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伟:中生代羌塘盆地埋藏与剥露过程对青藏高原生长的指示意义【BR,2019】

科技工作者之家 2019-11-11

内容来源:中国地质大学-科研

羌塘盆地的埋藏和剥露过程记录了晚三叠世以来青藏高原腹地地块拼合及地壳增厚过程,对于探讨印度-欧亚碰撞前的高原隆升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对其时空演化过程及演化模式仍存在较大争论,直接影响了对碰撞前高原隆升和生长过程的认识。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我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张佳伟等在“大陆汇聚与青藏高原隆升”求真研究群体李亚林和王成善教授的指导下,基于前人大量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工作,选取羌塘盆地典型地层剖面开展了详细的地层学、沉积学和构造热年代学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认识:

1、通过对羌塘盆地典型地层剖面研究和沉降史恢复,恢复了不同单元沉降曲线,提出北羌塘盆地由晚三叠世的前陆盆地演变为侏罗纪的陆内盆地,盆地两侧的构造负载为其主要沉降动力;南羌塘盆地的沉降主要受中央隆起带控制,其性质为前陆盆地。

2、对盆地内中生代碎屑砂岩进行AFT定年,结果显示未完全重置和完全重置年龄、峰值年龄集中于120.9±5.540.1±2.6 Ma,热历史反演结果揭露早白垩世发生快速冷却,与中央隆起带正演结果一致。

3、通过综合分析构造沉降曲线和热历史曲线,提出青藏高原中部最早的地壳增厚发生于150-130 Ma,即早白垩世高原中部可能开始隆升,陆壳俯冲是其主要生长机制,高原中部的生长过程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前已经开始。

该研究对羌塘盆地中生代地层进行了厘定,确定了盆地性质;低温热年代学数据显示青藏高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原中部的地壳增厚在早白垩世已经开始。

fe6a9d.jpg

1 羌塘盆地热历史反演模拟结果

fe6703.jpg

2 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晚白垩世演化过程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科学国际权威刊物《Basin Research》上:Zhang, J., Sinclair, H. D., Li, Y*., Wang, C., Persano, C., Qian, X., Han, Z., Yao, X., Duan, Y. (2019) Subsidence and exhumation of the Mesozoic Qiangtang Basin: Implications for the growth of the Tibetan plateau: Basin Research, 31(4), 754-781. [IF2018=3.54]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bre.12343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科研

原文链接:http://www.cugb.edu.cn/uploadCms/outCampusHtml/2019/20600/20191111085328938670.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青藏高原 高原 研究 过程 盆地

推荐资讯