B超检诊能力,694个县具备氟骨症检诊能力,130个县具备砷中毒检诊能力,289个县具备克山病检诊能力,290个县具备大骨节病检诊能力。新购置仪器设备4109台(套),人员培训25.68万人次,现有地方病防治人员1.86万人,其中专职人员5088人,近三年新增人数1977人。

六是针对地方病防治缺乏攻关意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脱节等现实问题,开展科技防病突破行动,保证地方病领域稳固的科技投入。三年间,各省地方病科研立项190个,其中,碘与甲状腺疾病领域108个,地方性氟中毒领域34个,地方性砷中毒领域12个,大骨节病领域8个,克山病领域28个,总金额2347.65万元。


        三年攻坚在全面脱贫奔小康过程中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地方病仍然是严重威胁广大农村地区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地方病防控成效得不到持续巩固,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的预期目标必将反复,这是由地方病的特点所决定的。三年攻坚的成功实施,为地方病防治创立了值得传承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也为巩固全民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三年攻坚,广大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累计提升了2.62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全面解决了1710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广大农村地区安全饮水得到有效保障。其意义不仅在于有效降低了高氟、高砷的危害,同时在涉水传染病控制以及水质污染健康危害防护方面发挥了保障作用。

在现症患者救治救助方面,通过三年攻坚,基本实现了现症氟骨症患者、大骨节病患者、克山病患者以及克汀病患者的建档立卡,中央财政通过项目经费对适宜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省市县各级均设立了地方病定点医疗机构,部分省份还将地方病患者治疗纳入大病医保或商业保险范畴,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做到应治尽治,极大缓解了现症患者的病痛,提高了患病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释放了病区的劳动生产力。

在公共卫生防控队伍建设方面,通过三年攻坚,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地方病防控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各地疾病诊治能力、疾病监测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显著增强,不仅在地方病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为慢性病防控以及传染病防控提供了能力储备。

由上可见,三年攻坚解决的不仅仅是地方病防治本身的问题,还带动了广大农村地区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不仅仅是单纯实现了地方病防治攻坚目标,还极大提升了广大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维护和提高病区群众健康水平的作用。


  总之,地方病防治工作要与乡村振兴战略同步推进,三年攻坚结束不是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终点,而是全面实现地方病持续控制和消除、助力乡村振兴和全民健康的新起点。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将一如既往地带领广大地方病防治工作者,进一步振奋精神,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工作目标,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向党和人民交出更高水平的答卷。

来源:gh_6a21b05af6b2 中华医学会服务在线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Y3MDk1Nw==&mid=2247485694&idx=3&sn=909bec513d4cf5c21df9889887d9dc09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