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项晓东课题组NSR:量子弛豫时间的直接测量方法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21-02-26

来源:知社学术圈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双聘讲席教授项晓东(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物理系)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合作,在量子弛豫时间的测量方法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

wt_a82312021022671136_82c634.jpg

导电电子的量子弛豫时间(τ)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基本参数决定着金属导电率和半导体迁移率,超导体的赝能隙和临界温度,以及量子计算关键材料中的电子传播距离。准确测量τ,并理解各种相互作用对τ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凝聚态物理中的许多前沿问题,如强关联相互作用、弱局域化效应,拓扑材料和自旋量子材料,以及设计和制备下一代电子学器件等。

然而,量子弛豫时间τ的直接测量一直无法实现。传统上,要获得τ值,只能利用电接触法确定载流子迁移率(μ),再利用极低温磁振荡实验获得有效质量(m*),进而通过公式τ=μm* / e间接确定静态场下的τ。

100多年前,Drude提出了自由电子与光场耦合振荡模型(Drude model),为使用光学方法直接测量τ值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长期以来,该模型与实验数据存在量级偏差,无法直接用来确定材料的量子弛豫时间。

传统凝聚态物理一般认为,τ值由电子-电子、电子-声子、电子-杂质三种散射机制共同决定。在这项工作中,南方科技大学项晓东研究团队,通过原始创新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电子散射机制-束缚电子的非弹性散射,并成功地从等离子体共振峰宽度中提取出传导电子的量子弛豫时间(τ)等输运参数,解决了Drude模型无法确定量子弛豫时间的百年难题。由此出发,研究者使用光学远场探针,实现了对τ的直接测量。

20世纪90年代,项晓东博士发明材料芯片技术(X.-D. Xiang, et al., Science, 268, 1738:1995),开启了以高通量制备、表征和计算为基础的材料基因工程研究。目前,高通量制备技术已日臻成熟,但仍然缺少无损、原位、微区的高通量电-热-磁-力多参量光学表征技术,导致材料大数据仍然匮乏。这项研究工作不仅突破了基于远场光学的高通量电学表征瓶颈,也为材料的热、电、磁、力多参数快速表征奠定了基础,将进一步推动材料科学迈入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第四范式。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系张鹏博士、唐浩奇博士、顾川川博士为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项晓东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汪洪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论文作者还包括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系罗光富助理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亚林教授。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南方科技大学高水平专项等项目的支持,计算资源得到了南方科技大学计算科学与工程中心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Mjk1OTc2MA==&mid=2247511339&idx=3&sn=2951f7e2b67da4d8c1b734b5e643c3db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凝聚态物理 量子弛豫时间 自旋量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